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曲岁月寻访海曲中路日照城区供销大楼周边往
发布时间: 2023-07-11

县政府南侧家属院的原生态风貌,已伴随城市变迁,消失在现实中,留在一代人的记忆里。生活在继续,新春已至,寻访再出发。

展开全文

海曲中路与华阳路交汇处东北方句,目前已是拆迁待建的建筑工地。

这片区域最南侧是海曲中路,西侧是华阳路,东侧是东关南路。海曲中路北侧沿街曾经的日照城区供销大楼,四层混合结构,多层次组合型,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它最初属于曾位于东关北路91号日照城关供销社管辖。

1983年7月建成,1983年10月开始营业,与市百货大楼建成营业时间相近。

也许,它后来改了名字,邑君没有查到具体的门牌号。

作为重要历史地标建筑,城区供销大楼前东西向的海曲中路,在明朝和清朝称永安街;在民国时期称东门里街和东门外街。

供销大楼东侧南北向的东关南路,在清代称小关街,在民国时期称大同街。

供销大楼西侧南北向的华阳路,明朝时称为馆驿街和宅东巷。

这片区域北侧华阳路与东关南路交汇处是曾经的日照剧院,也称日照戏院,后改名东关影院。

当年位于县城东关大街、华阳路东,建于1958 年7 月。石木结构,大跨度单层建筑,设有舞台及 847 个座位,建筑面积 1200 平方米。

20 世纪 90 年代后停用,早已拆迁。很遗憾,邑君也未查到其门牌编号。

东关影剧院北门西北方向,位于东关北路西侧的日照市日理发店,属于联营经济,负责人曾是焦丙安,这就是日照本地人常光顾的“日照高门台理发店”老店。旁边还有“吴家牙科”。都未找到门牌号和照片。

与城区供销大楼南北相邻的,是位于海曲中路南侧的日照市日照镇政府招待所。

整个院子有东西三排平房,中间大门朝北,悬挂招待所牌子。当年,市、区直单位分家,东港区经委初期在此办公。邑君也未查到门牌编号。这些区域早已拆迁,建成多层安置楼。

寻访至此,已经位于明清时期老县城城郊边缘。

明清时代,在此处曾有一座钟楼。据清朝《日照县志》记载,太平楼,城之旧西门也,即今正阳路与海曲路十字路口。

明中叶扩城基,西门犹存。康熙年间,知县佟国瓒建楼其上,悬钟焉。高踞胜地,文士歌咏。后以雨圮,移钟东门。

日照丁氏老四支长房三支五世、《日照县志》总纂修丁峕在《佟邑侯重建东城钟楼记》中,对时任知县佟国瓒建筑钟楼前因后果作了详尽记述,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献,后来人读之,仍有借鉴警示意义。

“日照有钟,悬太平门楼,由来久矣。顺治年间移置东城楼,击之,遂若音哑者;返其故处,民听复聪。”

“戊申地震,两楼并圮,寄钟城隍庙,历有年所,迄无能修复者。

襄平佟公来莅兹邑,三年报放,百废具举。

偶以钟事询及邑人,邑人陈其颠末,公慨然曰:“安有是哉?夫钟,国之重器也。国之重器,必置重地,而后承载为可久。

吾知照之重地所在矣。日出于东,东,动也;地属少阳,阳气动物,于时为春,于德为仁。

故山有五岳,而必以东岳为尊;水有四海,而必以东海为大。

自乾坤定位以来,莫之易也。

照大河北来,绕城之左;聚奎一峰,突兀巽位,是一邑胜在东也。

四关全设,而东关户口独多;日中之市,农商走集,非三关可比,是一邑民生物产在东也。

黉序本居城中,自改筑于东,人知向学,科目渐盛,是一邑士习文风在东也。

衙署行台,比肩布列,偏处震方,是一邑种花鸣琴,采风问俗,起化之地,靡不在东也。

然则东方一面,顾非照之重地乎哉?钟不悬此,乌乎悬于焉?”

卜日鸠工,就东楼旧址重构之。

楼成钟悬,击之唣唣,无远弗居。

公悦,邑人皆悦。意吾照礼乐将兴,故广瘖哑于昔者,更噌吰于今欤?可见天下事存乎其人,不存乎其地也。”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