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皆兵电影(你最喜欢的电影歌曲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你最喜欢的电影歌曲是什么

我喜欢电影《地道战》中的歌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歌词如下:

太阳出来照四方

毛主席的思想闪金光

太阳照得人身暖哎

毛主席思想的光辉辉照得咱心里亮

照得咱心里亮

主席的思想传四方

革命的人民有了主张张

男女老少齐参战哎

人民战争就是那无敌的力量

是无敌的力量

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哪怕敌人逞凶狂

咱们摆下天罗地网哎

要把那强盗豺狼

全部埋葬

全部埋葬

把他们全埋葬

毛泽东时代的歌曲有正气有骨气,有自信有信仰,有貌视并战胜一切敌人的勇气。这是中国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魂。可惜,毛主席去世后极少听到有如此提劲给力的歌曲。

抗疫影片陈道明扮演钟南山,你期待吗

当下,很多感人肺腑且充满教育意义的影片,皆取材于现实当中有血有肉的故事,尤其是经历过大灾大难之后,会有无数感人的故事发生在我们身边,而将这些故事拍摄成影视作品,无疑是最具有纪念意义的一件事。

而由演员陈道明先生出演钟南山院士,不管从演技实力方面也好,还是从外形气质方面也罢,陈道明应该可以入木三分去演好每个角色的细节。

值得期待!

优质电影哪些值得推荐阅片无数,现已无片可看!在线等

谢谢邀请。

首先我想说,这位网友的一句“阅片无数”,真是让人不知该从何提笔呀。既然你有这么海量的观影体验,谁又能保证推荐的片子一定是你没看过的呢?

不过,权当是电影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吧,下面我要推荐的两部片子,如果你没看过,算是歪打正着了,如果你已经看过,可以交流一下观影体会。

这些年,商业片太多,题材重复,套路老旧,没什么可说的,就推荐两部比较小众一点的台湾文艺片吧。

1 转山

张书豪是一个对前途感到有些迷茫的大学毕业生,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直到品学兼优的哥哥突然去世,深深触动了他。他决定去完成哥哥的心愿:骑自行车去拉萨。大家都觉得他疯了,父母、女朋友都拼命劝阻他,可他执拗地从丽江骑自行车出发了......

这部片子给我感觉有些像纪录片,没有什么过多的故事情节,就是很白描地记录了一路上遇到的人和事。可是,那些并不戏剧化的人和事才是真正有感染力的东西,当然还包括沿途壮丽的风景和变幻莫测的气候。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想要去西藏,我想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此片获得了第2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

2 大佛普拉斯

这部片子有些黑色幽默,整部片子的色彩基本上以黑白为主,部分特定的情节才变成彩色,可以说是非常有想法。

本片说的是佛像工厂的夜间警卫菜埔和他捡破烂的兄弟肚财因为偷看老板的行车记录仪,莫名其妙地卷入了一个惊天的杀人计划,由此也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极具讽刺意义。

这部片子在2017年、2018年获奖无数,但是否是你的菜,是否能触动你的神经,就见仁见智了。

清初的八旗兵军事战斗力,真有韩国电影南汉山城里说的那么恐怖吗

皇太极时期的清军战斗力是天命至顺治年间,最差的一个阶段。

明王朝后期的朝鲜挨了清军两次揍,第一次被迫认了哥,第二次被迫认了爹。尤其是第二次,没实力硬作死,蛮横了半天,最后还得下跪保命,无聊至极。都无聊至极了,那么用当时朝鲜军队的战斗力去衡量清朝八旗军队的战斗力,实在是比例没找对。不过,皇太极时期的清军战斗力是天命至顺治年间,最差的一个阶段,和恐怖根本挨不上边,至多和明军势均力敌。明王朝都腐败到那个程度了,皇太极的清军在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和明军的国运之战,即松锦之战中,也没占到什么大便宜。而且那次交战还诞生了一次“斩首行动”。皇太极与明军曹变蛟的敢死队近在咫尺,贴身侍卫几乎被斩杀殆尽,如果不是图尔格、伊尔登、锡翰、遏必隆等情急之下在远处拼命放箭,还有曹变蛟不是被射中而失血过多几近昏厥,那么皇太极早成刀下之鬼了。估计那时的皇太极被吓尿了。

