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善本收藏如何正确保存?古籍善本的价值体现在哪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古籍善本收藏如何正确保存

古籍善本本身蕴含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价值,因此它是我国民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应该被好好的珍藏。近年来,对于古籍善本的收藏也成为众藏家非常青睐的一件事情。

不管是古籍善本还是平时我们所使用的书本,放久了都会引来小虫子,严重缩短了书的使用寿命。藏家必须保证书籍表面的清洁干燥,放置的位子也应该保持通风 良好。此外,藏书温度最好保持在6-20度左右,湿度则应该保持在50%-60%之间。对于这些古书籍,平常要时不时地挪动一下,最好是定期翻动翻动书籍。驱虫书柜内还可以放置樟脑丸和广西产的灵香草。

在除污方面,古籍善本收藏沾染上污迹不仅会缩短书的寿命,而且还会影响看书的效果。书籍如果沾上油迹,可以在油迹上面放一张吸水纸便可以把油分吸尽。

古籍保存忌用化学胶水等修补。中国古籍的纸张,多采用天然原料的手工制纸,而现今通用的化学胶水、化学浆糊及玻璃胶纸对中国式纸张具有极强的腐蚀力,一般不隔多时,便会使纸张变质黄脆,触手即碎,故而绝不可用。正确方法应为采用天然面粉浆糊,调以麝香、花椒,可达到修复与避虫双重功能。如果藏家一时无法具备以上条件,也应宁可暂时不修,待请到行家里手,再行修复,绝不可仓促滥修,加厄典籍。

忌用洋纸夹衬古籍。许多民国版本的拓片、字帖、纸墨拓工皆属精良,可版面之上却是黄斑累累,令人扼腕。这是因为民国时期的一些书贾作坊,贪求省惜工料费用,采用了一种叫作“油光纸”的纸张,作为字帖的衬纸。由于西式纸酸碱性不合量,具有一定腐蚀力,以致许多民国旧帖惨遭“黄斑之厄”。这一遗憾,也使得当今的古籍藏家得出了一条教训:中国古籍必须远离一切西式纸张,二者隔离,方为上策。

忌用化学杀虫剂防杀蠹虫。一些新手藏书家,因为惧怕蠹虫蛀毁古籍,便时常使用一些化学杀虫剂喷洒书橱,结果蠹虫猖獗如故,而古籍却反遭其害,黄斑遍布书身。惨痛之余,古籍藏家们也悟出一点,传统古籍的纸张极为“娇贵”,受不得任何化学品的侵害,而化学杀虫剂的腐蚀只会造成“爱而毁之”的结果。传统的正确防虫方法应为:在书橱中放置麝香、芸香或花椒,以香气驱杀蠹虫,效果极佳。

每年可在夏季天气好的时候把书翻开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放上一天,切忌不可直接放在太阳下暴晒,那样容易使纸张变脆老化。

想进一步了解古籍相关知识可以关 注我们的头条号。

古籍善本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1.所谓古籍,一般认为是民国以前的书。因其年代久远,是具有文物价值的古书。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最古书的真迹,应该是出土于甘肃敦煌莫高石窟的敦煌遗书。

2.所谓善本,就是该古书具有实用的文献价值。一是该书是完整的,没有残缺的。二是该书没有错误,是经过前辈文人大家精细校勘整理过的。

3.综上所述,一般来说,古籍善本的价值体现在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两个方面。

古籍善本,有收藏价值吗

古籍善本的价值不仅是收藏价值,还有它的文献价值。以及它的史料记载清晰明确地讲述了各个不同朝代的历史、文化成果。一些内容因此成为了无可争辩的历史证据,这就是古籍善本所特有价值。

古籍善本可分为宋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以木板雕刻为主。

宋版书因为雕刻精美、存世量少,所以最为珍贵 。 元代初期刻书字体用颜体。却比南宋时建本的字瘦一些。元平水本的字体比金平水本更近颜体。民间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之说。

元版刻本,赵体、黑口、无讳、字体 元代初期刻书承南宋遗风,字体也接近,常把元刻本误为宋刻本,后流行赵体字,柔软活泼、隽逸秀丽,刻板印书流动不呆滞。元刻本中多简体字和俗字这是其特点。

明版书 ,刻印技术,质量确实较好,明初刻本在字体上仍然延续元代赵体。文字内容也较为准确。品不亚于宋元。

清版刻本,字体仍是明代末期的风格,字形长方,直粗横细。康熙之后,盛行“写体”和“仿宋体”,这就形成了写刻的字体风格。现今我们常见的古籍大部分是清刻本。其中,乾隆前后所刻精刻本,有不少被列为善本。

古籍善本的“善本”是指什么

【文藏来答】这个问题由文藏君来回答一下,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善本,简言之,就是质量好的版本。其最初的概念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讹文脱字的书本。印本前,中国书籍经历了漫长的写本时代。在写本时代,把原稿或别本认真缮写下来,经过与原文校核无误,就成为善本。雕版印刷技术普遍使用,收录文献多寡、校勘精劣、雕印质量好坏各不相同,就有了版本优劣的概念。

《四库全书》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北宋刻《范文正公文集》二十卷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善本经许多学者不断总结归纳,最后形成了现在通用的善本『三性』『九条』说。其『三性』指书籍应具备较高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九条』主要包括: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抄写的图书;明代刻、抄写的图书;清代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抄本;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刊印的图书;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辛亥革命以前的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过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本、抄本;在印刷术上能反映古代印刷术发展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精校版画、插画的刻本;明代的印谱、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有特色的亲笔题记等。善本的时代下限,现在一般确定在清乾隆六十年(一七九五)。二○○七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后,古籍有了定级的标准,对三性九条有了更细致的解读。

金 《赵城金藏》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由于『善本』,要求具备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自然时间早、流传少、刻印精的要求就显而易见,在这样的条件下,雕版印刷产生后最初的一段时间产生的印刷品因时间早、校勘价值高、存世少便为藏家、学界更加珍视,也成为藏书重善本,善本重宋元的充分理由。

明《永乐大典》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明 《永乐大典》内页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国家图书馆收藏善本古籍三十余万册,继承南宋以来的历代皇家珍藏,包括内阁大库、翰林院、国子监南学所藏的宋元旧刻,以及清末以来历届政府拨交大批珍品等。经政府调拨、本馆工作人员南北访求与众多藏书家的捐赠转让,国家图书馆从海内外吸纳了近世南北各大藏书家毕生所聚的稀世珍品,如杨氏海源阁、翁氏藏书、瞿氏铁琴铜剑楼、潘氏宝礼堂、傅氏双鉴楼、吴氏奢摩他室、周氏自庄严堪、陈氏郇斋、郑氏西谛藏书、涵芬楼烬余书等,使得馆藏宋刊元椠、明清佳刻、名家稿本、精校精抄的品种数量至为宏富,时代久远、传承有绪。

明刻《坐隐先生订棋谱》二卷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清 《芥子园画传》二集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清 彩绘本《北京民间生活百图》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清 彩绘本《庆赏昇平》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为宋代司马光手书原稿,高三十三点八厘米,长一百三十厘米,共计二十九行,四百六十五字。记载了自东晋元帝永昌元年(三二二)正月王敦将作乱起,至同年十二月慕容廆遣子皝入令支而还止,一年的史实。每段史事写开端数字或十数字不等,以下接『云云』二字,为今通行本第九十二卷内容,但有很多不同。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 局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蒙古宪宗六年赵衍燕京刻本《歌诗编》为唐李贺诗文集,蝴蝶装,为数不多的蒙古时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