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华回忆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创
发布时间: 2023-07-11

冀中根据地的创建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中国由过去十年的国内阶级战争,转变为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从打倒国民党蒋介石,转变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政策,转变为减租减息和有钱出钱、有人出人的合理负担政策;在政权方面由工农政权转变为实行“三三制”,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团结开明士绅,争取中小地主,孤立大地主中投降日寇的汉奸。这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阶级基础就广泛得多了。

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后,决定调我到冀中去,担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和冀中军区的政治委员。同时决定一二O师主力东进冀中,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给聂荣臻同志发出了《关于巩固冀中部队,坚持长期游击战争的指示》,指出:(1)估计今后华北形势的进展,冀中区域的中心任务是巩固现有武装部队,依靠群众力量,坚持长期游击战争;(2)为完成以上任务做如下决定:第一,派程子华同志带一部干部去冀中,子华任吕(正操)纵队政治委员,加强该部之正规化是目前中心任务;第二,决定贺、关率一二O师主力去冀中,争取扩大一二O师;第三,一二O师到冀中,可以推动和影响当地部队正规化的过程,冀中党应以极大力量帮助扩大一二0师,具体计划由关向应到五台与聂(荣臻)、彭(真)依据实际情况商酌办理....…。

我到晋察冀时,聂荣臻同志谈的中心任务,也就是电报中所指出的是加强冀中部队的正规化。这样,我同卓雄、旷伏兆、李天焕、张仁槐、帅荣等一百多名干部,于一九三九年一月初到达冀中。

冀中地处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之间的千里平原;周围有平汉、平津、津浦、德石四条铁路,交通发达,并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以后,就曾在冀中周围的城市和广大农村中做过很多工作,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影响。如一九三二年七月爆发的二师学潮,九月发生的高蠡暴动等,都在冀中平原上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火种。

一九三七年七月初,中共中央和北方局就决定:以保属特委为基础,成立中共平汉线省委,领导平汉线北部铁路两侧党的工作,准备发动抗日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北方局即指示已被我党基本掌握的东北军六九一团,在国民党军队溃退时,留在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同时,党中央派遣正在延安抗大学习的长征干部孟庆山,回到家乡冀中,开展敌后抗日工作。

展开全文

冀中的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纷纷起来组织抗日团体,并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日战争。可是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战,政使其许多军队在政人进攻时,一触即溃。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等主要城市,在三个多月的时间内皆沦于敌手。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奸淫、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所不抢。冀中平原一时呈现出棍乱局面。

吕正操任团长的六九一团,经过党员和党的外围组织“东北武装同志抗日救亡先锋队”的思想工作,七月中旬从石家庄出发时,在火车上就提出了“向敌后退却,北上抗日”的口号。九月中旬,在永定河曹家务抗击敌人,坚守阵地,四名共产党员干部英勇牺牲。南撤路过任丘时,即留下了同志去找地方党。十月十日夜,在蒸城梅花镇与敌发生激烈战斗。党员和积极分子深知守住阵地,才能早日回师北上,故能在敌军强攻下,英勇顽强,激战竟日,毙伤敌七八百名,六九一团阵亡连长一,班长一,战士二十余人。

这次战斗,鼓舞了全团的杀敌勇气,提高了战斗情绪,为留在敌后抗战创造了条件。之后,部队开到晋县小樵镇,召开党的会议,讨论了部队改编和北上的行动计划。部队改编为人民自卫军,吕正操任司令员,部队编成三个总队。从此,公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上了抗日游击战争的道路。人民自卫军北上到达安国时,和保属特委负责人侯玉田等正式接上了党的关系。这之后,人民自卫军继续北上,武装解决了与当地反动汉奸勾结,图谋不轨的尹松山伪冀东保安队。通过打开高阳,官兵士气和军威大振,人民群众抗日情绪更加高涨,许多爱国青年踊跃参军,人民自卫军迅速发展到五千多人,成立了三个步兵团、一个特种兵团、一个特务营。

孟庆山从延安来冀中后,被委任为保属特委军事委员,依靠地方党组织,抽调大批基层党员干部,分别在高阳、任丘、蠡县一带,我党群众基础比较好的村庄,开办短期训练班,讲解游击战术,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游击队。同时,定县、无极等县的党组织也积极行动起来,整理和恢复过去遭到破坏的党组织发展党员,组织救国会和人民抗日武装。六九一团打开高阳后,冀中地区其他县也在党组织领导下,组织起人民自卫队或县大队等抗日武装,县政权也相继建立,到处都呈现出一片蓬蓬勃勃的抗日新气象。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中旬,人民自卫军主力去晋察冀军区整训,保属省委动员一切力量发展抗日武装,成立河北游击军,孟庆山为司令员,游击军有几十路,另有十多个县的自卫团。不久由回族爱国人士马本斋在献县成立了回民支队。一九三八年一月,人民自卫军主力重返冀中。

