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识人的8句话(杜月笙说过,不抽烟不喝酒的男人不可交在你身边的这类人是怎样的呢
发布时间: 2023-07-06

杜月笙说过,不抽烟不喝酒的男人不可交在你身边的这类人是怎样的呢

刀切豆腐两面光,这是杜月笙信奉了一生的信条。

他曾经也说过,人生有三碗很难吃的“面”,一碗是情面,一碗是体面,一碗是场面。

第一难吃的为何是情面,而不是体面和场面呢?

体面看穿着和气质,场面看财力和气势,不论是体面也好,是场面也罢,所说的不过是一个“钱”字而已,杜月笙虽然早年落魄,可是自从发迹之后却从来没缺过钱。

他在临终前曾说过一句话:“我一生经手过的洋钿何止亿万。”从这短短的十几个字也能看得出来他当年财力之雄厚了,所以体面和场面对他来说,终究只是小意思。

毕竟杜月笙虽然是出了名的会花钱,可也是出了名的会捞钱。

杜月笙之所以认为情面最难吃,是因为人情往来或许需要钱来打通,但钱却不一定能够维系一份得来不易的人情。

如果只有金钱往来,没有人情往来的话,这段关系很容易会被打破。

只有人情为主,金钱为辅,才会牢不可破。

杜月笙为什么能够取得那样的成功,从一个无依无靠的小混混崛起成为上海滩的一代大亨?他所最仰仗的就是自己一手织造起来的覆盖黑白两道、军政商各界的“人情网”,他用金钱开道,又用自己的诚心诚意去换取友谊。

哪怕是骂人骂得最凶的章太炎章疯子,说起杜月笙来也是竖起拇指称赞,难道真的只是因为杜月笙拿钱资助过他?非也!章疯子手上那支“笔”,多少人想着收买呢!他若真想要钱,何必屈尊降贵伸手向一个江湖人要?

他打动章疯子靠的是一个“诚”字和一个“谦”字,他虽然靠黑道起家,可后来很多人评价他的时候却说他有古君子之风。

杜月笙待人以诚,待人以谦,待人以义,上到军政要员,下到江湖里的三教九流,莫不如是。

所以,他绝不可能说出“不抽烟不喝酒的男人不可交”这样的话,这不符合“刀切豆腐两面光”的人生信条。

更何况,杜月笙一生当中最可靠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和朋友就是一个不抽烟、不喝酒的人,这个人出意外身亡的时候,杜月笙激动得一度想要爬窗户跳楼呢!

他的这个又不抽烟又不喝酒的朋友是谁呢?那个姓戴的老板。

杜、戴二人的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曾在上海摸爬滚打,唯一不同的是杜月笙在上海成功了,戴却始终是混在上海的一个小瘪三,直到南下广州之后才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此外,他们也都曾经是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的混混,可是为了往上爬,为了成为人上人,他们都发狠心地戒掉了曾经的坏毛病坏习惯。

杜月笙有抽鸦片的习惯,可是只要戴来见他,他必然会将烟具收起来,让人将烟味去除,因为戴不喜欢他抽鸦片烟,也不让他抽鸦片烟。

是因为杜害怕戴吗?实则不然,因为他知道戴是为了他好。

但凡熟悉杜月笙或者看过他照片的人应当知道,他很消瘦,虽说是可能是从小营养不良的缘故,可多多少少也有他抽鸦片烟的原因,此外他还有气喘病,抽鸦片烟对他的身体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这才是戴不让他抽鸦片烟的原因,他们的交情始于戴微末之时,可却一直很牢固。

杜月笙难道会因为戴不抽烟、不喝酒而不与戴结交吗?显然不会,戴不仅是杜的至交,还是他在庙堂之上的靠山。

所以,杜月笙绝不可能会说出“不抽烟不喝酒的男人不可交”这样得罪人的话,评判一个人是否可交也不可能通过烟酒。

对于杜月笙的传记,糊涂君也读过不少版本,也从来没有看到过杜月笙说过这样的话。

既然杜月笙没有说过“不抽烟不喝酒的男人不可交”,那么为什么有人会产生这么离谱的想法呢?

