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国际上有哪些盟友?美国如此霸道,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盟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美国在国际上有哪些盟友

美国的朋友圈是分层次分体系分等级的:

处于第一层次的美国盟友是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四个以盎格鲁-撒克逊后裔为主的英语国家。自二战起英国就和美国形成了极为特殊的关系,在二战结束后的国际事务中英国始终秉承追随美国的外交立场,同时英国也扮演着沟通美国与欧洲国家的桥梁角色。加拿大和美国拥有全世界最长的非军事化边界线,双方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商贸往来和军事合作。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美国控制亚太地区的桥头堡。1948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五国组建了一个情报共享联盟。这一联盟自成立之日起就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直进行着或秘密或公开的监视监听等情报搜集工作:在冷战时期这一情报搜集工作主要针对的是以苏联为核心的华约阵营,不过这并不是说情报搜集的范围只限定于华约成员国,事实上这一联盟所监测的对象包括自己的盟友以及国内企业乃至公民个人。

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由此形成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组织)这一国际政治军事联盟。根据北大西洋公约的相关规定:对任何一个北约国家的入侵将被视为是对全体北约成员国的入侵,所有北约成员国都会予以支援,因此北约成员国都可以视为是盟友关系。1952年2月18日希腊、土耳其加入北约,1955年5月6日当时的联邦德国(西德)加入北约,1982年西班牙加入北约。1990年当时的民主德国(东德)退出以苏联为核心的华约组织,在与西德合并后以统一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名义作为北约成员国存在。1999年波兰、匈牙利、捷克三国被接纳成为北约新成员国。2002年11月21日北约的布拉格首脑会议达成了第二波的东扩决定:接纳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7个国家加入北约。到2004年3月上述7国完成了加入北约的所有手续程序成为正式的北约成员国。2008年4月北约在布加勒斯特峰会上同意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加入北约。2017年6月5日黑山共和国正式成为北约第29个成员国。至此美国在北约这一框架体系之下就拥有了28个盟友。

美国的盟友并不局限于英语国家和北约国家,事实上以色列和美国的关系甚至比很多北约国家与美国的关系更为密切:在美国的建国精神中“圣地“一直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其具体表现为:一是自殖民地时代清教徒就渴望建立“圣经共和国“,对圣地的依恋延伸进美国的信仰、政治和教育之中;二是在美国人看来希伯来语是圣语,是终极价值的承载者,它把锡安和美国文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三是各种背景和文化取向的美国人都忠诚于锡安,美洲被视作锡安山的化身。正是这种浓重的圣地情结使美国在19世纪犹太人回归和圣地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美国与以色列保持特殊关系的一个内在原因。美国的犹太人大多数都是社会精英阶层——他们不仅把控着美国的经济中心华尔街、影视中心好莱坞,他们同样进军政界,而具体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直接参加竞选,从而跻身美国政府或参众两院;其二犹太财团在掌控美国经济命脉的同时还向各路政客提供竞选资金,从而影响这些政客的政治倾向。善于经商的犹太人将手中大量的资本开始投入到美国政治当中,这些犹太大富豪们会根据自身利益在美国国会之间“两边同时下注”——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不得不买这些犹太商人的面子。尽管如此,犹太人也不过是在美国的政界、商界拥有相对优势,却并不占绝对优势——如果犹太人一意孤行而将美国捆绑在以色列的国家利益之上势必激起美国国内其他族裔的普遍反对。而美国也绝不会因为犹太人在美国内部的相对优势就无底线无原则地袒护以色列——毕竟国与国之间从来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说到底美国和以色列之间建国精神上的契合以及犹太人在美国的影响力都只是美国支持以色列的一部分原因,并不是最关键核心的原因,最关键核心的原因还是因为支持以色列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全方位的头号强国,但还没强大到足以单凭一国之力宰制整个地球。而那些同美国的地缘距离越疏远的地区美国越难以管控——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而中东地区恰恰是同美国的地缘距离越极其疏远的地方,所以美国需要在中东扶植自己的利益代言人,尤其是考虑到中东地区对美国维系自己在国际上的石油美元霸权的重要性,这一利益代言人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选择谁作为自己的中东利益代言人对美国而言最为有利呢?答案恰恰就是以色列。对美国而言:选择利益代言人可是一门大学问——如果利益代言人实力太弱,那就需要美国不断为其输血才能维持其生存,这样一来不仅无法维护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反而成为消耗美国财力和军力的无底洞,这样的赔本买卖是狡猾的美国人不会做的;可如果利益代言人实力过强,那么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这个利益代言人就会成为该地区新的区域霸主,进而危及美国在当地的利益。所以美国在选择自己的中东利益代言人时就会优先考虑一个实力相对适中的国家,而以色列恰恰就是这样的国家:一方面以色列能面对阿拉伯国家的包围而数十年不落下风,这就证明以色列并不是一个拖后腿的角色;另一方面尽管以色列一再战胜阿拉伯国家,可以色列实在太小了——阿拉伯国家尽管战败过无数次,可整体国力并无太大的损伤;而天然缺乏战略纵深的以色列只要战败一次可能就会面临灭顶之灾,这就意味着以色列始终需要美国这个强大的外援存在,所以不敢违背美国的中东政策。