当人民自卫军主力去路西整训时,在一九三七年的十二月十三日,日军坂垣第五师团围攻冀中。当时人民自卫军留守部队少,刚组建的游击军还没有受过训练,经四天战斗,我退出高阳。人民自卫军主力东归后,于一九三八年二月间我二团在高阳城东二十里的南北于八村,将敌一个中队,从中队长以下几乎全部歼灭,且俘敌十多名。这年春天,冀中军民对进犯之敌,进行大小战斗一百多次,经受了锻炼,初步显示了冀中军民团结扰战的威力。

这时,地方工作方西是:积极扩大党的组织,同时迅速地建设政权和成立各种群众团体。为了统一和加强群众工作的领导,一九三八年五月成立了冀中农民抗日救国会和冀中妇女抗日救国会。一九三八年四月十日成立冀中政治主任公署。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委任李耕涛同志为公署主任。为统一军政领导和反顽斗争,边区行政委员会又委任吕正操同志为公署主任,李耕涛同志改任副主任。冀中抗日根据地在党中央北方局和晋察冀军区的领导下,不到一年时间,无论党政的建设,军队的扩大,群众组织的建立,卜都得到迅猛的发展。但今后如柯更有力的打击日军,迎接更加艰苦的斗争,坚持巩固抗日根据地,还必须在思想上组织上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为达此目的,决定召开一次党代表会议。

一九三八年四月二十一日至五月二日,在安平县召开了冀中区第一次党的代表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地方区委及部队团委以上代表共五百人。党中央和北方局派黄敬同志主持了达次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十二月政治局会议和晋察冀第一次党代表会议的精神。黄敬同志作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的报告。吕正操作了关于建军和冀中形势的报告。根据指示,冀中省委改组为冀中区党委。大会选举黄敬、鲁贲、吕正操、孟庆山、孙志远、张君、周小舟(捅未到职)等同志为区党委委员,黄敬任书记,鲁贲任副书记,张君为组织部长,周小舟为宣传部长;区党委下设四个特委(不久改为地委),特委下设县委区委和村支部四级党组织。

根据党代会议决定,一九三八年五月二日,冀中人民自卫军和河北游击军开始整编,成立八路军第三纵队和冀中军区,军区的领导由纵队兼任。吕正操同志任司令员,:孟庆山同志任副司令员,孙志远同志任政治部主任。下设四个军分区,统一和加强了部队的指挥和领导。

为加强政权的领导,在冀中行署领导下成立了四个专员公署。为加强统一战线的领导,一九三八年五月初在安平县成立了冀中人民武装自卫委员会。同年七月改自委会为冀中区各界抗战救国联合会。经过第一次党代会议,不仅成功的解决了组织领导问题,更从思想认识上工作方法上解决了很大问题。我党在建设政后抗日根据地中已处于领导地位,与地下党时期完全不同了,工作方法上必须彻底转变,要公开的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和武装群众,特别要加强抗扫民族统一战线的认识。在根据地里动员基本群众是完全对的,但在工作之外还要团结一切愿意和我们一道杭日的各界人民,包括各阶级阶层和各党各派,开明地主官农和工商业者。

党代会议还明确指出: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战略地位重要,是敌我必争之地,斗争将会异常残酷,不能存有丝毫太平观念而失去警惕。为适应斗争的需要了必须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加强宣传工作,大量发层吸收基本群众加入中国共产党。党代会议后,为打破太平观念,使广大军民同仇敌忾,利用报纸刊物宣传队等方式,对日寇侵略冀中的残酷暴行,进行了揭露,如荣城县梅花镇的大屠杀。

一九三七年十月六九一团于梅花镇重创敌军后,日军为了报复,我军转移之翌日晨,残敌得到增援闯进梅花镇,逢人使杀、最后把全村男女老小六百余人驱至镇西南隅水深约一米的一个叫“辘辘把”的坑里,然后以机枪密集扫射,群众全部摧难。只有一个青年因伤爬在死人堆里而幸免。我听说那位唯一幸存十指残缺遍体伤痕的青年仍然健在,现已是花甲老人了。日军在搜查店铺时把外地六百多个商人连同妓院的三十七名妓女,也一律刀砍枪杀了,前后共杀害群众一千六百余人,造成冀中地区第一个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正定大惨案。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四日,敌占保定后,十月八日侵占石家庄北面的正定县城后分兵三路,于城里和近郊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屠杀。几天之内杀死男女老幼达一千五百零六人,重伤一百零三人,烧毁民房抢劫牲畜财物无数。

赵县暴行。一九三七年十月七日,正逢赵县城关大集,一日军飞机五架低空向赶集群众扫射轰炸,当场炸死炸伤二百余人。十二日拂晓,敌侵人县城,日军于城内和近郊又杀戮群众七百余人,日军把人当活靶练刺杀,还以刺刀逼群众跳进水坑淹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