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太和养老网
热词老年艺术  助老机构  养老系统  

中心区域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全国城市养老院目录 全国县市养老院汇总目录 太和AI作品展 太和养老艺术网AI作品展示

孔子的中庸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如何区别联系?如何看中庸之道对社会进步的利与

 

2023/7/17 23:40:58 ('互联网')

本文目录

孔子的中庸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如何区别联系

孔子的中庸思想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它是一种德行,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范畴,被视为是最高的德行。它主张君子应当遵循“中庸之道”来修身养性,并以此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最终期望天人合一、天下大同。

中’,折中,无过,也无不及,调和;‘庸’,平常。其实就是折中的和平常的东西。”从《论语》有关记载可以看出,孔子以中庸为最高德行,并且把它与仁和礼相结合。一方面把礼视为“中”,执中、用中是依存于礼的,执中即执礼,中庸意即谨守礼制,不偏不倚,不激不随,恰当适中;另一方面把中庸的观念与“仁”密切地联系起来,以“中”来平衡“仁”与“礼”的关系,提出克己复礼为仁,天下归仁。“天下归仁”就暗含了由中庸达到天下大治的太和理想。

中庸是一种折中调和的思想,就是不偏不倚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也因此被理解为中道。而对于德行而言,也被视为中行,意思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 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

调和与均衡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称之为“中庸”。这一理论在古代思想史上是值得肯定的。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

中道学说,是被亚里士多德作为一种实践的智慧而提出的。在他看来,道德行为是有意识地实现道德目的的活动。道德目标,是行为的目的,但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就是一个实践的智慧问题了。

他认为,实践智慧的明显特征是思虑和选择。思虑,就是要权衡利弊,去寻找达到既定目的的最佳手段,选择是思虑的结果,就是通过思虑选择出最佳手段。思虑和选择的对象是可欲的,过程却是理性的。亚里士多德将这种理性的选择过程概括为“中道”。

中道”是相对于人的行为和情感而言的“适中”,最好的生活是适度的生活。就是说,根据中庸之道生活。中庸的生活需要运用理性来驾驭人的欲望。过度与不及是可恶的特征,适度是德性的特征。”比如,谈到感情,亚里士多德说:“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动机下,在适当的方式下所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情感,这种情感即是美德。”还有,勇敢是懦怯与鲁莽之间的中道,磊落是放浪与猥琐之间的中道,不亢不卑是虚荣与卑贱之间的中道,机智是滑稽与粗鄙的中道等等。

中庸与中道的异同

中庸之道虽同被亚里士多德与孔子所称赞,但在比较中可以发现,两人的思想既有相同之点,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方面主要有三点:

(1)都视中庸之道为最高的德行与至善。

(2)都意识到了中庸之道是道德主体的道德评价与道德行为的统一体,分别认为中道是种相对中道与权变时中。

(3)都意识到了中庸之道所内涵的辩证法思想,寻求一种“德性之中”与“和而不同”。

不同的方面也有三点:

(1)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相对来说,在内涵上包含有更多的求知成分,可说是种理性中道;孔子的中庸思想则相对具有较浓的人性意味,可说是种性情中庸。

(2)经验德性论与先验人性论的区别。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德性并非是先天本有的,而是在后天的行为习惯中形成获得的,所以,要想实现好的德性,实现中道,就得注重习惯的作用,在日常行为中积累达到;孔子则认为作为一种至德中庸实际上是“仁”在日常生活中的流行与实现,是先天地内在于人自身的,是人生来就本有的,所以,只要通过个人自身的不断修养就能逐渐体认自身本有的德性,从而实现中庸之道。

(3)德性自愿与道德自觉的区别。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是种自愿的德性,只有行为主体的自愿行为才可能称得上是种德性,强调意志自由在实现中道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如何看中庸之道对社会进步的利与弊

谢邀!

孔子的中庸(用中)之道,对社会进步的作用之大是显而易见的。

我曾经设想,在一座没有两侧护栏的大桥上,人们会选择偏左、倚右行走,还是选择中行(八九不离十)?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说,孔子讲“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是多么情真意切的教诲与告诫呀!

北宋·范祖禹在其《中庸论》中讲得非常明白:“圣人不以己能而责天下之人,故择其近于中庸者而行之,曰忠恕。忠恕者,所以为中庸也。何谓忠?曰:推己之心之谓忠。何谓恕?曰:如己之心之谓恕。”

可以肯定地说,倘若社会上都能以己之心度人,且人人行忠恕、大中至正之道,又何来“社会之弊”?

何谓“中庸”,你觉得中庸的意义是什么

《中庸》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就是讲不偏不倚,无过和不及之嫌。庸,平常也。平常二字不仅儒家重视,道家和佛家也很重视。他们讲,平常心即是道。中庸之道就是儒家叫人走的中正平常之道。上古先王先圣也是讲的这个道,尧教授给舜的是“允执厥中“’心法。舜传授给大禹的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接受和继续传承的还是这个中庸之道,这个几千年来一脉相承的中庸之道,可以说是传统儒家文化的心法精髓。即便是现在的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不也反对极左、极右吗?

我本人对中庸的理解是这样子:中庸是要活学活用,不是死板教条的。比如开车走路,或快或漫,或左或右,是要根据路上的情况和所要去的方向所决定的。必须要遵守交通规则而灵活撑握方向盘才行。因为道路再好也不是笔直的一条直线,就算是的话,为了安全谁也不会走正中间。佛家有句禅语:“中间不立,何来两边”?















中庸之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有什么现实意义

中庸之道的思想核心在形而上的“中”(上中下:“至高无上,至深无下”)与形而下的用“中”(左中右:“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我们在上中下、左中右人生关系坐标上的现实选择中,偏上偏下地追求精神境界高深是一种进步,而无论偏左偏右地追逐什么都是一种程度不同的倒退。行进在“可趋而不可即”的大中至正之道赂上,“中”的终极指向是显而易见的。难道不是吗?

《中庸》“修道之谓教”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这里的道是天性的延伸,永葆赤子之心,就越接近于天性,然而在现实中,特别是当今的现实中,人一出生,就开始接触形形色色的事物,好好一个人被玷染的污七八槽。教化的目的是让我们重拾天性,古人难走这条路,今人走更难。所以我们的教化首先要明确我们到底要什么?这值得每一个人好好深思。

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

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

中庸是儒家道德的最高境界,其现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版权声明:

---------------------------------------------------------------


所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814804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养老资讯
助老机构介绍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推荐养老院

您希望养老院位于
  • 不限
  • 东城
  • 西城
  • 崇文
  • 宣武
  • 朝阳
  • 丰台
  • 石景山
  • 海淀
  • 门头沟
  • 房山
  • 通州
  • 顺义
  • 昌平
  • 大兴
  • 怀柔
  • 平谷
  • 延庆
  • 密云
您希望的价格范围
  • 不限
  • 500以下
  • 500-1000
  • 1000-2000
  • 2000-3000
  • 3000-5000
  • 5000以上
老人的情况是
  • 不限
  • 自理
  • 半自理
  • 全护理
  • 特护

姓名

年龄

电话

全国城市养老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22 京ICP备18035644号-3 北京太和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