在李瑗谋反被杀后,李世民把他貌美的姬妾据为己有,但后来又把她放回家了,这是为什么?率13名骑兵大破数万敌军的唐朝名将王君廓,为何因不识字被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在李瑗谋反被杀后,李世民把他貌美的姬妾据为己有,但后来又把她放回家了,这是为什么

庐江王李瑗意图谋反被王君廓杀死后,女眷被没入宫中为奴,其中李瑗有一个貌美姬妾,被李世民带在身边,但因为守侍中王珪的一番话,李世民竟面带笑容的将美人送回了她的娘家,这又是为什么呢?

李瑗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资质平平,但架不住是李唐宗室,626年做了幽州都督,李渊怕自己这个堂侄太过懦弱,镇不住场子,就把王君廓派去辅佐他,王君廓这个人在隋唐时期实在算不上什么英雄好汉,惯会反复无常,还阴险狡诈。而李瑗却很看重王君廓,两人还结成了儿女亲家。

当时朝中局势很是紧张,李建成和李世民正在夺权,而李瑗是支持太子李建成的,属于太子党。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被杀,朝廷派通事舍人崔敦礼去幽州召李瑗进京。李瑗很害怕,就和王君廓商量该怎么办,而那时候的王君廓已经在算计李瑗,想捉拿李瑗,立一大功好谋个好前程,于是王君廓就给李瑗分析了一下形势,然后建议李瑗起事。

李瑗先把崔敦礼给囚禁了,然后严刑逼问其京中的机密,崔敦礼自然是不该说的一概不说。后来李瑗召集兵马预备起事,王利涉建议李瑗召集窦建德的旧部和联络突厥,又建议李瑗除掉反复无常的王君廓,正当李瑗犹豫的档口,王君廓行动了,先是杀死了王利涉,告诉众人李瑗和王利涉密谋反抗朝廷,这可是大罪,大家纷纷跟随王君廓讨伐反贼。王君廓带领大家又放出了被关押的崔敦礼,这个时候李瑗才知道王君廓的阴谋,但已经为时已晚,李瑗的部下都被王君廓的几句话吓得逃跑了。最终王君廓勒死了李瑗。将他的头颅带回了京城,朝廷下令将李瑗贬为庶人,女眷没入宫中为奴。

李世民即位后,将魏征、王珪等东宫旧臣召回,入朝为官。628年12月的一天,李世民正是闲来无事,就和刚刚成为守侍中的王珪闲聊,当时正好有美人在侧服侍,李世民指着美人说:“她原本是庐江王李瑗的姬妾,李瑗将她的丈夫杀死后将她占为己有。”王珪听完离开座位对李世民说:“陛下认为李瑗这样做是对还是错呢?”李世民诧异的说:“ 能干出杀人夺妻这样的事,你怎么还问是对是错呢?”

王珪不紧不慢的说:“曾经齐桓公知道郭公之所以灭亡是因为郭公喜欢听良言却不用良言,而齐桓公本人则不喜欢听良言,管仲认为齐桓公和郭公没有什么区别。现在这个美人留在陛下身边服侍,臣因此觉得陛下是从心里认为李瑗是对的。”李世民听后很高兴,然后就把美人打发回了娘家。

李世民的后宫不缺女人,所以没有必要为了一个美人让自己身上沾了污点。我们都知道魏征喜欢向李世民进谏,其实同为原东宫旧臣的王珪也同样常常进谏,王珪尤其注重礼仪规制,凡是不合礼的他都会向李世民进谏。

率13名骑兵大破数万敌军的唐朝名将王君廓,为何因不识字被杀

唐初名将王君廓天生不是省油的灯。他少时成孤儿,以贩马为生,“无行,善盗,乡里患之。”他曾自制捕鱼篓,套住商人抢劫丝绸。隋末,天下大乱,他趁机拉叔父“欲聚兵为盗”。遭拒后,他诬陷邻居与叔母私通,“与叔共杀之”,从此亡命江湖,聚众为盗,先投瓦岗李密,又附唐李渊,封彭国公。

王君廓骁勇异常,南征北战屡建功劳,曾创造出“以十三人破贼万”的奇迹,深受李渊赏识。他奉命辅助庐江王李瑗(李渊堂侄),李瑗因与李建成暗通款曲,李建成死于玄武门之变后,李瑗奉诏入朝。李瑗恐有去无回,问计王君廓。王正欲“取瑗以为功”,极力挑拨其反叛后,摇身一变率部平叛,勒死李瑗,“以诛瑗功,拜左领军大将军,兼幽州都督”。

