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反将一军,美国记者后悔提
发布时间: 2023-07-11

上次我们回忆了江泽民接受美国知名记者华莱士的采访,我们今天继续和大家分享那次精彩对话。

华莱士对江主席的采访还在继续。华莱士提到了一年前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空袭的事件,问江泽民是否相信中国大使馆是被误炸的时候,江泽民是这样回答的,他说:“以美国的顶尖科技,所有关于‘误炸’的说法都难以让人信服。况且,中国驻贝尔格莱德使馆的标识清晰得不可能被弄混。所以‘误炸’为什么会发生到现在都是一个问题。克林顿总统曾多次在电话中向我就爆炸事件道歉。我告诉他:既然你代表美国,我代表中国,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是无法取得百分之百共识的。”

接着双方又谈到当时轰动一时的“李文和间谍案”。李文和是生于台湾的一位华裔科学家,一位流体动力学专家,在美国一个国家实验室里工作,1999年他被指控替中国窃取了美国核武库的机密,被逮捕入狱达9个月,至2000年9月14日,这个所谓的“李文和间谍案”终因控方的证据不足而草草收场。但李文和不得不与美国联邦政府达成诉讼协议,对美国政府的一项指控的认罪,而美国政府则收回其它58项指控并将其释放。这使我们想起了4年前美国对华为高管孟晚舟的指控,最后也是要求她承认承认部分指控,换取回国,孟晚舟在祖国的强大支持下拒绝,最后美国不得不放弃对她的指控,孟晚舟得以回到祖国。

不过李文和间谍案的收场是9月14日,而华莱士采访江泽民是8月15日,所以当时案件还没有结案,但当时各种信息已经透露出来,美方的指控不能成立。

尽管这样,华莱士还是问江主席:李文和是间谍吗?提完这个问题,华莱士有点得意,他还补充了一句:“看起来在这次采访中你第一次采取守势了。我感觉这对你是一个难题。”江主席笑着用英语说:“不,对我来说并不难。这是你的感觉。”

然后他反过来问华莱士:“你怎么看呢?”华莱士说:“考虑这个问题的不该是我。”江开始继续微笑地追问:“你认为他是不是中国间谍呢?”华莱士说:“你问我的看法吗?”江泽民笑得更加开心了:“是啊。”华莱士一时没有吭声。

展开全文

其实,外界早已开始对这个案件提出了质疑,这才有一个月后的所谓法庭和解。江泽民此时又说了一句:“你可以好好考虑一下。”华莱士说:“我正在仔细考虑,你打断我了。”江泽民此时又将他一军,用英语回敬了华莱士一句“这是我第一次发现你遇到了难题。”因为前边华莱士说过,我发现你第一次采取了守势。

华莱士后来回忆这段经历说过这样的话:如果这次对话中,有什么时候应当改变话题,那就是这个时候。

双方后来又谈到美国政治,江主席说“我在美国共和与民主两党的领导人中都有许多朋友”,华莱士此时提出了一个相当刻薄的问题:“所以双方的竞选你都给钱?”江主席此时变得严肃起来:“你是在开玩笑吗?我们从未做过这样的事。我读过两党的竞选纲领,不管谁当总统都会(对中国)友好,因为这符合整个世界的战略利益。”当时确实是这样,中国弱,美国强,中国经济规模只有美国十分之一,美国两党主张对华友好的人不少,这与今天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然而,华莱士还是很有攻击性,他说“这像一个真正的政客在说话,没有任何诚意”,江主席回应道:“我认为"政客"不是一个很好的词”。他接着用英语说,有人告诉我,不要去理会美国大选中候选人对中国讲的那些不友好的言词,因为一旦当选,他们就会变得友好起来,我希望这是真的。”

这场谈话就这样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持续了近四个小时。后来华莱士回忆说,在我和江泽民对话的时候,我对他有好感,中间录像师傅换录像带的时候,华莱士说,此时我对江泽民轻轻地说了一句:I like you. 江泽民说,我也喜欢你。这也是中国人经常降低不打不成交,也就是我讲的,通过交锋才能更好的交流,美国文化就是承认实力,你展示你的实力,不管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美国人是认实力的,美国国家如此,美国国民性也是如此。

后来我看了一些回忆文章,这次采访前的沟通过程中,华莱士表达了对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有浓厚兴趣。所以中方就组织人力把江主席对“三个代表”的论述翻译成英文。但在最后的采访中,“三个代表”只被华莱士轻轻带过,没有成为主题。

中方当时的“智囊团”还建议江泽民可以直接用英语回答一部分问题,而且准备了一些他从小就喜欢的诗词。考虑到古典诗词现场翻译的难度,他们特别邀请我们外交部翻译室的几位高翻来商定如何翻译一些可能会涉及的诗词,江泽民后来都用上了,但在《60分钟》最后播出的片子中没有得到展示。换言之,我们希望传达的东西,不一定是对方有兴趣的,这也是国际传播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那次采访是傍晚将近6点的时候结束的。晚上8点半,中方三位工作人员就开始分头把华莱士采访的录音整理成中文,到凌晨2时,三个部分分头整理完成,交给任一农局长统稿。凌晨5时,赵启正主任被叫醒,录音整理稿送到他手上,他简单过目后,早晨7点不到,文稿交到了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曾庆红手中。当天,江泽民要乘火车从北戴河返回北京,在回北京的火车上,江主席本人对记录整理稿做了审核。江看完,整个文稿就交给了外交部翻译室。翻译室很快把它译回英文。

按照当时中美双方的约定,对外使用的图像一律用美方摄影师的,而文字则以中方整理的文稿为准。此时华莱士已经回到美国。在节目编辑得差不多的时候,CBS News召开新闻发布会,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西方几大通讯社都对外发布了华莱士采访江泽民的消息。各大报纸、电台也跟进。后来节目播出后效果很好。按照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提供的数据,有4000万人收看了华莱士对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专访。几天后,江泽民抵达纽约参加联合国千年峰会,在各国元首共进午餐前,克林顿略带玩笑地向江泽民致意:“华莱士对我们都很刻薄,但你却让他像孩子一样满足地呜呜叫。”克林顿指的就是这次华莱士对江泽民进行的专访。“你现在风靡美国电视节目了。”克林顿说,可见江泽民接受这次采访产生了相当好的沟通效果。好,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这些,我们下次再聊。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