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迟恭简介?正史中,尉迟恭和秦琼谁打架厉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蔚迟恭简介

有把关羽张飞当门神的

旧时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用以驱邪避鬼。我国各地民众敬奉的门神有:神荼、郁垒、桃人、苇索、钟馗、韦陀菩萨、伽蓝菩萨、温峤、岳飞、秦琼、尉迟恭、天官、仙童、刘海蟾、送子娘娘、马超、马岱、韩世忠、梁红玉、薛仁贵、盖苏文、孟良、焦赞、赵云、包公、海瑞、文天祥、解珍、解宝、吕方、郭盛、姚期、马武、关羽、关平、周仓、四大天王、哼哈二将、张黄苏李四将军、燃灯道人、方弼、青龙、白虎、孙膑、庞涓、魏征、徐茂功、扶苏、蒙恬、婓元庆、李元霸、岳云、狄雷、玄坛真君、无路财神、和合二仙、赐福天官、胡大海、常遇春。

正史中,尉迟恭和秦琼谁打架厉害

首先亮出我的答案,我觉得秦琼更胜一筹,也就是说,秦琼更厉害一些。有人可能提出异议,唐太宗的凌烟阁24功臣像,尉迟恭排名在第七位,而秦琼排名倒数第一,这作何解释呢?

其实这是秦琼没有参加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政变的缘故,那时候秦琼年纪也大了,不愿意加入李家兄弟抢班夺权的战斗,况且当时秦琼认为李渊是皇帝,忠于的是李渊,李家私事不是外人能说清楚的。所以没有参加那次政变,而尉迟恭是主要骨干,李世民能杀死太子李建成,控制当时的皇帝李渊,成功夺权,尉迟恭功不可没,这是尉迟恭名次排在前面的主要原因。但是不代表尉迟恭的功夫就比秦琼厉害。

秦琼比尉迟恭出道早许多,早年秦琼是山东响当当的人物,人称“赛孟尝“,手中一对瓦面金锏,坐下一匹黄骠马,“马踏黄河两岸,锏打山东九州三十六府一百单八县,雄镇山东半边天,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尉迟恭恐怕那时候还在山西打铁糊口呢。

论年龄来说,秦琼(571——638);尉迟恭(585——658)。秦琼比尉迟恭大14岁。若说二人谁对唐朝功劳大,秦琼比尉迟恭做的成绩要大,论个人谁对李世民功劳大,尉迟恭曾经救过李世民的命,尉迟恭比秦琼功劳要大。

秦琼和尉迟恭一样都是后来才投唐的,不过秦琼要比尉迟恭投唐早,尉迟恭能够投唐,秦琼功不可没,这就是题主所言,“二人曾干过一仗,“那么,这一仗二人谁厉害呢?且听慢慢道来。

话说李世民还是秦王时,随父亲李渊攻取太原,秦琼此时是李世民手下的先锋官,而尉迟恭是反王宋金刚手下的先锋官。双方在山西介休摆开了战场。秦琼和尉迟恭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彼此厮杀的昏天黑地,始终不分胜负。

据《说唐》记载,秦琼是天上左天蓬元帅下凡,尉迟恭是黑煞星下凡,当时玉帝让二人辅佐李世民,黑煞星干不过天蓬元帅,黑煞星不愿意来到凡间,玉帝说:这样吧,我让秦琼带三分病容,你两人干仗时,我让他吐血,如此你们可以打个平手,黑煞星这才转世尉迟恭。

果然这次交手,本来以平时的能力,秦琼能够战胜尉迟恭,但是一打仗秦琼就吐血,所以谁也打不过谁,出现了僵局。就这样打了三天三夜不分胜负。宋金刚急了,他认为尉迟恭阵前不卖力,有私通唐营之嫌疑。李世民则起了爱惜人才的心思,让秦琼想法收降尉迟恭。

第四天再次对阵时,秦琼和尉迟恭交手时,秦琼故意卖了个破绽,拨马就跑,尉迟恭以为秦琼落败,撒马就追,两人一口气跑出了100里地,在一个大山涧勒住了马。此时秦琼看四处无人,对尉迟恭说,咱俩打了三天三夜不分胜负,我看还是别打了,再打三天三夜也分不出高低,不如这样吧,秦琼一指旁边的两块大青石,说道,这两块大青石一模一样,咱俩比试一下,看谁能用兵器把大青石打成两半,用的次数少为胜,如果我胜了,秦琼一指尉迟恭,你就投降我,如果你胜了,秦琼我二话不说,跟你走,你看如何?