王君廓“居职不守法度”,长史李玄道是房玄龄从甥,多次根据朝廷法令对他加以约束,使王君廓“猜惑不自安”。627年,王君廓被“征入朝”,李玄道托他带信给从舅房玄龄。王君廓“疑其告己罪”,便私拆书信,都因“不识草书”,越看越怕,“行至渭南,杀驿吏而逃,将奔突厥,为野人所杀。”

唐太宗“顾前功,为收葬,待其家如初”。后因御史弹劾“君廓叛臣,不宜食封邑”而将王君廓“贬为庶人。”

故,王君廓并非死于不识字,而是死于“不识草书”。他如真是文盲,拆信岂非脑残?

唐高祖李渊堂侄庐江王李瑗如何评价

李瑗唐朝宗室亲王,唐高祖李渊堂侄唐太宗堂弟,也立下一些战功为人儒雅可惜结局悲惨,被自己信任的部下权臣王君廓所杀还被安上反叛之罪。

“赛关公”王君廓为何能以13人打败上万人

《全唐文》收录了一道诏书,名叫《劳王君廓诏》,是唐朝开国帝王唐高祖李渊颁给王君廓的,内容很短,信息量却很大——“卿以十三人破贼十万,自古以少制众,未之前闻。非惟骁勇绝人,亦足显卿忠

节也。”

十三人破贼十万,世上真有这样的牛人?

01

虽然王君廓这个名字看起来很陌生,但却确有其人,他仅以十三人破敌十万,也确有其事,而对手,居然是大名鼎鼎的王世充。

王君廓,今山西平定人,小时候既是孤儿,家里又很穷,长达后主要从事两种“职业”,一种是贩马(一说给马贩当中介),一种是偷盗,而且兔子还吃窝边草,乡亲们被他偷苦了,却又拿他没办法。

隋末时,他干脆跟叔叔说,小打小闹没意思,咱们整大的吧。

他所谓的“整大的”,就是弄一支军队为盗,叔叔说你特么这是要钱不要命,不行。

他想了个很简单的办法,就让叔叔就范了:诬陷邻居与叔母私通,然后和叔叔一起杀了邻居。

杀了人,谁还敢呆在家里?叔叔便和他一起亡命江湖,没多久就聚集了一千多人,到处劫掠,实现了弄一支军队为盗的小目标。

当他们威胁到夏县、长平时,河东郡丞丁荣想招抚,王君廓假装答应,丁荣信了,然后就上了他的当,在山谷中中了王君廓的埋伏,大败。

所谓会打仗,大概就是这样了。

兵不厌诈嘛,说白了就是耍花招。

不久他又耍了一个花招,把隋朝虎牙郎将宋老生都忽悠了。

那是和哥们儿韦宝、邓豹等人攻打今山西永济的时候,初战不利的王君廓退守方山,宋老生就追,而且逼得很紧,粮草用尽的王君廓说,好了别打了,我投降就是,宋老生说谁信啊,王君廓就来了一番哀求,也不知说了些啥,居然让宋老生“深为感动”,然后,王君廓趁他放松警惕夜里来了个逃之夭夭,而那边,宋老生还在等着他来投降呢。

02

王君廓带人到处抢劫,玩儿得倒是不亦乐乎,劫掠邯郸时,邯郸人王君愕却看出了问题,认为他既无自己的根据地,又无多少粮草,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是个办法,最好等那些英雄豪杰决出胜利者,然后去投靠,这才是长远之计,也才能得到富贵。

行啊哥们儿,王君廓使劲拍拍王君愕肩膀,你想得比我远,可是我不晓得咋个整啊,你教我?王君愕便给他出主意说,井陉(今河北获鹿西南,冀晋结合部,素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称)那旮旯乃河北通衢要冲,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先把那里占了再说,王君廓便率军占了井陉。

然后继续玩儿“兵不厌诈”,而且跟自己人也这么玩。

公元617年,起兵反隋的李渊派人招降王君廓,哥们儿韦宝、邓豹说,看来姓李的不错,值得投靠,咱们投他去吧,王君廓说好,就是他了,咱们明天就去。

没等到明天,韦宝和邓豹就遭他突袭,王君廓夺了他们的辎重,然后投奔李密的瓦岗军去了。

韦宝邓豹觉得李渊行,他觉得李密更行,因为那时候李密的势力更大,可你们是自己人啊,为毛不好好说呢?好好说没用之后,再来这一手也不迟啊。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