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酱油不过年,打了酱油过好年,全国33城联动,镇江恒顺酱油1月14日“开打
发布时间: 2023-07-11

现场

扬子晚报网1月6日讯(记者 万凌云 通讯员 王娜)“不打酱油不过年,打了酱油过好年”,“打酱油”已经成为镇江的一种新年俗。而这句由扬子晚报记者早年为镇江恒顺“打酱油”原创的广告语,目前已经成为恒顺“打酱油”最响亮的“标语”,为恒顺酱油添彩加分。1月6日,在中国醋文化博物馆内,不少镇江市民,又组团“抢鲜”打酱油,浓浓年味扑面而来。

展开全文

现场,记者看到恒顺搭建起了很是喜庆的中国红“年货大集”街,大街两侧一副“不为繁华易匠心,惟愿众生得恒顺”的对联很有意境,十分吸睛。“尽管第46届恒顺酱醋文化节暨年货大集下周才开始,但醋文化博物馆作为网红提货点,从元旦就开始了‘预热’打酱油。你看,队伍又排起来了,镇江人又要过大年了!”有着二十多年打酱油经验的恒顺老员工徐汉良,高兴地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遇到了恒顺醋业副总经理杨永忠。他告诉记者,一年一度镇江人翘首以待的酱醋文化节,将于本月14日盛大启幕。这个传承了46年的酱醋节,今年又有了创新。“打酱油”活动首次走向全国21省份33城市,让全国人民共享这道‘镇江年味’!而作为主会场的醋都镇江,更是迎来一场恒顺味道的嘉年华。”

杨永忠

杨永忠介绍,恒顺将邀请全国几十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带来年货新品,让消费者在感受过年的仪式感中,开开心心把中华美食带回家。届时,在西津渡主会场不仅开设网上年货节,更有醋都味道、江苏味道、中国味道、世界味道等多个品类年货供消费者选购。此外,2023年恒顺6大系列46个新品也将震撼发布……

打酱油

“一系列的创意之举,旨在助力市场消费转型升级,更好满足消费市场需求、尤其是年轻市场新需求。”

“常年都吃恒顺的醋和酱油,味道好,吃惯了,吃别家的还吃不来。”62岁的范永美是丹徒区东湖村的村民,一早就过来排队“打酱油”,拎着满满一壶酱油,她开心地说着,并竖起了大拇指。

排队打酱油

丹徒区三山中心小学的范雨泽,跟着奶奶来打酱油,小朋友告诉记者:“蛮有意思的,‘打酱油’这个传统被长辈们带出来了,一打酱油,就过年了!”

在队伍中,记者意外地见到了镇江文化名人蒋光年。作为中国楹联学会理事、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原镇江市文联副主席,他本来是到场录制“楹联里的镇江故事”节目的。在看到恒顺酱油开打后,当即拎了两只壶排队。“恒顺‘打酱油’镇江地域特色非常明显,影响也大,平时没有机会参加,今天正好‘尝鲜’!”

镇江文化名人蒋光年打酱油

事实上,经过多年的运作,恒顺“打酱油”也升华成一种善行。恒顺酱油衍生为“百善酱油”,不仅是“大爱镇江”冬日里的一份温暖,也是镇江公益慈善事业的一张名片。

杨永忠介绍,今年恒顺集团联合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共同推出万桶“百善酱油”,从1月10日起,广大市民即可在恒顺味道商城小程序线上抢购,1万桶恒顺酱油以10元一桶的价格惠民镇江百姓。同时,线下还准备了1万桶,镇江7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通过4008288118热线电话的方式进行定购,“恒大哥”“顺大嫂”志愿者们将为老人们做好“打酱油”服务。

为恒顺酱油点赞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网络金融部高级经理王明宣表示,在镇江人的年味中,“打酱油”已经不可或缺,恒顺迎春特供的“百善酱油”充满了百年老字号的匠心和爱心,工行也在践行金融为民惠民,担起社会责任。“我们将借力镇江56个工行网点,送出1万桶酱油,在工行手机银行开展酱醋节线上活动,让广大市民在线上体验金融产品同时,更品尝到有滋有味的‘恒顺味道’。”

图片、视频均为万凌云摄

校对 徐珩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