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烧麦是否发源于呼市本地?呼和浩特旧称为什么叫归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呼市烧麦是否发源于呼市本地

烧麦作为一种呼市著名食品,其起源地问题的论证关系到烧麦产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运用历史方法进行一些严肃的论证。

刘映元先生在1960年代采访了张玉美、裴宽、马昇等食店行的老人,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留下了一批非常珍贵的调研成果,就起源地问题摘抄如下:

“烧麦”这种食品的名称,在《元曲》好多剧目的道白中就已提到。归化城可能自从有了汉族商人以后,当地便有了“烧麦”。

据说归化城的“烧麦馆子”以南柴火市“永香馆”年代最久,在清末民初时候,人们都说它是一个有二百多年历史的老“烧麦馆子”。

大南街的“中和元”和上栅子的“万明元”,在小召前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所立的碑上也有记载。

“食店行”的老年人听前辈们传说,最初归化城盛行内地的那种长咀子烧麦,当地人嫌面粉太多而不适口,才改成后来的短咀子烧麦。

大南街的“中和元”和上栅子的“万明元”,在小召前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所立的碑上也有记载。

以上摘自——“烧麦馆子”与本地点心铺,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三十九辑P78,张玉美 裴宽 马昇 刘映元著。

根据上述史料论述如下:

1)短咀子烧麦,是呼市烧麦区别于内地烧麦,在创新方面的关键体现之一。这是由归化城大量而挑剔的用户所驱动的创新,所以南北方烧麦看上去就很不一样。

2)内蒙西部地区牛羊肥美,大量供应,形成了呼市烧麦形成本地特色的主要驱动力。长期演进,就形成了呼市烧麦皮薄、馅香的两大特色,所以南北方烧麦吃起来也就很不相同。

3)归化城的人长期把烧麦视为是代表地方风味的一种有名食品。归化城的主要经济模式是运输贸易,走南闯北,足迹遍布北京、湖北、山西、外蒙古、新疆。归化城烧麦的口碑形成是民间长期比较的结果。

综上,烧麦来自于内地,是汉族人的食品。

但呼市烧麦在口味和形态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其改进过程则可能发生在归化城。

4)如果清末民初的永香馆已经有200年历史,那么呼市烧麦距今可能已经有300年的历史。

5)如果依据小召前1787年的碑文已经有中和元和万明元,那么呼市烧麦距今(2021年)至少有234年的历史。

6)考虑到店铺有能力捐资立碑建立功德(第5条),必然已经是繁荣知名之后的行为。因此,这些店铺实际经营烧麦的时间要更早。

综上,考虑碑文(第5条)加上口碑校准(第4条),将呼市烧麦的改进发生过程推测至距今不少于260年,应该是保守的估计。乐观的估计则可以认为是300年左右的说法是成立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清朝时候,归化城烧麦就已经不仅仅是小吃,而是颇具一定规模的食品产业。相关信息,参见:
鲜为人知的呼市烧麦往事 | 三种烧麦馆,看懂归化城|刘映元生活史

目前山西大同一带的烧麦和呼和浩特地区的差不多。由于山西擅长面食,晋商来往口内外,所以也有人认为呼市烧麦起源于山西。

但根据上述描述,固然呼市烧麦的形成与晋商走西口存在密切联系,但这些创新在很大概率上是在归化城成为大规模贸易集散地之后发生于呼市当地的改进,其根本原因在于归化城为烧麦改良提供了其他地方无法达到的条件:a)供应充沛的羊肉;b)由于大规模物资流动造成的远大于其他地区的广阔市场。

呼和浩特旧称为什么叫归绥

呼和浩特市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位于自治区中部,西南临黄河,为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与交通、商业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呼和浩特”系蒙古语,意为“青色之城”。

自战国至秦汉时代,在这一带活动的主要是匈奴。大约在前399~前387年,赵武侯扩地为疆,开始沿阴山修筑赵长城,并筑云中城。秦统一六国后,置云中郡。

从魏晋南北朝到隋统一的三百多年间,呼和浩特成长柔然、丁零、鲜卑、突厥等少数民族与汉族交错杂居的地带。

6世纪中叶,为突厥所占据。突厥攻隋失败后,隋王朝占领了这一地区,称白道川。

唐太宗贞观三~四年(629~630),唐灭东突厥,设云中都督府与定襄都督府。

五代十国时期,为契丹占有,称丰州滩。

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阿拉坦汗)率部驻牧丰州滩,将平原称为土默川。

1572~1581年,俺答汗召用能工巧匠,在土默川上建起了8座楼、琉璃金银殿与雄伟壮丽的城池~库库和屯,“呼和浩特”之名始此。

明万历十四年(1586),明神宗赐其城名归化城(呼和浩特旧城),意为“归顺明朝,接受教化”。

清圣祖康熙三十三年(1694),在旧城周围又增筑了一道外城。

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置归化厅,驻城外河曲,隶属山西省朔平府。清高宗乾隆元年(1736)增置绥远厅。1739年,在归化城(俗称旧城)东北筑绥远城(俗称新城),移镇守将军(后称绥远将军)驻城中。1741年置归绥道,驻归化城,辖归化厅、绥远厅,隶山西省。“归绥”之名始此,取归化、绥远二厅首字而合成。

民国元年(1912),改归绥道为归绥观察使公署,隶山西省;翌年,并归化厅、绥远厅为归绥县(治今呼和浩特市西城区),隶公署。

1914年11月改为绥远特别行政区,与山西省分治,隶北洋政府。

1928年改绥远特别行政区为绥远省,以归绥县城区设归绥市,并为省会。绥远省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及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等地。

1930年,设归绥市,与县分治,隶绥远省,为省直辖市。

1952年,内蒙古自治区首府由张家口迁此。1954年,绥远省撤销,并入内蒙古自治区;归绥市复名呼和浩特市,改属内蒙古自治区。

图片皆选自网络。

为什么清朝时内蒙地区部落比外蒙多

清代外蒙古很高的自治权,部落可以自行委任地方扎萨克(奏报旗长或官员)(外札萨克)。在外蒙古亲王之上还有各旗联盟的共主的“汗王”,所以外蒙主要体现就是喀尔喀三汗一王部(四部),四部分别管辖外蒙八十六旗。

清代对内蒙古设立八旗制度(八旗蒙古),再与扎萨克制度结合(内札萨克),最高爵位为亲王,没有汗。内蒙札萨克(旗长和官员)由理藩院派遣,朝廷直接统管内蒙六盟二十四部四十九旗。

外蒙四部

清代外蒙共分三大汗部和一个独立的王部。

清康熙三十五年圣祖亲征噶尔丹,肃清漠北后,喀尔喀蒙古分为三大部族,分别是土谢图汗,车臣汗,札萨克图汗。

雍正九年,因善巴之堂弟策棱(策凌)征讨准噶尔有功,分土谢图汗部西十九旗为赛音诺颜部,授策棱“喀尔喀大札萨克”。自此赛(三)音诺颜部与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札萨克图汗部并列为喀尔喀四部之一,称喀尔喀中路。

外蒙土谢图汗

清代喀尔喀蒙古(外札萨克)共四部,八十六旗:

土谢图汗部,汗王驻地土拉河。直大同边外漠北。至京师二千八百余里。乾隆四十六年世袭汗位,共二十旗。

车臣汗部:驻克鲁伦翁都尔多博,直古北口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