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割肝救夫:老公,你身体流淌着我的血,中国第一例肝移植手
发布时间: 2023-07-11

肝脏是我们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在27年之前,中国还没有出现个自愿献出肝脏拯救肝癌患者的人,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当之无愧地创造了这方面的”中国之最”,她把自己鲜活的肝脏献给了亲爱的丈夫……

她能救活自己的丈夫吗?她献出肝脏后自己将会怎样?

1995年1月5日,对于江苏江都县农村妇女席爱梅来说,是个极不平凡的日子。这天,她将把自己鲜活的肝脏献出来让医生移植到自己丈夫的身体上,让丈夫那被病魔折磨得奄奄一息的生命重新焕发活力。

清晨7时,江苏省人民医院外科手术室已开始忙碌起来,主刀的王医师早早来到这里,该院院长、副院长也都穿上了手术衣亲临现场,大外科主任、普外科主任、麻醉科主任、消化科主任等都各就各位,一切都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气氛。

从医学的角度看,他们将翻开中国肝胆医学史上新的一页:席爱梅,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家女子将成为我国自愿献肝的第一人。

席爱梅的丈夫张寿银的腹腔打开了,只见凶恶的肿瘤几乎占满了整个肝脏,肝脏已恶性变形……它终于被取了下来,竟然重达4000克,是正常人肝的4倍,王教授捏了一把汗。

与此同时,那一边的手术台上,静静地躺着席爱梅,她的腹腔也被打开了,呈现出一块充满活力的鲜活嫩红的肝脏,教授小心翼翼地取下一部分,他拿在手上沉沉的,他知道它的份量,这哪里是席爱梅的肝脏,这分明是一个伟大善良的妻子献给自己丈夫的一片赤诚的爱啊!

几分钟后,席爱梅的肝脏已安静地躺在丈夫张寿银的腹腔里,她们之间的肝静脉相吻合,她与他的门静脉相吻合,她与他的肝动脉相吻合,她与他的肝管相吻合……,一个生命和另一个生命在这里相吻合。

终于,苍白的肝脏红润起来,它将在那里充满生机地生长,将在这里贮存血液的鲜红,将在这里为丈夫提供生命的源泉……

这时,细心的护士发现,一度曾一动不动的张寿银,眼皮一动一动地跳起来,他终于活过来了。

当席爱梅得知这一消息时,她苍白疲乏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

展开全文

当时的很多人都不愿相信:席爱梅和张寿银在他们婚姻的开初并不是一对恩爱夫妻,席爱梅是换亲换到张寿银家里的,婚后有一段时间矛盾不断,感情不和。但是日后的共同生活中,这对苦难夫妻却愈来愈恩爱起来。

然而就在他们真正尝到夫妻恩爱的甜蜜的时候,1994年11月,张寿银被发现患有肝癌!席爱梅的心头涌起一股酸楚:好不容易我们小俩口好了,老天爷却这样捉弄我们!一行热泪从席爱梅眼眶滚出,滴在丈夫冰凉的手上。

席爱梅虽然知道肝癌的后果,但仍执拗地把丈夫送到省城南京。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时,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教授对张寿银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发现癌肝已占据了90%的肝组织,并伴有严重的肝硬化。王学浩教授告诉她:对于这一类患者,要想挽救生命,最积极的办法就是做肝脏移植,否则只能等待奇迹出现。

王学浩教授提出的治疗方案是:切除张寿银的全部患病肝脏,由健康人提供部分正常肝脏并移植到他的身上。肝脏的再生能力极强,健康的肝脏在患者体内将正常生长,承担起生理功能,而健康的提供肝源者术后保留部分肝脏足以承担起全部的功能。

一听能挽救丈夫的生命,席爱梅眼中闪动着希望之光,她忙说道:”那就让我献肝吧!”她甚至都没来得及考虑一下,而这位姓王的教授已是激动不已,虽然献肝并不危及生命,但这毕竟是一个人体内举足轻重的器官哪!何况,这在偌大的中国尚属首例,实施过程谁也难保不测。王教授未敢轻允,交待了一下便匆匆离去。

而席爱梅这一刻已铁了心,只要是能换回丈夫的生命,她什么都可以做。丈夫在病榻上艰难地摇着头,吃力地反复说着一句话:“不行、不行、不行……”在他的体力稍好一些的时候,他拉着席爱梅不肯松手,让妻子答应她放弃,他说:“我是没希望了,不能拖累你,不能拖累孩子,你还有孩子要照顾,你要是垮了,那怎么办哪!”

王教授也处于矛盾徘徊之中。从医学的角度看,这种手术如果成功,将会给千万个肝癌患者提供一条希望之路,这种成功是世界意义的划时代的。

在此之前,他并不是没有向患者亲属提出过这方面的建议,可他得到的总是拒绝,那些很悲痛的患者家属也很想挽救自己亲人的生命,可是一旦危及到自己的身体,便找了各种堂皇的理由逃遁了。听到席爱梅那不经思索的应答,他怎能不激动呢?怎能不感慨呢?