尉迟恭因为迟迟不能战胜秦琼,已经受到了宋金刚的斥责,也在琢磨如何很快战胜秦琼。听秦琼这么一说,心中就想,我的竹节钢鞭乃是神鞭,开石算什么,想当年在家乡我一鞭打开过碌碡,一块大青石不再话下,便说:“好,我同意“。

二人抛铜钱猜反正面决定先后,结果秦琼先来。但看秦琼吻了下金装锏,默默祈祷,金装锏随我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功劳,就看这次了,秦琼两膀一叫力,下蹲扎好马步,单田用力,只见双锏高高举起,只听大喝一声“开“,大青石轰然开裂,你想秦琼单锏36斤,双锏足足72斤,轮开了一两惯千斤,大青石也禁不住千斤之力的打击。

“真乃千斤之力啊!“尉迟恭看到不由得暗暗叫好。秦琼说,我两锏开石,然后看你的了。虽然是双锏一起砸下去的,但也要算两下。尉迟恭信心满满的掂了掂钢鞭,这支单鞭重42斤。其实他原来是雌雄两支钢鞭,只不过他当年投军的时候,把另一只雌钢鞭鞭留给了自己的妻子。作为以后儿子的武器,也是夫妻见面的信物。

尉迟恭不再多想,迅速下蹲,把战袍往腰间一掖,小肚子一叫丹田力,大眼珠子一瞪,高高扬起钢鞭,“开“的一声,可是大青石没开,只是火花四溅,大青石留下了九个白点,尉迟恭心想,大不了平局,尉迟恭其实有点慌,他怕一旦失败,在三军面前丢脸,总不能不讲信誉失言吧,有道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尉迟恭不敢怠慢,再次高高举起钢鞭,第二鞭落了下来,这次大青石很给面子,开了一条缝,没完全断成两半,尉迟恭大怒,第三鞭接着下来了,乖乖,这次把大青石打的粉碎。这就是隋唐著名的“三鞭换两锏“的故事。

尉迟恭沮丧的看着碎石,秦琼不愧是江湖人士,够义气,通人情,秦琼为尉迟恭拍手喝彩,并拱手说道:“尉迟将军,今天你我击石比高低,三鞭换两锏,还是平手啊。”尉迟恭见秦琼如此仁义,于是决定投唐。

最后尉迟恭和秦叔宝成为莫逆之交,“三鞭换二锏”也成了流传甚广的佳话。 面子归面子,人情归人情,春秋君认为秦琼比尉迟恭更厉害一些,不知你是否赞同?

撰文/秉烛读春秋

尉迟恭有哪些经历

说实话,小时候在听袁阔成的评书《隋唐演义》时,我最喜欢的好汉是英俊潇洒的罗成。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十八条好汉中除秦琼、单雄信、尉迟恭以外,其他人都是假的,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这些人,这让我大失所望。但是,对于秦琼和尉迟恭我的印象还是满深的。因为我是在老家长大的,每到过年,家家贴门神,老人们就会告诉我这两个门神是李世民手下的两员大将秦琼和尉迟恭,只见画中的二将眉毛浓黑,双眼带有浓浓的杀气,手持鞭锏,双腿分开,相貌凶悍。当时我一点都不喜欢这两个人,倒是贴在厅堂上的《麻姑献寿》的美女图让我百看不厌。

言归正转。如果让我评价尉迟恭,我认为尉迟恭跟对了人,站对了队,听对了话。一说跟对了人。尉迟恭(字敬德)是个鲜卑族人,青年时以勇武闻名,他最开始参加了刘武周起义军,并把李世民的老爹李渊的军队打得很惨,并俘虏了永安王李孝基及独孤怀恩、唐俭、于均、齐世良等 5名唐将。后来,李世民为他老子复了仇,把尉迟恭打败了,经劝降,尉迟恭就投降了,归附了唐朝,从此他抱上了李世民的大腿,作为隋末唐初的一代军事猛将,他紧随李世民打天下、争疆土,还帮助其夺取皇位,并三次救下李世民的性命,可谓是战功赫赫,骁勇无比。

二说站对了队。尉迟恭武艺高强,善于避矛,又能夺敌矛返刺。齐王李元吉知道后,去掉矛头与之较量。李元吉多次突刺都不能击中尉迟恭,反而被对手把手中的兵器夺走 3次,内心感到莫大耻辱,但他也发现尉迟恭确实是员战将,为了和他兄长李建成共同对付李世民,他们用重金收买尉迟恭,遭到尉迟恭的断然拒绝。一计不成,再来一计,他们决定铲除李世民这个羽翼,派人多次行刺。尉迟恭知道后,索性大开门户,安然而卧,刺客数次入室,始终不敢下手。继而李元吉又在其父李渊面前诬陷尉迟恭,被下狱问罪。经李世民多方面周旋,才免于被害,这样忠心耿耿的尉迟恭坚定地站在李世民的队列里。

三说听对了话。大多数武将出身的开国功臣,都有恃宠而骄,脑子发热犯糊涂,目中无人的毛病,以致于后来招来杀身之祸。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后,尉迟恭被封为吴国公,是实封的千三百户,享受高俸禄、高礼遇。尉迟恭脾气暴,性格直,却又不懂文墨,不讲道理,一味用蛮力的毛病尤为突出。有一次,李世民与各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一起为自己庆祝生日,并在自己的出生地庆善宫举办生日派对。大家的座位,是按照官职大小依次进行排列的。但是,尉迟恭在入座之后,发现一个比自己官职低,任职时间短的人,坐在了自己的前头,尉迟恭怒火中升,他指着那个人,大声吼斥道:“你何德何能啊,竟然敢坐在我的上面?” 此时,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