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古代权臣,人们常常说到霍光、张居正、鳌拜等人,这些权臣具有哪些共同点?历史上大清帝国灭亡后,满族人的生存状态如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提起古代权臣,人们常常说到霍光、张居正、鳌拜等人,这些权臣具有哪些共同点

位高不知收敛,功高盖主,结党营私,飞扬拔扈。而终为皇上铲除,不得善终。向使从前,恭恭敬敬,侍奉君主,忠心不二,也不至于,落得有功而身处黄泉。身败名裂,被后人见笑,怡笑大方。

历史上大清帝国灭亡后,满族人的生存状态如何

我读大学时,上铺的那位兄弟是满人,据他介绍他属于镶黄旗。我也曾问过他,清朝灭亡后,满人靠什么生活?

据他说,旗人入关后,满人都由朝廷供养,当时旗汉不准通婚,旗人不准经商丶开店、做手艺生意…,旗人大多不种地、放牧,旗人占有的土地也不准出租,旗人也不准跟非旗人过多往来,很多旗人聚居区都有围墙和守卫,大体上不准和外人往来。旗人平素生活就是读书、练字、练武,除此以外,什么都不准干。

自从康熙帝后期,物价高涨,清朝给旗人的那些供养,很难维持体面的生活了。于是很多有土地的旗人就开始私下种地和饲养牲畜来补贴家用,但是在城里居住的旗人不具备这个条件,于是就靠跟清朝当差的机会去贪银子。

清朝灭亡后,世代当官的满人都有些家底,而且在社会上还有些人脉,能找到很多赚钱的门道。其实民国官僚多数出自清朝,满汉官员之间并没什么矛盾,有很多人还有不错的交情。

相对于满人中的权贵,普通满人处境就差多了。有些有土地的是靠种地、饲养牲口过活。没土地的满人,很多人从小练武,一般不是去当兵,就是去给有钱人看家护院。

由于清朝时期,强令满人男丁必须读书习武,女人必须要从小学习女工。所以清朝灭亡后,满人文化素质相对较好,比较容易找到活路。女人大多去打工,男人很多进入了社会中上层。例如唱戏丶演电影、当记者丶去大公司打工……。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清朝灭亡后,满人结局还不错,其主要原因是清朝强令旗人读书习武,让满人保持了较好的文化素质,而普通满人长期保持了相对朴实的劳动生活,也有利于在清朝灭亡后去维持生计。

我们应该从清朝灭亡,而满人不衰的情况中汲取经验,哪怕家境再好,也必须对子弟严加教育。对子孙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劳动能力的培养,道德品质的培养,都要高标准丶严要求。娇惯纵容只会害了子孙后代。

一个家族总会有兴衰,这是天道轮回,谁家都逃不过。但是严格教育子弟,保持严谨的家风,可以在家族兴盛时,让兴盛期保得长一些,在家族衰败时,能确保子孙不会灭绝。

“太子洗马”是个怎么样的职务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由土鳖君为诸位看官解答。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一起认识一下洗马的“洗”字。

洗,是一个很容易读错的多音字,

众所周知,当它发xi(三声)之音时,本意是用水清洁足部,后来引申为用水除去灰尘的意思。

同时,它还发xian(三声)之音,这是“洗马”这个官名的专属读音,这个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一音之差,意思天壤之别,甚至连古人都经常闹笑话。