中东地区作为美国维系石油美元霸权的重地并不是只有以色列这一个盟友,尽管中东阿拉伯国家普遍对以色列缺乏好感,但阿拉伯国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阿拉伯国家出于相互竞争以及制衡伊朗这个以什叶派波斯人为主的国家也希望引入北部势力,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使沙特、巴林、卡塔尔、阿联酋、科威特等几个海湾阿拉伯国家成为了美国盟友。这一方面固然是这几个阿拉伯国家主动向美国靠拢的结果,另一方面这几个阿拉伯国家都是滨临波斯湾的产油国,对美国的石油霸权意义重大。位于北非的埃及尽管距离波斯湾这一产油区较远,但由于控制着苏伊士运河这一国际贸易的关键节点,因此也被美国纳入到自己的盟友体系之中。与埃及情况类似的还有巴拿马:巴拿马控制着巴拿马运河这一国际贸易的关键节点,与此同时美国一直视拉美各国为自家后院,所以巴拿马也被美国纳入到自己的盟友体系之中。1989年12月15日反对美国控制巴拿马运河的诺列加成为巴拿马政府首脑,然而仅仅5天后美军就入侵了巴拿马,此后巴拿马就处于美国的间接控制之下。在被美国视为后院的拉美广泛分布着受美国间接控制的盟友,这其中墨西哥作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与美国有着广泛的双边经济联系。二战后美国占领了日本并按自己的意图对日本实行了民主化改造,在日本战后经济重建中美国提供了大力扶植,同时日本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均受到美国不同程度的控制,1951年9月8日《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签订使日本成为美国在亚洲遏制自己的战略对手的重要盟友。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对朝鲜半岛进行了分区占领,1948年8月15日在美国占领的朝鲜半岛南部成立了大韩民国政府,目前美军在全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军事设施最完善的海外军事基地就是韩国境内的平泽基地。位于南亚的巴基斯坦也是美国盟友之一:1954年5月巴基斯坦与美国签订了共同防御援助协定及双边防御协定。1971年7月9日作为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特使的基辛格就是在巴基斯坦方面的帮助下实现秘密访华的,这也被视为是中美关系历史进程上的重要标志性事件。1990年10月美国以巴基斯坦坚持核发展计划为由停止了对巴的军事和经济援助,1998年5月后美国进一步对巴基斯坦的核试验进行制裁。“9·11”事件后美国出于阿富汗战争的需要改善了与巴基斯坦的外交关系,尽管近年来随着美印关系的发展使美巴关系转冷,但两国之间的盟约一直没废除,所以就条约关系而言:目前美国和巴基斯坦仍是盟友关系。美国与菲律宾的盟友关系也有着悠久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