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该如何理解?为什么古代投降时候要“肉袒牵羊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易经》中“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该如何理解

这三句话均是《易经》革卦的爻辞。

革卦五爻爻辞是:“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革卦六爻的爻辞是:“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革卦的解说,有《彖传》和《象传》做参考,还有许多解释做展开和补充。革的卦意是变革和革命,《彖传》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提出“革命”的概念,认为,“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哉!”革命是变革的最高形式了,把“革命”纳入六十四卦,意义和影响都十分重大。

但在解释卦象的时候,我认为,该卦取下火上泽,解释不通如何变的形象。并且出现了一个“革”字,在下卦解释为“皮革”,如“巩用黄牛之革”,其它“革”字都解释为“变革和革命”,如“革言三就”,但是再没有“革”的卦象了。其实,上卦应当取“兑”为“皮革”之象,就能恰当地呈现出“革命和变革”的卦象,辞义解释也比较得体和自然贴切。该卦下卦取离为火是合理的,取上卦为皮革,也就是和下卦初爻的“革”字同一个意义,这样取卦象,比较符合《周易古经》简易直观的取象原则,解释也会更加深刻,呈现出一般解释中没有揭示的深层意思。

如此一来,整个卦象和卦意就好解释了,看看皮革是怎样被“革命和变革”的。居于上卦的“兑卦”,下面两个阳爻为皮,四爻是内皮,五爻是外皮,六爻为阴,是皮上之毛。原来,《革》卦的卦象,是一张皮革,放在火上烤,火要把皮革烤变为能用的一张好皮,必须让皮子变出新质。这是不是一种古代的制皮方法,有待研究,作为比喻象征的卦象,则能很好地说明变革和革命的情态和规律。

在《革》卦中,经过下面初爻至三爻的革命行动,或者谨慎从事,或者及时采取坚持不懈的革命措施,都是离火升腾的阶段。进入了上卦的四爻,就进入了兑所象征的皮革,已经发生了革命效果,好比是内皮靠近火,最先清去了腥膻之物。到了五爻,革命就成功了。此时的革命领导者是王者,爻辞上叫“大人”,他发生的变化,就像皮子经火,恰如其分地烤制到位,皮上的纹路和毛色,显现出灿烂的图案,又有威严,又有美感。

取喻的爻意是,领导变革的人,主变的人,在革命中,发生的最大最深刻的变革是自己首先变革了自己,并使自己取得最辉煌的形象,有虎的威严和伟岸;这就是“大人虎变”。

这个革命,对于领导人来说,既是自己内在经验、体验、甚至理念的变革,也是地位和形象的变化。从卦象上说,革命,首先是从自己把握好自己内在的变革开始的。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取得变革和革命的成功,巩固变革和革命的成果,必须及时变革自己的内在素养。《革》卦五爻后一句是说,这时的革命,不必占卜也是成功。“有孚“,是有所得,即取得成功的意思。也可以按《象》的解释是相信的意思。

六爻相当于外皮和皮上的毛,为柔,为阴,在取象上,就是烤制刚好的时候,表皮变化,只变出像豹皮一样的花纹,没有虎纹那么灿烂,但也很夺目。喻义是,追随变革和革命的君子,即革命骨干,是在追随着“大人”的变化而变化。但在变革和革命中的变化,程度是不一样的,君子还在皮层,能变出豹纹,也就是得到的变化也是有内在思想的变化,比较深刻,有了质变,但比之五爻的“大人”,就像豹和虎的区别,没有那么深刻、灿烂和伟岸,地位也是要低一些。这就是“君子豹变”。

再看“小人革面”。卦象告诉我们,而普通民众不管是追随者还是随大流的普通人,都是处于从属者的地位,对革命和变革的认识就要简单得多,或者不明就里,只是随波逐流,革命成功了,只是发生了面色上的变化,甚至“变色不变心”,好比是皮革上的毛色随着自己附着的皮子的变化一样,变化只是表面上的变化,或者“面服心不服”。

同时,六爻爻辞和卦象也提示我们,烤制皮子要恰到好处,革命也是一样,要知止而止,不能心急或期望过高,烤过头就皮毁物失,过犹不及。尤其对“小人”的变革,不能切之太过,否则,就会有凶险,这就是后面一句“征凶,居,贞吉 ”的意思。在变革之后,要及时巩固和消化成果,稳定局面,不能燥进,而要化守,才利于今后。

以上对三句话的释义,和《象传》的解释是吻合的。《象传》解释:“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为什么古代投降时候要“肉袒牵羊”

欢迎打开历史宝库,一起来读古代文化那些事儿。(本文约400字,阅读需时2分)

为什么古代投降要“肉袒牵羊”呢?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想一想这个画面,还是挺有喜感的,光着膀子,牵着一只羊。

但是这个搞笑的场面,在古代并不罕见。特别是徽钦二宗被行“牵羊礼”,让人难以忘怀。

古代“肉袒牵羊”之例子

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奇葩的投降仪式呢?

根源就在于我国古代的一部奇书——《易经》。

你确定这不是街头那些神算子用来忽悠人的。。

当然不是,《易经》里还是有很多传统文化的奥妙的。

《易经》夬卦九四爻辞:“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原来“牵羊悔亡”这四个字,就是“肉袒牵羊”以表示投降的原始出处。

这个卦象是一个不太好的卦,解读是:受了伤,行动受累,心有悔恨之意。

“牵羊悔亡”这四个字,其实是源于古人丰富的生活生产经验的。

农村放过羊的孩子都知道,羊的脾气很倔的,你硬拉它走,它不会走的,惹恼了羊还会用角抵人,羊角硬,抵一下人可不是玩的。《易经》夬卦九四爻,讲的就是这个故事,一个人硬是拉羊,就被羊所伤。后人也因此衍生出关于政治斗争失败的内涵,因此就有了“肉袒牵羊”用以投降的故事。

想要驱羊前行,最好的办法不是用力拉,而是在后面轻轻赶。“文王拘而演《周易》”农牧业均有发展的先周时期,也是《周易》诞生的时期,这些卦象的解读,其实包含了丰富的生活知识。

由此我们也可以得知,这个《周易》中奇怪卦象的来历,以及如何演化而成为古代的一种文化的。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缴械投降的拼音

缴械投降的拼音为 jiǎo xiè tóu xiáng

意思是交出武器,停止抵抗,放下武器,向对方屈服。多指战争形势明朗主动变节对立阵营的行为。

联合式结构,在句子中作谓语、宾语;用于战争等,含褒义词感情色彩。

语出陈登科《风雷》:“(祝永康)单枪匹马,冲入敌人的师部,活捉敌师长,迫令全师缴械投降。”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俯首称臣,读音为 fǔ shǒu chēng chén,低头向对方自称臣子,泛指向对方屈服。 出自金玉舟《赵匡胤》第19章:“那些不动一兵一卒,就跪拜在郭威面前俯首称臣的人,难道还有脸面来耻笑你!”

2,肉袒面缚,读音为 ròu tǎn miàn fù ,肉袒:去衣露体,表示愿受责罚;面缚:两手反绑面对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脱去上衣,反缚着手。形容顺从投降。

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宋微子世家》:“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意思是微子便手持自己的祭器来到军门。他露出右臂,两手绑在背后,左边让人牵着羊,右边让人拿着茅,跪在地上前行求告武王。

3,束戈卷甲,读音为 shù gē juàn jiǎ ,捆起兵器甲胄,指缴械投降。 元代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韩世忠传》:“大军至矣,亟束戈卷甲,吾能保全汝,共功名。”意思是大军已到,你只要缴械投降,我能保全你们全部的人,一起享用功成名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