下面土鳖君就跟各位看官一起,去认识一下“洗马”这个看上去十分奇葩的官职。

中国历史上最玩笑化的官名

在明末大才子张岱写的《快园道古》书中,曾记载了这么一则笑话,

明成化年间,杨守陈由翰林侍讲升任太子洗马一职,在就职之后,杨洗马请假回家探亲。

由于交通不发达,古人的旅程十分的漫长而艰辛,但身为官员的杨洗马有权入住驿站。

驿站,肩负着传递军事情报、政务信息、接待往来官员重要职责,向来是严令管辖的重地。

按照《大明律》规定,官员需要凭兵部签发的符验和吏部发放的牙牌才能进入驿站。

某天,杨洗马见太阳西坠,便步入了附近的一座驿站。按规定,他把相关证件交给驿丞(驿站的站长)核验。

这驿丞也是个势利眼,见杨守陈器宇轩昂的走进来,本是点头哈腰,毕恭毕敬。

但见那证件上写的却是洗马的官职,以为不过杨大人是东宫的一员杂役,芝麻绿豆大小的官员而已。

便有气势陡然而起,顿时站直了身子,要与杨洗马分庭抗礼。

他斜楞着眼睛问杨守陈,你的职务是洗马?你一天要洗几匹才能完成任务啊。

那杨守陈也是个诙谐之人,有心要跟驿丞斗斗闷子,便说,没有具体的任务,心情好就勤快点多洗几匹,心情不好就偷点懒少洗几匹。

两人正这样不咸不淡的聊着天呢,突然门外的门子来报,有位御史要入住驿站。

那驿丞慌忙起身前去相迎,奔走之间还催促杨洗马赶紧离开正堂。

杨洗马跟没事人一样,对那驿丞说,我现在还有点累,等御史来了我再让也不迟。

驿丞慌的也顾不上撵人了,跑到门外去把御史迎了进来,一边走还一边道歉,是在是不好意思,实在是不知道您来,上房安排给一个在东宫洗马的杂役了,您先等会,我让他收拾东西,去下处住去。

那驿丞不识货,但那御史确实正经系统内的同僚,知道驿站内已经住了一位品级比自己高的太子洗马,按礼制需要去杨大人的房间行拜见之礼。

御史也不在理会驿丞的胡说八道了,几步就迈进了正堂去给杨洗马作揖去了。

这时,那驿丞才琢磨过味来,原来这洗马的是位大官,慌忙匍匐在台阶之下,乞罪求饶,杨洗马大人有大量也没跟他一般见识。

同是明代的浮白斋主人在自己的笑话集《雅谑》里还记载了一则关于洗马的冷笑话。

话说是那景泰三年,会元刘定之升任司经局洗马,在回家的路上了正好遇上了好友兵部侍郎王伟,王侍郎有心要戏谑好友一番,便对刘会元说,这皇宫之中马匹不少,你可要一匹匹的干净吆。

那刘定之反应也快,马上回嘴说,不只皇宫里的马要洗,就连兵部大、少两位司马(兵部尚书尊称大司马,兵部侍郎尊称少司马),我也要洗得干干净净。

从前的“洗马”真的有马

自秦朝之起就有“洗马”一职,

这个官职设立之初,还真跟马有一定的关系。

它最初的名字叫做“先马”或者是“前马”。

本是太子仪仗队之中一马当先的那位先导官。

在西晋司马彪所做的《续汉书·百官志》之中有载:“太子出,则当直,一人在前导威仪。

由于先导官有洗净街上人群的职责,一来二去,“先马”也就演化成了“洗马”,但读音却保留了下来。

太子爷的小跟班

土鳖君记得第一次接触“洗马”这个官名,是在高中课本中,西晋文学家李密所作《陈情表》一文之中。

当时土鳖君也是十分好奇,就为了把李密弄到宫里去洗马,司马炎还专门下了道严诏?

这显然不符合逻辑啊。

于是,土鳖君开始跑图书馆翻阅资料,去搞清楚这洗马到底是个什么品级的官职。

要说洗马的来龙去脉,得先从“太子”说起。

太子嘛,众所周知,封建王朝法定的储君,诸位皇子之中的老大(不管年龄大小),未来的皇帝。

基于太子对国家未来的重要性,老爹在给他选择身边人的时候,也绝对是慎之又慎。

自殷商之时,就形成了一套专属太子的东宫官制,这套制度在秦汉时期逐渐固定下来。

到了明清时期,这套官制发展到顶峰,构建了一套复杂而成熟的体系,东宫官员品级更加森严,分工更加明确,更容易让人清楚明了。

土鳖君下面的介绍就是基于明清东宫官制而来。

按照明清官制,太子的老师分为师、傅、保三种,其中,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