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经典历史故事(25个经典的历史典故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25个经典的历史典故

      25个经典的历史典故
      在中国文明五千年和汉语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成语故事璀璨夺目,蔚为壮观,它是文明的积淀,汉语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文化的瑰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5个经典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接竿而起(陈胜)
      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释义: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2、三顾茅庐(刘备)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释义: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3、暴殄天物(商王)
      出自《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A民。”
      释义: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4、一饭千金(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一鼓作气(曹刿)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8、负荆请罪(廉颇)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9、卧薪尝胆(勾践)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0、纸上谈兵(赵括)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11、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12、孺子可教(张良)
      出自《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释义:指年轻人可培养。
13、四面楚歌(项羽)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14、老当益壮(马援)
      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释义: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15、投笔从戎(班超)
      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释义: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16、一字之师(郑谷)
      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17、暗渡陈仓(韩信)
      出自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释义: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18、嗟来之食(黔敖)
      出自《礼记?檀弓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释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19、怒发冲冠(蔺相如)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释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20、手不释卷(吕蒙)
      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释义: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21、韦编三绝(孔子)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释义: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22、墨守成规(墨子)
      出自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
      释义: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23、病入膏肓(蔡桓公)
      出自《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释义: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24、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刘安)
      出自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释义: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25、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释义: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拓展阅读:西方国家10个经典的历史典故
      1、潘多拉的盒子
      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第一个尘世女子。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间后,主神宙斯为惩罚人类,命令神用黏土塑成一个年轻美貌、虚伪狡诈的姑娘,取名“潘多拉”,意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