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立煌和陈诚相比,哪个最能打仗?如何评价文章对话bilibili陈睿:在中国太少企业把用户当一个平等的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卫立煌和陈诚相比,哪个最能打仗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这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的事。咱毫不夸张的说,论打仗您就算是把十个陈诚绑一块,他都比上一个卫立煌。

当然这要是搞人事,弄关系的话,您就是把一百个卫立煌绑一块也比不过一个陈诚,不然咋就有以陈诚为代表的土木系呢?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你这说的未免太过夸张?”

夸张?咱说的一点都不夸张,小编给您举个例子,您就知道了。

解放者三大战役,头一个辽沈战役,整儿战役之前发生的事,他就很具代表性。

一开始的时候,陈诚是作为国民党东北行辕主任蹲在东北指挥作战。结果到了1947年十月份的时候,咱解放军在东北发动了秋季攻势,您都想不到,一个照面下去,国民党七万人被包了汤圆,下锅煮吧,煮吧啥也没了。

到了十二月份的时候,解放军又来了一个冬季攻势,没给国民党一点喘息的机会跟着就上来了,照着国民党劈头盖脸砸下去,哎,新编第五军被解放军给整没了。

新编第五军啊,那是国民党中央军五大主力之一啊,说没就没了,蒋介石听了这心脏都得抖一抖的。

这么一通下来,国民党他就没赢过几场,陈诚在东北的位置就坐不住了,当然蒋介石这不是不信任他了,而是陈诚天天要面对铺天盖地的舆论,什么杀陈诚以谢国人的话,满天都是。

而陈诚自己呢?瞅着解放军凛冽的攻势,知道就凭自己的身子骨,真真就抗不住了,随后这就开始装生病,借着病遁这就要辞职。

蒋介石啥人呢?知道他这的这员爱将,所以当时就坐着飞机赶到来沈阳要去瞅瞅,这家伙陈诚装不下去了,那叫个尴尬。

但蒋介石要是死命按着陈诚接着往下干,那也不是个事,不行就是不行,你还来个骆驼不喝水强按头啊?喝下去啥都得丢了。

可东北这嘎达,这么重要的一个地方,蒋介石他就不可能撒手不是,所以只能另找其他人来救火。

这找人肯定不能找比陈诚还差的不是,最后卫立煌就上去了,代替陈诚坐镇东北。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你这说的最后卫立煌是上去了,还不是打败了?”

这说的?老话说得好,时也运也命也,国民党的失败是一个整体的失败,大环境就那样,老百姓就不愿意相信国民党,你换谁都不好使。

咱的问题问的是卫立煌和陈诚的比较不是,咱不要扯别的话题。

卫立煌代替陈诚,这么明摆着陈诚在军事上就不如卫立煌,蒋介石都承认的事。

接着咱来看看卫立煌的资历。

您要说卫立煌的资历和声望,这要是一般情况下,他都能做的上一个封疆大吏的位置。

咱别的不说,您比方说杜聿明,郑洞国,范汉杰,廖耀湘等等,很多的国民党将领都在卫立煌手底下干过活。

这还有远征军反攻缅甸的胜利,他就是在卫立煌的指挥下取得的,盟军那帮子人都说卫立煌不错。

所以论战功上,陈诚和卫立煌这就没法子比较。

咱再举个例子,从侧面说明一下卫立煌比陈诚的军事才能高的事。

您要记住了,在抗日战争前期,卫立煌和八路军走的很近的。国民党不乐意给八路军补给,尤其是子弹枪支打仗用的武器卡得特别的紧。

但在卫立煌手底下就不一样了,在卫立煌看来都是抗日的武装,八路军还得很好,打的相当不错。

于是在1938年三月份拨给八路军十五万发子弹和五千个手榴弹。后来在韩信岭作战,卫立煌败退,幸亏途中被八路军相救,卫立煌又送了十万发子弹。

到了1938年四月份,卫立煌去了延安之后,回来就以自己的第二战区副司令的名义,给八路军下拨了一百万发子弹,手榴弹二十五万发。

幸亏这命令下的早,八路军过去拉东西拉的早,要是晚上一步,国民党就能把这批弹药给你停发了。

您就说吧,就按照这个数量的给八路军补充弹药,照着蒋介石的脾气,卫立煌但凡本事差一点,他还能在蒋介石的眼跟前晃悠吗?

