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和静心的诗句?如何才能明心见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明心和静心的诗句

描写“明心”的诗句

1.《喜迁莺·死生都怕》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死生都怕。这轮回贩骨,如何得罢。不悟真常,强生枝节,性命了达不下。有中不解,无中无里,难明真假。离万法。这本来一点,何处安搭。敢问些儿话。修真养性,如何凭执把。甚是明心,甚为见性,甚是万缘不挂。甚为明月清风,甚是玲珑脱洒了。真法告,师父慈悲,提携点化。

2.《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年代: 宋 作者: 释正觉

神定气平,心空智明。其机静而自应,其用虚而不盈。寒潭月落,霁夜河横。绍了亡祖位,借功成佛名。建立因缘皆尔尔,刹尘世界与众生。

3.《缘识》

年代: 宋 作者: 宋太宗

时流求法界,问取本真诠。了悟空皆寂,心明海月圆。

描写“静心”的诗句

1《满庭公》

年代: 元 作者: 马钰

蓬头垢面,秘奥埋名。颐神养气忘形。并没纤尘挂染,意静心明。逍遥自然快乐,握玄机、修进长生。清闲处,管胜如火院,苦海冤坑。卧月眠云弄斗,调龙虎,婴娇女姹堪凭。斡运飞金走玉,杳杳冥冥。灵光一点来往,现元初、妙相身轻。乘鸾凤,指蓬瀛路上前行。

2.《益寿美金花》

年代: 元 作者: 侯善渊

除贪绝爱。性静心清明宝界。宝界华阳。换质琅然雪隐霜。虚白晃耀。轩外澄神凭自照。照破昏衢。显出圆通五彩珠。

3.《和周仲嘉再示三篇》

年代: 宋 作者: 王洋

长篇大轴势如林,慰我穷愁正结阴。数首娱忧兼寓物,几人对面便知心。多求笔吏供濡墨,乘买筠筒给浩吟。闲静心情如此少,能听贺若是知琴。

如何才能明心见性

打得妄心死,明心可见性。

唯有妄心歇,佛果才得证。

“妄心一歇,歇即菩提”!

何为明心见性

我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明心见性

当你见到那个凭空出现的人,你就会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同时知道你的前shi是什么,你的亲人前shi是什么,你和你的亲人是因为什么原因今Sheng 再次相聚,在这一刻你的心就彻底止住了。

释迦摩尼睹明星而开悟,其实看到的是又大又圆的明月。达到以上这几条你就是明心见性就是开悟,然后才能悟后起修。要想明心见性就背《心经》,至于成不成就看个人的机缘巧合了。

话就这么多,愿意信就信,不信也不强求。

何为明心见性看到想到未必是真,又如何去确定

答题:

(1)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是说:當一个修行人悟得、了知自心本性時,自心本性便会自然的显现。

明心见性是指开悟,即悟道;但虽悟得还没有证得,即证道。

明心与见性是一,心与性是一,即心性。是一不是二。

明心见性:见(xi an )读四声(现音),對于字的认知不同,则谬之毫厘,差之千里。

(2)实修实证

明心见性是通过修行悟道的,还需要进一步的证道。例如: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在五祖弘忍大师那里悟道(即明心见性),後听五祖大师所嘱,一路南逃;逢怀则止,遇会则藏;在岭南的猎人队里,修行了15年并证道,即证悟了空性。明心见性即心性即空性。禅宗讲不立文字,即在师父指导下注重实修。

(3)看到想到的未必是真,又如何去确定?

眼睛看到的是有局限的,比如说只能看见白天看不见黑夜;一元硬币,看见前面的同時则看不到背面。當看东西時就动了眼根了,當想问题時便动了意根,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悟道要到心死時,即所谓狂心歇息,六根清净心清净。明心见性是靠修行得来的,唯有实修实证才能得到,所谓得到是不得而得。

所以说看到想到未必是真,也不需要你确定什么。开悟的人不会告诉你他开悟了,如果谁说他自己开悟了,大多是在骗人。修行是自己的事,冷暖自知。

总结

如果不去实修实证,仅依靠语言文字去解释明心见性;即以有爲的心,想要了解無爲的法是不可能的,是与明心见性背道而驰的。

一切有爲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以上个人观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互帮互學。

欢迎关注点评??

阳明心学对“生死”是怎么看待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从王阳明的原话中寻求答案。王阳明曾经说:

学问功夫,于一切声利嗜好俱能脱落殆尽,尚有一种生死念头毫发挂带,便于全体有未融释处。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翻成白话如下:

学问功夫,如果已经过了财色名利等关,内心对生死的挂碍挥之不去,哪怕这种挂碍的执念非常微细,便说明你的心念还不够通达无碍,不够释然。人对生死的执念,是从命根上带来的,所以非常难以去除。如果能在生死执念上看得破、透得过,那么这颗心才能全体大用、浑然无碍,到了这个地步,才能达到《易经》所说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可见王阳明并没有排斥生死问题,对王阳明来说,生死问题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如果于此处不能通透,便是于大道还有欠缺。所以在生死这个问题上要看得破,透得过。

事实上,王阳明自己也正是这么做的,根据《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记载(此书的记载,学者有争议,但不妨碍我们大概的了解阳明心学的思想),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前,对于生死并没有彻底看破,虽然他能做到不畏宦官强权,但内心对于死亡还是有那么一丝不透脱。只要有那么一丝不透脱,心中总会不自在、总有那么一丝不安。原文是这么说的:

得失荣辱,皆可付于度外。惟生死一念,自省未能超脱。

也就是说,王阳明自觉“格致”的功夫还没到家,于是昼夜端坐,一日梦到孟夫子,梦中王阳明鞠躬向夫子请教。孟子于是给王阳明讲“良知”,讲得非常详细亲切,讲得王阳明梦中不自觉的叫呼起来,把仆从都给惊醒了。

从此王阳明豁然大悟,这才知道格物也好,致知也好,都是为了一个“良知”。这个良知人人都有,只是大部分人都舍此而追逐耳目见闻之事,虽然也能有些见解,但终归是不能全体大用(关于龙场悟道的细节,学者有争议,不过我们普通人没有必要纠结于细节不放)。

这么说吧,常人的“知”只是在一事、一物上的知,未能全体而大用,做不得主。只有像孔子那样“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才能说“致良知”的功夫道家了。就好像大海的水,众人只得海面上的浪花,唯有圣人才能得整个大海之水而通达无碍。

能做到这一步,“无入而不自得焉”,也就是说内心不再有挂碍,豁然洒脱,到如此地步,“穷通荣辱生死”的念头自然脱落干净。从上面可以看出,要彻底明白、超越生死这件事,就要彻底的格物致知,或者说致良知。但这件事光说不行,必须亲证方可。

然而这里仍然有可说的地方,我们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王阳明被宦官迫害,遭受各种生死危机,他的内心对生死已经产生巨大的疑问,用禅宗的话来说,他已经升起了疑团,所以他经历九死一生、到了贵州龙场之后,才能升起大勇猛之心而尽全力格物致知。

所以,常人首先要看破世间声色名利,这是第一步,这一步做不到,看破生死更是免谈。做到这一步之后,内心对生死的挂碍就会愈来愈明显,就好像冰山的下部终于慢慢浮出水面,这种执念会弄得你茶饭不思,念念想解决此难题,而这时正是用功时。如果没有这种大的疑问,很难精进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