他再一次征求席爱梅的意见,他再一次得到一个坚决的回答。这样的征询与回答已有多次了。

教授真诚而坚决地说:“好,我答应你,而且我保证你的手术安全。”后面的一句话极不平凡!几乎没有一个肝胆外科医生敢对接受手术者如此说,他第一次这样说“我保证你的手术安全”,仅仅是表达一种责任么?不!它表达的是一个医务工作者对席爱梅伟大品德的感动!

文中的王医生

席爱梅要献肝救夫的义举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们。

病友们送来了鸡汤、鱼汤、营养品、水果……

见她衣衫单薄,他们从家中带了呢大衣,棉袄……

张寿银做临时工的江都华阳公司全体职工,捐款1000余元,公司又拿出500元补助他们……

移植肝脏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手术,牵涉到医院十几个部门,耗资巨大,医院却决定免去此项手术的一切费用。不仅如此,还将在手术前免费为席爱梅输送营养液。术后免费供应营养餐……

正如张寿银的二叔对侄媳妇所说的那样:“你这样善良的人,不仅我作为亲戚会帮助你,千千万万不相识的人知道也会帮助你的。”

手术的前一天晚上,席爱梅来到丈夫的病房。夫妻俩执手相对,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经过长久的沉默后,还是张寿银忍不住开了口:“我不晓得是哪辈子积了德,让我遇到你,我要是活过来,就让我好好服侍你一辈子,还你这份情……,我要是从手术台上下不来,你再找一个好人成个家,带好儿子……”席爱梅忍住眼泪,扭过头说:“不要说这些了,明天就要手术,你今晚一定要安安心心睡一觉。”

劝慰了丈夫,席爱梅自己却彻夜难眠,尽管对明天的手术自己心中并无惧怕,但许许多多难以预测的未来,使她辗转难眠。

是的,她是几乎没有犹豫地答应献出部分肝脏,可是,这毕竟不是献几升血那般容易恢复。她问自己,是不是太草率太匆忙太欠考虑?当时,母亲听到女儿要献肝救夫的消息,急匆匆从乡下赶来,对女儿说:“孩子,你要考虑好啊,你要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怎么办啊?”教授也很明白地告诉她:“移植肝脏并不能保证丈夫能活过来,因为国内尚无先例。”

是啊,丈夫说得有道理:“如果你自己的身体垮了,你今后生活怎么办?儿子怎么办?你们孤儿寡母将怎样生活!”可是,如果自己不献出肝脏,那么丈夫就将永远地离开人间,我作为妻子能见死不救么?

啊,我的天,赶快亮起来吧!快些天亮吧!

1月5日的阳光终于悄悄地爬上窗棂。

1995年1月5日手术前的席爱梅

女护士匆匆走进她的病房做术前准备,推着手术车来接她了。张寿银的叔叔也赶过来,心绪万千地望着她,问她还有什么要交待的。她想了想说:“万一我在手术台上下不来,你们千万不能责怪医生,不能向医院提任何要求,人家都是为了我们好。只是5岁的儿子要拜托,拜托您老人家了。”她的泪水又一次滚落了出来。

手术床推进了手术室,席爱梅看着满屋子围着她忙碌的医护人员,有熟悉的和陌生的,她心中涌起阵感动,一个陌生的女护士对她会心地一笑,她感到一股爱意的暖流。

她问:“那边怎么样了?”她指的是丈夫,女护士严肃地告诉她:“不要想这些。”她不吱声了,一会儿,麻醉药渐渐弥漫全身,她什么也不知道了。

当她醒来的时候,她发现自己躺在病房里,医护人员满脸喜悦地告诉她,手术很成功,你的肝脏已移植到你的丈夫的身上。

又过了几天,医生拿着张寿银的X透片给她看,说道:“你看,这就是你的肝脏呢,它现在长得很好。”席爱梅听了很欣慰。

第8天,席爱梅的刀口已完全愈合。拆线后,她从8层楼一步一步走到底层的特别监护病房去看丈夫。这是夫妻俩历经生死考验之后第一次会面,护士再三嘱咐他们不要激动,以免对身体不利,可是两人一见面便止不住泪水。张寿银说:“让你遭罪了,让你遭罪了!你这么善良,我病好后做牛做马也要好好待你。”席爱梅忙说:“别说这些,只要你的病能好,我就算尽心了。医生给我看了你的片子,我的肝脏在你身上长得很好,你会好的,你会好的,你一定会好的。”她万万没有想到这一看竟成了永别!

第二天,席爱梅感到病房里气氛不对,医护人员不像以往那样,总是笑眯眯地主动向她讲张寿银的情况,而是有意回避她,随后的几天里仍是这样。

而且,席爱梅见护士几次到病房叫陪她的叔叔,叔叔一会儿跑出去,一会儿跑回来看看她,一会儿脸涨得通红……

她心中明白,最不愿发生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的泪水悄悄地无声无息地流出。

席爱梅和儿子相依为命

她很悲痛,却也坦然,她无愧于丈夫。她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

席爱梅献肝救夫的事迹传开后,一时成为人们的话题,人们敬佩她的这种无私的品德,善良的心灵。

在媒体的一次采访中,一位护士睁着美丽的大眼睛问记者:“要是你,你能做到吗?”记者竟然无言以对。是的,我们能做到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就在席爱梅安葬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