崇德元年1636年4月(明崇祯九年),皇太极正式称皇帝,改国号大清,族名满洲。四月,皇太极在盛京举行称帝大典,朝鲜使臣罗德宪、李廓态度傲慢,拒不下拜。大喜之日,朝鲜人作死,皇太极极其丢面儿,不收拾你找不到台阶下。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以“朝鲜败盟逆命”为由,与十二月二日,率军讨伐朝鲜。

这是清朝第二次讨伐朝鲜,第一次是阿敏带队,这次是皇太极亲自带队。从清军出发到朝鲜仁祖李倧(1595年—1649年)投降,除外路上的12天,所谓的战斗过程一共历经了45天。这45天中,朝鲜没有进行过有效地抵抗,李倧只顾着跑,逃到南汉山城后,唯一一次有勇气的主动出击还惨败而归。最后不耐烦的皇太极下令开了几炮,朝鲜人便投降了。

1637年正月三十日,朝鲜仁祖李倧率领群臣出南汉山城,徒步前往清军大营拜见皇太极,趴在地上请罪。皇太极原谅了他。从此朝鲜认了清朝这个新主子,不光要按时朝贡,还得把昭显世子、凤林大君(后来的朝鲜孝宗)作为人质让清军带走。

这是电影《南汉山城》的故事背景。这个电影好不好,不知道。但它体现的服饰和造型,尤其是满族那个“金钱鼠尾辫”,还是很写实的。另外,韩国人一向的历史自豪感,在《南汉山城》里被压低到极限,这种正视耻辱历史的勇气,对于韩国人来说,挺不容易的。

回到皇太极时期八旗军的战斗力上。为什么说那时清军的战斗力是天命至顺治年间,最差的一个阶段。

因为,皇太极成为后金大汗以后,为了应对外部明朝、蒙古、朝鲜的包围和内部满洲贵族间的各种矛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一项政策是:完善统治机构,削弱贵族权势。这么做一方面强化了以他为首的国家统治权力,另一方面对应的也大大削弱了以其他三大贝勒为首的满洲贵族集团的势力。

势力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军事。皇太极戎马一生,估计睡觉的时候,都恨不得一只眼睛盯着军队。他收拾代善、阿敏、莽古尔泰这三大贝勒,根本点是冲着军队去的。

天聪四年(1630),二大贝勒阿敏弃守永平(河北卢龙)、滦州(河北滦县)、迁安、遵化四城。逃跑前,他下令将城中汉族降官降民全部屠杀,财产洗掠一空。皇太极召集诸贝勒大臣会议,定阿敏罪状16条。六月,将其囚禁。

天聪五年(1631年),大凌河战役中,皇太极与莽古尔泰发生口角,莽古尔泰拿起自己的佩刀,数次怒视皇太极。五月,莽古尔泰从和硕贝勒降为多罗贝勒。天聪六年(1632年)十二月二日,莽古尔泰抑郁成疾,暴病而亡。

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因代善私自设宴款待怨恨自己的姐姐哈达公主,命众贝勒商议代善之罪,众贝勒一致谴责代善蔑视汗王,拟革去大贝勒,并削和硕贝勒职,夺去十牛录人口。皇太极为了表其宽厚,除了罚银,一切未准。

至此皇太极用了九年的时间才彻底除去三大贝勒的威胁。

皇太极削弱以三大贝勒为首的满洲贵族集团威胁的同时,下手最多的是对八旗的调整。他的方式是:换旗,换人和混编。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