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为什么要熬夜守岁?过年时你会“守岁”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过年为什么要熬夜守岁

除夕夜通常是通宵不能睡觉,因为要防备兽侵袭。所以晚饭以后,就开始守着了(守岁)活动。守岁之事,虽近儿戏,然而父子团圆把酒,笑影相与,竟夕不眠,正人家所乐为也。(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这时正是把经常吟诗,围炉游乐的良辰。但小孩常常熬不住漫漫长夜,过不了多久就进入梦乡。这时家家悄悄把压岁钱塞在其枕头下面。若有年兽,小鬼来犯,这些钱可以贿赂它们,使小孩逢凶化吉。但放压岁钱时不能让小孩看到,否则就不灵了。古代给压岁钱多出于让小孩喜迎新年的快乐心理,所以已很难看到隐寓在给压岁钱这一习俗中的禁忌。

过年时你会“守岁”吗

在我的家乡过年都会守年夜,弄些小吃吃着,父母坐着看看电视,小朋友玩烟花。一般都会玩到很晚,并且家里的门外的灯打开一晚上的。除了这些还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年初和大年初一不能打骂小孩子,尽管犯了错误也不打。这实从小听父母说的,现在自己长大了印象也还是非常深刻。

在每年回家过年吃完年夜饭的时候就会陪同家人一起守年夜,放完烟花,吃着小吃聊聊家常。小孩子的压岁钱是少不了的,大人们都会给上一个红包。家里的老人也有压岁钱哦。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玩到十二点才会去睡觉。而这时而每家每户里里外外的灯都会开到天亮。

你家乡有守岁的习俗吗今年准备守岁到几点

谢谢邀请;在我们家乡传统的守岁习俗,我有听前辈讲叙过,带有很多神秘的色彩。不过现在已经渐行渐远了,现在的年三十晚上,人们追求的是喜庆、热闹,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在家吃顿年夜饭,有的干脆把年夜饭定在酒店里,吃罢年夜饭,喜欢跟家人聊天的就聊天,喜欢看电视节目的就看电视节目,喜欢在群里发信息,微信聊天的就玩起了手机,还有一部分信众会走出家门,到附近的寺庙烧香祈福。

大年三十晚上,我也会跟往常一样,跟家人聊聊天,看一会春晚的节目,也会关注一下群里的信息,通过微信向亲朋好友表示节日的祝贺和问候,自己感觉累了就去睡觉了,时间也不会太晚。

为什么要守岁

为什么过年的时候要守岁,1,过去老人在守岁也叫守夜,而现在年青人越来越少了,在过去没有电视,初夕之夜,人们搭红灯笼走访拜年,吃饺子,放烟花?

2,因为旧的一年将要过去,人们用守夜的方式守住过去,珍惜将要过去的美好时光,团圆之夜,而迎接来年的美好和光明,

3这个夜是幸福的夜,团圆的夜,所以值得庆祝放烟花,敲锣打鼓驱走一切鬼魂。希望来年交好运,发大财。

当然有些地方过年的习俗有所不同。但大体相访。



为什么大年三十需要守岁

大年三十为什么要守岁,这里至少有三种意义,分别是如下原因。

第一,传统的思想认识是在这个夜晚,全家人团聚一起,同时请回游离在外的祖宗家神们共享天伦之乐。这期间可以烧香拜祖,祝福一家人平安,可以焚纸招魂,祈求来年一切平安。另外,这天晚上还要鸣放鞭炮,驱除驻守家里的妖鬼邪怪。晚饭饺子要先让家神们尝,希望他们上天言好事,下来保平安。有饭她们先吃,有事她们先知。

第二,这夜的守候是难得的团聚,一家人可以畅所欲言,挽留一年来最后的难忘时光。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爱恨情仇,家事教训,优劣对比,从中总结经验,制定规划新一年的美好设想。一家人可以尽情地消麽时光消费食物强化生命中最珍贵的亲情。

第三,这个晚上的守夜,是传承历史文化的标志。遵寻了这一传统,表明没有违背人情世故,没有叛逆行径,也符合了大众心理。所以,三十晚上的守夜,是心灵的守候!




除夕守岁从古代什么时期传承下来的

除夕守岁最早的记载,是从西晋时期传承下来的。

一,何谓守岁

守岁,就是除夕之夜,家里灯火终夜不熄,家人通宵达旦,彻夜不眠。

点亮灯火,有每个房间都有灯火的做法,叫作一房灯火照一房亮。

除夕彻夜不眠做法的意义有多种说法:有老人惜岁之说;有老年添岁延年之说;有少年成长之说;有珍惜光阴之说;有守财之说;有照虚耗之说;有点灯驱邪之说;有躲避年兽不敢睡觉之说;许多地方还有百姓通宵不睡,迎接玉皇大帝的女儿灶王奶奶回到凡间的说法。不一而足。

但有一种说法,则是各地一致的,那就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因为除夕夜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所以,有些地方年夜饭吃得很晚,一顿饭既是头一年的最后一顿饭,又是第二年的全年第一餐饭。称之为年夜饭。这里的“年”包含了两年,头年的饭吃到第二年也没吃完,取年年有余之意。

二,最早的典籍记载是西晋周处的《风土记》

《风土记》记载:“ 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餽问,谓之餽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意思是蜀地的风俗,一年结束时,人们互相馈赠礼物,互相问候,称为餽岁;人们互相邀请筵宴,叫作辞别旧岁;到了除夕夜通宵达旦不眠不睡,叫作守岁。

之后,许多年没有守岁的文字记载。到了唐代,杜甫、孟浩然等大诗人才开始有守岁的诗句留存。无名氏《守岁》诗写得最是通俗而且传神有趣:“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苏东坡的《守岁》诗,是如何押韵的

苏轼这首诗是五言古体诗。

古体诗主要指唐代以前的诗。古体诗不拘句数,不必讲究平仄(也有讲究平仄的,但为数很少),不要求对仗。

古体诗在用韵上很自由:可以押仄韵、可以押平韵、可以换韵,可以邻韵通押。

我们来看苏轼这首诗: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六麻)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六麻)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五歌)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六麻)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六麻)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六麻)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五歌)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六麻)

苏轼这首诗很多人一看就认为是邻韵通押,但”五歌”和“六麻”并不能通押。

邻韵通押并不是相邻的韵部就可以通押,也不是同韵母就可以通押,它们是有规定的。在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中 把可以通押的平声韵分类,如下:

1.一东二冬

2.三江七阳

3.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

4.六鱼七虞

5.九佳(半)十灰(半)

6.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

7.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一先

8.二萧三肴四豪

9.五歌

10.九佳(半)六麻

11.八庚九青十蒸

12.十一尤

13.十二侵

14.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我们可以看到“五歌”与“六”麻不能通押。这是首古体诗,它的押韵只是简单的转韵。

个人拙见,欢迎探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