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个人考试成绩分析(学生考试成绩差,分析会上,校长只许教师找自身原因,不许找学生原因大家怎么看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学生考试成绩差,分析会上,校长只许教师找自身原因,不许找学生原因大家怎么看

找原因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提升质量。如果找出学生的问题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那是可以找的。如果找出的问题是学生先天的问题,并不能带给教师改进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其价值就不大了。当然,平日发发牢骚吐吐槽是可以的。在正式研讨活动中说这些感觉意义就不大了。容易让领导觉得教师在找借口。

如何通过学生成绩有效分析教学效果

看到你提出的问题,对于作为教师一枚的我触动很大,人们常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我从事教学工作二十几年,考试既是每位教师衡量学生学习情况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学校通过学生的成绩来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方法,所以它具有双向衡量的功能。

很多教师在考试结束后,对考试结果处理过于简单化,只注重对学生成绩的排名和统计各分数段学生的人数,这样一切抛开试题看分数都是在耍流氓,考试考的不只是学生的掌握水平,还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我们必须要充分地发挥考试成绩的作用,挖掘考试成绩背后隐含的信息。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深刻、系统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而拿出新的具体措施、制订出下一步工作方案的过程,不断调整教学改革方向的过程。

那么,如何通过学生成绩有效分析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经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学生自我分析:

1.答题情况分析。

每位学生应该对试卷答题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错误和失分的原因,原因包括知识没有融会贯通、公式概念记错、审题不细、考虑不周、粗心计算、书写不规范、没有思路等。

2.考试成绩原因分析。

知识掌握不够牢固,考试时间不足、考试紧张、考试策略的失误、答题时间分配不合理等。

二、教师自我分析。

1.看平均分:

如果考生平均分低于年段其他班级,则反映了全体学生掌握知识不牢固,要反思自己课堂教学水平问题或者自己教学管理问题。

2.看高分人数:

一般来说,平行的班级,那些智力较好的学生发展基础是相等的,如果本班最高分与其它班有超过5分的差距,在排除学生失误的前提下就要反思自己教学中是否题目讲的不够深,没有充分开发优秀学生的潜力。

3.看低分人数:

如果自己班级学生低分人数较多,要分析造成原因是自己教学进度过快,学生没有很好消化,或者是自己不关注学困生导致学生从思想上放弃学习。

4.看分数段人数:

可以看出本班各个层面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可以对比其它班级分数段分布情况,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分别查找问题。

5.看学生成绩:

(1)纵向比较:分析学生自己成绩的走向,相对于上一次成绩,在班级里的名次是否有进步?

(2)横向比较:把学生成绩与全年段、全地区、全市进行比较。

应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考试成绩吗

自古以来,考试之后,先进行排名,再张榜公布成绩,大家也都能够接受。无论是古人看放榜还是今人领成绩单,似乎早已约定俗成。成绩再差的学校也不至于会对家长和学生隐瞒考试分数。那么为什么有的家长和学生不知道期末考试分数呢?

其实源于教育部的通知,从严控制考试次数,考试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不少地方的教育局发通知,要求学校不准以任何形式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告诉学生本人,或者学生家长,你同意这种做法吗?一些小学,已经用等级来代替分数了,这是因为执行教育部门的规定。当然,一般情况下,家长都也能知道孩子的分数。当然,也有的学校可能执行的比较彻底。教育局的此类做法其实也可以理解。教育部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孩子未来的发展。童年时期的孩子是敏感脆弱的但同时也是活泼好动的时候,他们不应该被所谓的学习分数而压抑了天性。整天受制于分数的折磨只会让孩子对未来的学习抱有恐怖畏惧厌恶的心理。小学阶段的孩子主要是娱乐性学习,让学生了解学习,喜欢学习,为未来打下基础。这一时期家长不应该对他们有着过多的要求,更不应该经常用分数去强迫他们。教育部宣布这项政策就是为了防止有些家长在孩子过小时就给他们超出年龄阶段的压力。

可绝大多数家长就有意见了,我怎就连孩子的考分也无权知道?尽弄些ABCD或优秀、良好、及格来打发我。其实学校也左右为难呀,现今社会,哪怕大多数的家长强烈要求公布孩子考分,而只有少部分的家长不想公布成绩,且万一心中有怒火、出事了,一个电话、短信或帖子告上去,准赢,而吃亏的肯定是老师。这样一来,就不再用具体的分数把孩子衡量的,那么标准。而且整天把分数公布出来,也容易影响孩子的自信,长此以往,孩子很容易受到打击,所以对于这些孩子自信心,我们家长还是需要去慎重的去考虑的。

对于要不要公布成绩有不同意见, 反对的。不公布考试成绩不是什么好事,竞争本来就无处不在,还是要提早让孩子有紧迫感。理由是什么?会不会有点自欺欺人的感觉?现在的孩子本来就缺乏竞争意识,难道是觉得家长心脏太好,等到中考分数出来了刺激一把?不公布排名可以,不公布成绩不好吧。 赞同的意见,这样保护了小朋友的自尊心。 小朋友再也不用体验老师从高到低报分的痛苦了 挺好的,以后考一分都没人知道了,小孩连成绩带给自己的羞耻心都不知道了。为了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淡化考试,这是进步。学的是知识,不是分数。

有人说,排名公布成绩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我认为不尽然,假如一个孩子从小对自己的成绩不好都不能正视,心里脆弱的不得了,将来如何能撑起自己的人生,对此我也比较赞成。在加上现实评价一个学校好坏还是看升学率,家长也用这条去评价学校的好坏,老师们也很无奈。老师的评价也看成绩,所以我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我国目前的考试制度下,公布学习成绩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些都是对大家阶段性学习的一次检验,大家也一定要在每次考试中查漏补缺,反省自己。我们不能让孩子生活在温室里,只有风雨的磨砺,才能让他们在高考,在未来上不惧所有,乘风破浪!

学生自己批考卷得出的成绩有意义吗

非常高兴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不能简单来说有还是没意义。这要分情况来说。

一、首先要看学生的学段。如果是小学低年级当然不合适。四、五、六年级可以逐步培养。初中可以逐步客观题过渡到主观题。高中更没问题了。老师让学生自己批改试卷,表明老师对学生信任;再者,也说明学生成长了。老师也只是偶尔为之,其实学生的水平老师清楚着呢。如果有出入,也正好是对学生诚信自律教育的时机,老师也还可以检测一下学生对答案的理解和评判标准。

二、老师之前的教育铺垫也是一个重要前提。同样的学生,不同的老师,也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诚信教育渗透平时教学,让学校明白人品比分数更重要。平时的考试,只是检测这一阶段自己的掌握情况,正好可以查漏补缺,在大考中才能游刃有余,胸有成竹。另外,考试也不光是考学生,也是老师发现自己教学问题的方式。我经常对学生们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努力超越小我,才能成就大我。我还经常进行无人监方式老师,这更是培养和学生自律和诚信的方式。师生之间有了互信,学生明白了道理,学生们的表现会非常好的!

三、考试的形式多样,阅卷的形式也是多样的。考试有选拔性质的,也有检测性质的,形成性的;有阶段性的,有终结性的,阶段性的有堂堂练,周测,月测,期中测,期末测等。所以,对于平时的小测,让学生批改是完全可以的,当然也是有意义的。

四、每个阶段的学生也是有层次的。我认为学生自己批考试卷有意义,或者说对大部分同学有意义。不能因为个别学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