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被称为大树将军?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中,大树将军冯异的绰号是何意义
发布时间: 2023-07-17

谁被称为大树将军

大树将军编辑词条 词目 大树将军
  发音 dà shù jiāng jūn
  释义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诸将军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示例 武帝尝指道根示尚书令沈约,美其口不论勋。约曰:“此陛下之~也。”(南史·冯道要列传)
  原文:《后汉书卷十七 冯岑贾列传 第七》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资治通鉴》的描述:大树将军者,偏将军冯异①也。为人谦退不伐②。敕③吏士:非交战受敌,常行诸营之后。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④树下,故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①冯异:助刘秀建立东汉政权的元勋之一,善于用兵,恩威并施,累建奇功,封阳夏侯,征西大将军,死谥节侯。 
  ②伐:功劳,夸耀功劳。
  ③敕:告诫,嘱咐。
  ④屏:退,隐退。
  译文:冯异为人处事谦虚退让,不自夸。出行与别的将军相遇,就把马车驶开避让。军队前进停止都有标明旗帜,在各部队中号称最有纪律。每到一个地方停下宿营,其他将军坐在一起讨论功劳时,冯异经常独自退避到树下,军队中称他为“大树将军”。等到攻破邯郸,要重新安排各将领任务,每人都有被分配隶属,士兵们都说愿意跟随大树将军。光武帝因为这个而赞扬他。
  评说:冯异能屡立战功,名垂青史,原因固然很多,但他“为人谦退不伐”,应该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一个人如果妄自尊大,好大喜功,甚至揽功邀赏,居功自傲,以至声色犬马,作威作福,飞扬跋扈,必然导致众叛亲离,更谈不上建功立业。只有不居功自傲,不追名逐利,才有可能胸怀全局,摆脱尔虞我诈的干扰,加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终取得大成。然而事实上,翻开历史,从古到今,能做到“谦退不伐”者又有几人。在权势和利益面前,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成了家常之事。甚至于杀兄嗜弟如唐代的李世民,扼杀亲女如武则天,同室操戈如三国的曹氏兄弟,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在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诚然,“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没有人甘愿做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卒。但是,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为了钱财、荣誉、地位而不择手段,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然能得一时之利,最终必落个多行不义必自毙,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所以,人生在世,还是学一下大树将军,谦退不伐一点好。

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中,大树将军冯异的绰号是何意义呢

东汉开国皇帝汉世祖光武帝刘秀,是人类历史上一位极其伟大的人物,他本是河南南阳一带一位没落的皇族子弟,王莽篡权之后,他与哥哥起兵反对新朝政权,在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与挫折之后,31岁就成为了开国皇帝,是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中最为年轻的开国帝王,而且他不然很好地打下了天下,完成了中国大一统的事业,还很好的治理了天下,以光武中兴的磅礴气象使得大汉王朝重新焕发出无比的荣光,她的爱情也十分美满,和心爱的人女人丽华相伴终生,可谓是爱情事业双丰收,说他是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人并不为过。

光武帝刘秀也有着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因此他的手下才汇集了众多的人文臣武将,他与这些人互相扶助,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共成大业,这些人中以云台二十八将最为著名,他们都是以战功入列,而刘秀的亲戚和同族等并未参选,在这28将中,有名的“大树将军”冯异非常突出。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省宝丰县东)人,原为新朝颍川郡掾,属于王莽政权,刘秀昆阳之战之后遇到他,他被刘秀降服后归顺刘秀,从此一心侍奉左右,如刘秀所言两人“义同君臣,恩犹父子”,在刘秀最艰难的河北逃难的时刻,冯异也没有心生二意,那时候刘秀等人缺吃少穿,吃了上顿没下顿,冯异总是能想办法弄到吃的,以至于在刘秀打下了天下之后,都还没有忘记冯异的这些小事,下诏对冯异说:“仓卒无蒌亭豆粥,虖沱河麦饭,厚意久不报。”

但是冯异可不是只会做一些小事的人,他可是两汉之交著名的军事家,是个有着雄才伟略的人,刘秀平定河北的时候,他就发挥了很大作用。刘秀称帝并定都洛阳后,与赤眉军有了冲突,开始的时候刘秀派邓禹去对付赤眉军,但是这个人虽然学历很高,也很有战略眼光,但是很明显在军事上并不十分在行,邓禹在关中与赤眉军征战多年,屡次败于赤眉,刘秀只好派冯异单独率兵去协助邓禹。

开始的时候,由于冯异听从邓禹的指挥,结果都被赤眉打得大败,不过冯异没有气馁,这是总结经验,又找到赤眉军的弱点和战术上的漏洞,收拢残兵之后反攻赤眉军,竟然取得了大胜。刘秀下诏称之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冯异)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后来刘秀定下了合围赤眉军的战略计划,冯异和邓禹很好的配合了刘秀的行动,将十余万缺吃少穿走投无路的赤眉军合围于一处,刘秀答应赤眉军只要放下武器可保生计无忧,之后赤眉军全部投降。

冯异为人谦虚低调,处事谨慎小心,从不自矜功伐,出行的时候如果与别的将军对面相逢,他就首先让路。他带领的部队行止有节,进退有度,号令分明。每当打了胜仗宿营时,将领们坐在一起总是争说自己的功劳,冯异却从来不与众人争功,而是一个人躲在树下休息,因此大家都称他为“大树将军”。

后来刘秀委派冯异治理关中,他也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冯异文武全才,能征惯战,又十分忠诚,为人又谦虚谨慎,深得刘秀的信任,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因此刘秀才说他们两人“义同君臣,恩犹父子”,就是说他们两个虽然名义上是君臣关系,但是相互之间的恩情就如同父子一样。

建武十年(公元34年)时,割据西北一方的隗嚣还未降服,冯异与刘秀派来的诸将一起攻打敌方占据的落门,落门尚未攻下时,冯异病死于军中,其戎马一生,终马革裹尸而还。刘秀得知后深为哀悼,并赐谥号为节侯。

刘秀和冯毅两个人的故事也形成了很多成语,比如蒌亭豆粥、滹沱麦饭、功若丘山,偃旗息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披荆斩棘,巾车之恩,大树将军等等,他们的故事也丰富了我们的中华语言文化。

冯异在军中为何被戏称为“大树将军”

冯异的大树将军的绰号,实际上是因为他的谦卑性格和和一个特殊的行为习惯,而叫起的,实际上是军中对她的尊敬。

冯将军本人在跟随汉光武帝刘秀之前,实际上是处于刘秀的对立阵营,曾多次阻止汉光武帝刘秀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后来冯将军跟随汉光武帝刘秀之后,平定关中、征讨陇右,为东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功不可没。

正因为这样的功劳,使得冯异名列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他的功劳不止在汉代被承认,也在后世被称赞。洪武11年,明太祖朱元璋,选各个朝代的功臣配享历代帝王庙。汉代仅有的两个人当中,就有冯将军。

按理说这么大的功劳,足可以让人自夸,而当时追随光武帝刘秀征战的将领,在征战的空隙时间,常聚在一起,自夸自己的战功。

而每当这个时候,冯将军总会默默躲开,躲到一棵大树底下乘凉,时间久了,就被称之为大树将军。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