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无术的寇准,为何能成为“北宋第一宰相”
发布时间: 2023-07-06

寇准确实是个贤相

寇准(961——1023年),字仲平,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①少年时就才华出众,十九岁举进士。当时皇帝是宋太宗,他不大喜欢年青人,有人劝寇准多报几岁,寇准回答说:“我凭的是能力,干麻要欺骗皇上。”举进士后,他很快由任地方官升迁到朝廷中,直到当了宰相。由于他的政治见解比较切合时宜,因此很受皇帝器重。他当时就以敢于直谏著称,有一次,因为他提的意见不合皇帝的口味,皇帝拂袖而去,可是寇准并不罢休,追上去扯住皇帝的衣服,逼着皇帝重新坐下,直到同意了他的意见才罢休。事后,皇帝赞叹说:“这才是真宰相,我有寇准,就象唐太宗有魏徵一样。”

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寇准刚刚入相,辽(契丹)大举进攻宋,逼近澶州(今河南濮阳南)。一夜之间,朝廷连续接到五封边境告急文书,别人急得要命,身系国家安危的宰相寇准,却谈笑自若,好象没那么回事。第二天,有人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皇帝,皇帝质问寇准,寇准不慌不忙的回答说:“陛下你要真有决心打辽,不过五天就可以实现,就是请你亲自出征,到澶州前线去。”这可把皇帝急坏了。当时朝廷中本来就有人主张逃跑,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人,他主张逃到金陵去,枢宻副使陈尧叟是四川人,主张逃到成都去。皇帝最初是倾向于他们的意见,寇准却严厉地指出,出这个主意的人,简直该杀头。在殿前都指挥使(国防部长)高琼对寇准意见的坚决支持下,真宗终于硬着头皮决定亲自去前线,以鼓舞士气。可是车骑刚走到半路,真宗就动摇了,又想往回跑。寇准对他说:“现在敌人已逼近京城,举国上下迫切要求抗辽,你当皇帝的要往回跑,那时敌人就会乘机而入,就是想保住半壁江山,怕也不可能。”一席话再次稳住了真宗的意志。当到达澶州南城时,真宗又不敢过河去北城前沿阵地,高琼让士兵强行推真宗坐的车子过了河。佥署枢宻院事冯拯斥责高琼无礼,高琼回敬他说:“现在到处遍布敌骑,你还责备我无礼,那就请你作一首诗,来感动敌兵撤退吧!”说得冯拯哑口无言。皇帝的到来,对将士们给予很大的鼓舞,宋军士气大振,加上前不久宋军用强弩射死了辽军统帅萧挝览,辽军士气大挫,终于被迫主动向宋求和,双方订立了“澶渊之盟”。

这场战争是宋建国以来对辽战争取得的最大胜利,结果却落得个战胜者给战败者赔款输帛。当时依寇准的意见是乘胜要求辽对宋称臣,并交还被占的幽州地。可是真宗怕打仗,只求与辽妥协,不计较岁币多少。加上又有人诬蔑寇准借抗辽培植自己的威信,寇准不得已同意了真宗的意见。真宗派曹利用出使辽国订约,曹利用请示宋给辽岁币的数目范围,真宗说只要不超过百万就可以了。曹利用出来后,寇淮对他说,虽然皇帝允诺百万,如果你要是超过三十万,我就要你的脑袋。后来果然以三十万(匹、两)订了约。这段历史对宋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但这不是宰相寇准的过错,其责任完全在动摇妥协的宋真宗和主和派。寇淮的努力虽然得到朝廷多数人的拥护与人民的赞扬,但他却因此而得罪了主和派王钦若等人。两年之后,当王钦若在皇帝面前又一次提到澶渊之盟时,他挑拨地说:“陛下你听说过赌博吗?当赌徒把钱快输光时,罄其所有押上一注,这就叫孤注。澶渊之役时,寇淮实际是把陛下你作为孤注,那时你危险着哩!”这番恶毒的诽谤,居然在真宗那里起了作用,从此对寇准愈来愈疏远。不久,寇淮被罢了相。

在寇准的后半生,丁谓同他的政治生涯有着宻切的关系。寇淮任宰相时,主张“用人不以次”,即任人唯才,而不是论资排辈,因此引起一些官僚的不满。寇准对主管官吏任免的人说:“宰相的责任就是选进贤才,罢退不称职的人,要只是论资排辈,那是只要一个主管小吏就可以做到的事。”就是因为这样,寇准曾认为丁谓是个干才而提拔他。可是,这次寇准选才看得不够全面,丁谓虽然才干出众,但他却是一个阿谀逢迎之徒,寇准重用他是希望他为国宣劳,他却尽在讨好寇准上大用心机。有一次,中书省举行盛大宴会,菜汤污了寇准的胡须,丁谓一看献殷勤的机会来了,忙离坐去给寇准揩试胡须。不料寇准不吃这一套,并且严厉地批评他说:“你身为参政,是国家大臣,怎么能这样低三下四地为长官揩胡须!”丁谓不但不引为教训,反躬自责,却从此怨恨起寇准来了,并且一再企图伺机报复,后来他勾结曹利用,参与了排挤寇准的活动。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寇准由右仆射中书郎平章事,罢为太子太傅,不久,又贬到地方。在途径零陵时,行李被当地少数民族抢去,幸亏少数民族酋长听说被抢的是寇准后,忙告诉部落群众说:“为什么要夺贤相的行李?”命令立即送还。丁谓虽然挤走寇准,可是他却抹不掉寇准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京城的群众编了一首歌谣唱道:“欲得天下宁,当拔眼中钉(丁的谐音);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人们把丁谓看做是眼中钉的同时,却一再怀念这位贤宰相。后来,丁谓也被贬到地方。那时年迈的寇准已先被贬到雷州,恰巧丁谓被贬路经雷州,寇准仍然以礼待他,派人送去一只煮熟了的羊,在半路上迎他。可是当丁谓提出要会见寇准时,却被拒绝了。寇准的仆人们恨透了丁谓,扬言要杀死丁谓报仇,寇准知道后,忙将仆人们关在家中,让他们赌博游戏,不许出门,估计丁谓走远了,才允许他们外出。寇准的光明磊落与丁谓的卑鄙无耻,成了鲜明的对比。

1023年寇准逝于雷州,在他的灵柩北运时,民众沿途设祭,公安一带百姓,折断鲜竹插在地上,掛上纸钱。传说这些竹子后来长出竹笋,不久变成竹林,于是群众在这里给寇准修了个庙,起名就叫竹林寇公祠。

汪①戏曲和小说中,都把寇准说成是山西人。评书中给他叫“寇老西儿”,甚至采用山西方言,作为艺术表现手法,当然很有特色,但与历史却不相符。以今天的行政区划看,他应是陕西地区人。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