之所以有人会说“不抽烟不喝酒的男人不可交”,实际上不是不可以交,是不愿意交,也是不敢交。

现在有句还算流行的话,“纹身的不一定是坏女孩,但是好女孩绝不会纹身”,这句话从今天的社交文化去看确实有一定道理。

放到男人身上则论烟酒,在很传统认知里,抽烟酗酒是一种不良文化,所以会让人产生一种抽烟酗酒不是好人的错觉。

所以,当爱抽烟爱喝酒的男人碰上不爱抽烟喝酒的男人的时候,有的人才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自卑和敌视:我抽烟喝酒我不是好人,你不抽烟不喝酒,你是好人,那你别和我玩,想和我玩就抽烟喝酒。

再说得直白一点,拉你下水。

实际上,抽烟喝酒也好,不抽烟不喝酒也罢,这终究不能成为评判一个人可不可交的准则,不必拘泥于此。

抽烟喝酒的人和不抽烟喝酒的人的三观,也未必一定合不来,正如杜、戴二人的友谊即使如此。

“做人要做杜月笙嫁人要嫁杜月笙”,杜月笙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

说起杜月笙,在当年上海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当时上海滩的青帮老大,影响力极大,后来国民党败退台湾,蒋介石重其才华和影响力,让其一起到台湾,而杜月笙却推故不去,这是为何?

杜月笙

杜月笙1888年出生,比蒋介石还小一岁,他原名杜月生,后由章太炎建议,改名镛,号月笙,上海浦东人,是近代上海青帮中的一员。杜月笙刚进入时为青帮上海龙头的黄金荣公馆,负责经营法租界的赌场“公兴俱乐部”。后来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杜月笙任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

杜月笙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不能单纯用好人或者坏人来定义,上海滩的这三大人物,人们常说“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确实是这样,杜月笙是三个人中,乃至于大部分人中最会做人的人之一,与其相处过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其朋友。

上海滩三大亨杜月笙,张啸林,黄金荣

因为以前蒋介石混迹上海滩,加入青帮,和杜月笙相识很早,两人关系不错,蒋介石在1927年4.12发动反革命政变,杜月笙在这里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给予蒋介石帮助,他雇用流氓为上海总工会送锦旗放烟雾,诱骗杀害总工会领导、共产党员汪寿华等,致使上海总工会损失惨重,成千上万工人被蒋介石杀害。

作为旧上海黑社会的大头目,杜月笙身上有很多污点,但是,人也是有两面性,他也并非漆黑一团,抗战爆发之后,他并没有像张啸林一样的叛国当汉奸,而是尽力守住上海,尽力支持抗战中的中国人,就连很多文学家也愿意与其做朋友,在抗战中,他做过一些有益的慈善事业,如长江水灾等各项灾害的赈济活动,捐献几十万银元,救助伤兵输送物资、建立抵抗部队,帮助清除汉奸做出了贡献,国民党空军力量薄弱,杜月笙首先第一个站出来捐款,为民表率,买了一百多架飞机支援抗战,随后得到上海商界大佬们的积极响应,而国民党空军很多人因而也都对杜月笙十分尊重。

杜月笙全家福

特别是日军占领上海后,日方多次上门礼请,让他出任上海市长,他多次谢绝,最后跑到香港避祸,誓不做汉奸,体现了一个中国人的民族气节。古语有云:“善恶到头终有报”,虽然上海三大亨在当时看来都是人中翘楚,但三人最后的结局却天差地别,作恶多端的没有后代的黄金荣,通敌卖国投靠日本的张啸林也是死在了英雄枪下,只有在大是大非上毫不含糊的杜月笙有了好的结局。

杜月笙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然而时过境迁,他和蒋介石的关系毕竟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当蒋介石觉得他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就会把他当夜壶一样踢开,可是杜月笙自以为抗战有功,想竞选上海市长,可是蒋介石早有人选,别说市长,就是参议长,都不想让他当,杜月笙心里有气,花重金参选,在高票当选参议长当天马上辞职,借此发泄心中不满。

刚才说了,杜月笙能够成功当选,除了他会花钱,他更会做人,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低调做人。

杜月笙的这个性格从年轻时就表现得很明显,以前刚入黄金荣府的时候,他就帮黄金荣破了家贼偷窃案,凭借着他的机智勇敢,立了大功,大家上上下下对他刮目相看,但是他还是像以前那样,保持一个任劳任怨的低姿态,低调做人,他越是低调,在大家眼中地位就越高。

正是这种低调,让杜月笙做人办事有大格局,使得大家都愿意围绕在他周围。

大格局的人办事大气 ,讲义气,重情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