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是谁的名言?王夫之的政治主张是什
发布时间: 2023-07-06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是谁的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末清初顾炎武的代表作中所提到的,但也是因为后人,因为他代表作中提出来的观点而总结的一句警示名言。
一、顾炎武的出生
顾炎武,江苏昆山人后面称他为亭林先生,他是与我们黄宗羲和王夫之并称为清代初期的三大儒家。顾炎武从小是由自己的母亲抚养长大,而母亲从小就教育他儒家思想是以我们忠勇英雄为榜样,要做一个中医有细节的人,所以就是因为在环境的培养下,顾彦武从小天资聪颖,博文强记,14岁就考入了秀才,加入晚明著名的诗人团体复社会。后来因为清兵入关后,顾言我母亲绝食自自尽,在临终前并叮嘱顾炎武终身不为清朝效力。然后顾炎武离家远游,博览群书,精心研究学问,所以在康熙10年的时候,他拒绝了清廷让他修撰《明史》的邀请,从此他经历过人又没有其他的嗜好,直至老年几乎天天沉迷于阅读各类书籍,晚年还注重经学的考证,所以顾炎武对宋明理学非常不满,认为理学家著书不如抄书。

二、顾炎武是一个学者
顾炎武在治学方面主要是对反对宋明理学空谈’心、里、性、命’的毅力,把主张儒学思想当做是治国之乱治民之本的看待,不仅仅把他个人看成是安身立命的依据。因为他出生身体比较逆行,实践自己主张从小就研读经书,考察社会,研究,所以最后被清朝以考据为特色的乾嘉学派称为开山祖师。

三、顾炎武的代表作

顾炎武的代表作日知录集中体现了他经世致用的学术和政治思想,也就是在这一个代表作里边所提到的一些天文地理历史制度等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而其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是出自于这个代表作里边所提到的观点,最后再经过世人的一些总结和传承,所以所得出了这一句为后人所铭记的而且耳熟能详的句子。

王夫之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王夫之的政治思想的主旨是“循天下之公”。在这个主旨下,他猛烈抨击“孤秦”“陋宋”,深刻揭露了秦始皇及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

  1. 王夫之在历史观方面系统批判了历代史学中弥漫着的神学史观和复古谬论,把对当时湘桂少数民族生活的实地观察与历史文献研究结合起来,大胆地打破美化三代古史的迷信,驳斥了“泥古薄今”的观点,阐明了人类历史由野蛮到文明的进化过程。依据他“理依于气”、“道器相须”的一贯思想,提出了“理势相成”的历史规律论和“即民见天”的历史动力论。

  2. 王夫之反对在历史运动之外谈论“天命”、“神道”、“道统”主宰历史,主张从历史本身去探索其固有的规律,“只在势之必然处见理”。他说的“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实过程,“理”,是体现于历史现实过程中的规律性。他肯定理势相成,“理”、“势”不可分,理有顺逆之别,势有可否之分。人们的历史实践有各种复杂情况,形成历史事变的复杂性,应当“推其所以然之由,辨别不尽然之实”,从“理成势”和“势成理”等多方面去探讨,才能阐明人类史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规律。

  3. 王夫之沿用传统范畴,把“天”看作支配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但用“理势合一”来规定“天”的内涵。他进一步利用“天视听自我民视听”等古老命题,把“天”直接归结为“人之所同然者”,“民心之大同者”,赋予“天”以现实的客观内容。因而在肯定人民的“视听”、“聪明”、“好恶”、“德怨”、“莫不有理”的前提下,为强调必须“畏民”、“重民”而提出了“即民以见天”、“举天而属之民”,意识到了民心向背的巨大历史作用。

“古代历史”名言名句大全

1、历史应是人类的教师。——赫尔巴特 

2、历史就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莎士比亚 

3、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4、史乃“述往以为来者师也,经世之大略“。 ——王夫之

5、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 

6、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曾巩《南齐书序》 

7、历史睡了,时间醒着;世界睡了,你们醒着。——洛夫 

8、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李世民

9、历史好比一艘船,装载着现代人的记忆驶往未来。——史蒂芬·斯宾得

10、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恩格斯 

11、历史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的对象,它思接万载,视通万里,千姿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他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马克·布洛赫 

12、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灭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龚自珍《定庵续集》卷二《古史钩沉二》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