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都有谁谁最强如何排序?吴起镇的得名,与战国初期的名将吴起有关联吗为什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战国七雄都有谁谁最强如何排序

战国七雄指的是秦、齐、楚、韩、赵、魏、燕等七国。战国初期,魏国最先进行了变法,魏文候任用李悝变法,魏国逐渐强大起来,并训练起强大的军队"魏武卒",强大起来的魏国不断欺凌周边的弱小国家,比如说秦国,秦魏河西大战,魏国打败秦国,秦献公战死,迫使秦割河西之地给魏国。

战国中期左右,各国都开始了变法。楚国有吴起变法,韩国有申不害变法,秦国有商鞅变法,赵国有胡胡骑射,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变法彻底全面,效果最好,使秦国国力大增,在战国中后期,秦国国力最强,这为秦国消灭东方六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强盛,并建立了强大的秦军,后来秦国又制定了灭亡东方六国策略,即"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秦始皇前的六代国君(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为实现这一策略而进行了一系列的兼并战争,最终在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时奋六世之余烈,灭掉了东方六国,统一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吴起镇的得名,与战国初期的名将吴起有关联吗为什么

陕西吴起县吴起镇的得名与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吴起密切相关,这是毋庸置疑的!

有很多人有疑问,吴起县吴起镇在延安市的西北,和战国的魏国关系不大啊,其实这是误会了战国七雄之一魏国的军事势力。

吴起和西河郡。

战国初期,魏国首先改革,任用李悝变法,吴起为将领,将秦国虐的接连失败、失地。公元前412年,魏国公子击攻占了秦国的河西之地繁庞,今天陕西韩城附近;公元前409年,吴起被任命为主将,攻占秦国河西之地的临晋,今天陕西临猗县临晋镇,和元里,今天的陕西澄城县;408年,吴起再攻占郑县,今天陕西华县。如此以来,魏国将秦国的河西之地全部占领。

魏国全部占领秦国河西之地之后,设立西河郡,任命吴起担任郡守,抵御秦国和韩国的进攻。魏国西河郡在地理上的位置比较明显,它具体的位置是陕西和山西之间黄河以西,北洛河南段之间的地区。古代这段黄河西岸称“西河”,故得名西河郡。具体如下图:(箭头所指地区为西河郡,该地绝大部分地区都是魏国名将吴起攻打下来的)

如此以来,当时的吴起镇区域在西河郡的管辖区域,隶属于魏国。

吴起镇因何得名?

能以历史名人做地名在历史上比较少见的,必须具备如下的条件,此人管辖某一地区时间较长,而且深受百姓爱戴。

魏国西河郡基本是吴起率军打下来的,隶属于魏国国土大概78年之久,公元前408年完全攻占西河地区,到公元前330年,秦国再度占领西河地区,魏国的统治至此结束。(吴起雕像)

吴起率军攻下西河地区,然后担任了西河郡的第一任郡守,是当地军政一把手。虽然吴起的名声不大好,如老母亲去世不去奔丧、为了权力杀了自己结发妻子等,但是吴起亲兵爱民,将魏国西河郡治理的妥妥当当,秦国和韩国都不敢攻打吴起管理的西河郡。

吴起为西河郡地区带来了将近二十多年的和平发展时期,吴起后来投奔楚国。但当地的百姓感恩吴起治理西河,于是将吴起曾经屯兵拒守的地方称“吴起镇”,这也是当地百姓希望有吴起这样的人物保护当地的和平,如此人民可以安居乐业。

吴起镇得名,应该有对吴起的崇拜,同时百姓也希望这样的英雄人物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进而可以安居乐业。(未改名之前称吴旗县、吴旗镇)

吴起镇、吴旗镇、吴旗县、吴起县。

本来吴起镇这个名字沿用了很长时间,但到了1206年时,元朝军制设置了万户、千户、百户、总旗、小旗,一个百户管辖120人,百户下设置两个总旗,一个总旗50人,一个总旗又分10小旗。

蒙古人以战争建立庞大的帝国,对于一直沿用吴起这个人名为地方名看不顺眼,认为他也没什么了不起,于是将地方名吴起改名为“吴旗”,而且一直沿用到现代。(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图)

1942年7月,建立吴起县,后很快改成吴旗县,治所在吴旗镇;

2005年10月19日,将吴旗县正式改名为吴起县;

2007年6月,吴旗镇正式更名为吴起镇。

更改回元朝历史之前的名称也是尊重历史了。

你认为春秋战国是对中国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的时期吗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最重要的发展阶段,是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的历史时代……

大动荡,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瓦解,礼崩乐坏,礼乐制度由天子出变为诸侯出……

大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时期,由分裂趋向统一,诸侯争霸兼并战争日渐演变成统一战争……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各诸侯国纷纷通过改革变法,确认土地私有,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为进入帝制时代奠定了基础……

大发展,铁犁牛耕出现,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小农经济形成和发展,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构成以后我国帝制时代的经济模式和经济基础……

传统科技文化大发展时期,《诗经》《离骚》等涌现,私学兴盛,士的阶层崛起,学术下移……特别是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出现,诸子百家学术纷呈,思想活跃,争奇斗艳……

早期儒家形成,孔子开创,孟子荀子继承发扬……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兴起……墨子的墨家,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以及阴阳家、兵家、名家、农家等纷纷粉墨登场……

我国后世的思想流派,文学流派等都可以在春秋战国时期寻找到出处和源头……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因此,春秋战国社会转型时期,是对中国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的历史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比青铜工具有什么进步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生产力为标志的,而生产力又是以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为标志的。马克思史学就是按生产力,特别是生产工具的使用为标准,把人类社会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等。

春秋战国以前,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非常的简陋,人们使用的往往是石器、骨器和少量的青铜工具,人类几乎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所以,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人们只有靠集体劳动,土地也属于公有(原始社会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奴隶社会井田制属于奴隶制土地国有制)。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私田开垦越来越多,奴隶制土地国有制井田制走向瓦解。随之而来的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也走向瓦解,中国古代社会正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春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