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事业单位,哪些属于事业单位?事业编制48岁,专技岗中8职称,有机会转公务员副科,怎么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什么是事业单位,哪些属于事业单位

一、事业单位的概念

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及实施细则,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社会福利、救助减灾、统计调查、技术推广与实验、公用设施管理、物资仓储、监测、勘探与勘察、测绘、检验检测与鉴定、法律服务、资源管理事务、质量技术监督事务、经济监督事务、知识产权事务、公证与认证、信息与咨询、人才交流、就业服务、机关后勤服务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依据《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事业单位的性质是公办国有的,以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主要分布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领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事业单位:

  1. 公共教育: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
  2. 公共卫生:医院、妇幼保健院、卫生院、血站、防疫站(疾控中心)
  3. 科研院所:如中国科学院、各级农业科学院等等
  4. 市场监管:质量技术监督
  5. 农机农技:农机站、农经站、农技站、兽医站、林业站、水利站
  6. 水利防汛:水库管理局/所
  7. 宣传文化:广播电台、电视台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群众艺术馆
  8. 行政辅助:研究中心、培训中心、信息中心等

二、事业单位的分类

根据资金来源不同,事业单位分为全额拨款、差额补贴和经费自理3大类。

根据社会功能不同,事业单位分为公益类、行政类、经营类3类,其中公益类细分为公益一类、公益二类。行政类事业单位逐步回归机关,经营类事业单位逐步转企改制。

根据人员管理方式不同,事业单位分为参公、非参公2类,参公的在职干部按照公务员管理,非参公的在职干部按照岗位职称管理。

事业编制48岁,专技岗中8职称,有机会转公务员副科,怎么选

你这种情况不建议转,事实上也转不了。

事业编转公务员目前只有两个途径,一是参加公考上岸,二是调任。在不参加公考的前提下,事业编要转公务员只能通过调任的方式实现。按照《公务员法》和《公务员调任规定》,事业编调任行政机关转公务员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年龄:科级调任必须在45周岁以下,处级调任要求50周岁以下。

2、职务和职称:管理岗位人员必须具备副科(管理八级职员)以上职务,并且在岗两年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副高以上职称。

也就是说,事业编制人员要调任行政机关,科级人员必须在45岁以下并且拿到副科以上领导职务,专技人员必须拿到高级职称。题主年龄48岁,且只有中级职称,无论从哪个条件来看都不具备调任的条件,怎么可能有机会转公务员副科?

如果不考虑上述条件,假设48岁的中八能转,综合各方面考虑也不建议转。

首先,转身份后年龄已经没有优势,48岁还要从副科奋斗,干到退休最多混个职级正科,还不如老老实实在事业单位还有望拿到高级职称,享受处级的工资待遇。

其次,转岗后工资未必有现在中八高。中级职称的工资档,十级大致和公务员副科相当,九级高于副科与正科持平,八级高于正科略低于副处。也就是说,中八的工资待遇实际上是不逊色于公务员副科甚至正科的。既然待遇没涨,都是吃公家饭的,委实没有必要再费周折转公务员。

第三,公务员权力是大,不过随着工作标准和要求的提高,工作节奏和压力都比较大,是很多事业单位不能比的。已经48岁了,还有没有必要去承受那些压力?

3000块的事业编有人挤破头进去,请问进去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中已经说了,事业编虽然到手3000多元,但年收入有10万元甚至更多,那么进去的目的是什么,难道还不明显吗?

一、奔着收入去的。

有事业编制的工作,年收入有10多万元,体制外没有编制的工作,每月有5000元的干巴巴的收入就不错了,每年就是6万元,差距显而易见。

二、奔着轻闲去的。

在有编制的单位,工作是相对轻松一些的,这些单位发工资用的钱不是单位的,是财政的钱,干多干少都会领到工资、奖金,单位里没有人会想着扣你的工资,有时你没有某项技能或者能力弱一些,工作可能会更轻松一些。体制外单位发给员工的工资奖金,用的是企业的利润,老板是要想办法加工作量,想从你身上榨取更多钱的,工作自然会累一些。

三、奔着保障去的。

在有编制的单位,社会保险交得多,退休后的养老金高,还有职业年金可领,退休后的保障比体制外强一倍都不止。在工作期间,每天的上班时间就是7小时,还是双休日,体制外能保证每天上班8小时就是不错的了,遇上每周单休、每天工作9小时也是可能的,有的还会是“996”的工作时间。此外,在编制单位还有工休假,探亲假等待遇,在体制外,这种待遇是很难得到保障的。

四、奔着稳定去的。

进入编制内的单位,就端上了“铁饭碗”,就不会失业了,只要不犯错误,就可以一直干到退休。就算没有获得提拔晋升,就算能力水平不行,每两年普调工资也有份,每年薪级工资涨一级也有份,年纪越大,做事越少,工资越高。体制外,失业的危机时刻伴随着,年纪越大,危机越大,而且年纪大了,体力不行了,工资还有可能降低,其收入与岗位都是不太稳定的。

五、奔着其他利益去的。

进入体制的事业编,还有其他的一些好处。有些好处是暂时看不到的,但可以从一些现象中看出来的。体制内的人都是买房买车的,其子女都能上好的优质的学校,即使上不了公立的也会去上私立的。体制内的人能经常去旅游,平常下班后常去休闲、娱乐、健身;体制外的人下班后在忙着家务,忙着打第二份工,忙着学习充电,忙着提高技能。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全国事业单位改革何时全部完成对事业编制有何影响

我在省属科研院工作,我们单位已改完,但省里不同意验收,同时科研人员也有对改革不满上告的。本次改革中央规定:不允许职工下岗,人员分管理、技专、工勤三类,这问题就来了,象我院是副厅局级单位,下辖正处级的五个研究所、四个分院,近千人,院机关就一百六、七十人,这些人大都是管理处室的,都有高级职称,却从未搞过科研,走管理系列,工资要降几千块,同时上级又要求机关人员必须减半,减那去?比如党委办、组织部、宣传部、共青团、纪委、监查处、人事处、财务处、审计处、基地处……都是大学毕业,都是副高职以上职称,减到各研究所?可研究所是有编制限制的,各所已满编,同时职称也满(现在科研单位实行评聘分开制,评只要条件够,就可评上,但不兑现代遇,聘是有指标的,评上易,聘上难于上青天),咋办?改革光强调公益不行,人咋办,都是四十几岁,处长当不上,来个副高职职称吧,至少工资不亏,现在要他们走管理系列,那就是个处员,工资由近万元降为三千多元,矛盾出来了。走技专吧,他们大学毕业进单位就没干过,同时,我单位是搞自然科学研究的,而机关的人都是学文科的,咋弄?进退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