早就不知道利用个啥借口给撸了,束之高阁的收藏起来了。

所以卫立煌在军事上,那是一个绝对有本事的人,这多少让蒋介石在收起来之前,要三思再三思。

而且您要记住了,一般有本事的人,多多少少他发脾气的时候,作为领导他还就得兜着。

所以在辽沈战役那会,您在历史上就看到这么一幕,陈诚被打怕了,借着病遁要离开东北,蒋介石有意将卫立煌给抬出来顶风口。

结果卫立煌那是毫不客气的推辞,爱谁去谁去,他就是不去。

这脾气,蒋介石都拗不过,派了张群和顾祝同一块登门当说客都不成,后来陈诚的老婆又登门。

您还别说,就那段时间卫立煌的家门口都快让人给踏平了。

你看换一个人矫情矫情,蒋介石不怒向胆中生,找你个不是,那是一准的。

结果蒋介石还的吃下去。

卫立煌最后还是拗不过,最终去了东北的任上了,但这得让蒋介石答应几个条件才成。

您比方说,东北的军政大权卫立煌全要了,还要恢复被陈诚整没了的四个军,同意向东北补充兵员,补充装备等等。

于是在1948年一月十七号,国民党这才安顿卫立煌成为了东北剿总总司令,兼着东北行辕主任。

说真格的,卫立煌去了东北,陈诚给他留下来的就是个烂摊子,他除了几个孤立的城市之外,其他地全被咱解放军给解放了,连四平都没了。

沈阳和长春这块全靠着蒋介石的飞机空投物资,这才续着命呢?没那几架小飞机,整个东北早就解放了。

这也就算是了,毕竟这是外部原因,大环境就如此,回头再看看陈诚给卫立煌留下来的内部原因。

您要知道陈诚他自己就有一套班底,所以他作为东北行辕主任的时候,整个东北部队那不用问,用的都是陈诚他自己的人。

卫立煌是啥?他相当于是一个空降的官员,指挥战斗要是下边不听话,还指挥个啥?

卫立煌去了之后,一顿整顿那是网络人心,补充兵员,还捎带脚的进行整训,把自己的旧部给招揽到自己的麾下,比如陈铁,彭杰,一个安排成剿总副总司令,一个安排为剿总副参谋长,第一兵团副司令。

还将原来陈诚和杜聿明留下来的那套班底也是另眼相看,给予各种便利不说,也不再像陈诚那样排除异己,目中无人。

您比方说,卫立煌经常性的邀请一些个在东北还有着一定威望的人弄宴席啥的,顺道听去他们的建议等等。

这还不算啥,他还争取美国顾问团的支持。

您自己看看吧,陈诚留下这么个烂摊子,卫立煌想办法给补窟窿,而且他这架势,就是打算死守东北几个要点,其他地方压根不理的策略。

就是拼后勤,拼内勤和解放军搁这里耗着。

就这局面,咱单纯的搁到军事上讲,您不能说卫立煌不对,毕竟陈诚的前车之鉴已经证明,国民党是不可能在运动中和解放军一较高下。

既然运动不起来,那就只能死守了。

当然事情总是不能随着人的心意去进行的,蒋介石看着卫立煌这操作,他心里急啊,整个东北丢了一大半,再丢一块地方,就心痛老半天。

再有就是蒋介石打仗,他也是为了打给美国人看的,你要是不出点成绩,光丢地盘了,他也不好看啊,回头再找美国人要援助,这就没法开口了,就算是开了口,也会被拒绝。

这要是没有了美国人的援助,蒋介石也撑不下去不是?

所以解放战争中,蒋介石是从政治角度考虑战争的,而卫立煌是从军事角度考虑战争的,两人就不在一条线上。

于是在历史上,咱就看到了这么一个现象,卫立煌死守沈阳,就算是沈阳外围,甚至是进入沈阳的各种交通线都被解放军给掐吧了,卫立煌依然无动于衷。

而蒋介石呢?他想着让卫立煌赶紧的把手里的主力部队从沈阳里头往出掉,想把沈锦线给打通了。

您都不知道,这中间特别的有意思,蒋介石派了国民党国防厅第三厅的正副厅长罗泽闿、李树正和卫立煌商量。而卫立煌呢?反过来派郑洞国回南京和蒋介石陈述自己的观点。

整个就整劈叉了。

咋说呢?一个优秀的将领,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他会坚持自己的方案,这一般是有能力的一个表现。

当初淮海战役的时候,一开始中共中央就没有想把淮海战役打的那么大,毕竟六十万对八十万,咋想也没太大的信心。

那是在粟裕一而再再而三的坚持自己的意见,给中央发电报陈述自己观点的结果。

当然粟裕在陈述自己观点的同时,依然按照党中央部署的作战计划在行动。

最终导致整个战役,由粟裕开始设想的小淮海变成了大淮海战役。

中共中央只要你是对的,经过分析还是对的,那就会听你的。

蒋介石可不一样啊,他就是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最终亲自飞到沈阳,而且是一连三次,基本上就把卫立煌给架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