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训原文(扬善于公庭 规过于私室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3-07-09

本文目录

扬善于公庭 规过于私室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在公开场合要多表扬一个人的优点,在公庭凸显他的能力和声名;对于他的缺点和过失,要私下里去纠正规劝。

出处:《曾国藩家训》

启示:在社会上形成普遍的扬善风气,对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大加赞扬,对他人取得的成就和进步进行广泛的传播和颂扬,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良性循环的模式中来,有效推动社会的进步。

扩展资料:

曾国藩一生奉行程朱理学,但对于程朱之学并未盲目崇拜,事实上,他对于宋明儒学其他支派的思想亦多所汲取。宋明理学实际上分为气学、理学和心学三个学术派别。

曾国藩在政治实践和军事斗争中也渐渐地看到了程朱理学“指示之语,或失于隘”、或“病于琐”、或“偏于静”的局限。在这种情形下,曾国藩对心学表现出了宽容的学术姿态。对于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学术争辩,他认为对于两家之争应取其同,避其异,扬其长,兼收并蓄,扬长避短,推进儒学的发展。

古人谈读书其三节选自什么朝什么的曾国藩家训

古人谈读书其三选自清朝曾国藩的家训。

原文: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译文: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则绝对不会甘心居于下等;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创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曾国藩家书》,是给弟弟的书信劝解。曾国藩一生学问不辍,不管仕途高峰还是低谷,都能孜孜不倦,以读书自娱,这也是曾国藩对家族亲人的劝解和对世人的勉励。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课后译文、字典读懂古文的内容,把古文译成白话文并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

2、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古文,做到停顿正确,会背诵三则古文。

4、懂得遇事要感于实践,抓紧时间不拖拉,在实践中学会本领的道理以及体会学习、生活的快乐和美好。

聪明外露者德薄 词华太盛者福浅什么意思

意思:喜欢卖弄聪明的人,往往都只有小聪明,而没有大智慧。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真正的智者,都懂得收敛锋芒,以免招致他人的妒忌。而喜欢花言巧语的人,往往都没有真才实干,企图通过曲意逢迎巴结他人。这两种人都太浮躁,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给自己招来祸患。

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出自《曾国藩家训》。

原文:

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事以急败,思因缓得。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释义:

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最恶的是不给别人做好人的机会,最有德的是给含冤的人洗清罪名。

事以急败,思因缓得:做事情失败多因行动过急不经过思考所致,做事情的思路方法办法因为沉稳的思考而得出。遇事做事考虑事不要急,急了就出错,好的办法思路是慢慢想出的。

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能甘心淡泊名利的人,必定有很大的学问。

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尖酸刻薄、爱说寒碜人的话只能图一时之快,被你讥讽之人可能会终生对你不满,你很可能会因此而结下一个仇敌。

扩展资料:

曾国藩的待人接物一直为后世津津乐道,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福气,和这个人的性格和修养息息相关。其中有三种行为,会折损你的福气。

1、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

做人做事过于刻薄的人,会折损你的福气。待人刻薄,说话喜欢抬杠和挑刺,只图自己一时口舌之快,却没想过对方的感受。祸从口出,往往因此得罪了别人,埋下了隐患。做事刻薄的人,对别人过于苛刻,会让别人望而生畏,慢慢失去了人心。

2、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

人生在世,如果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得到众人的帮助。正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作为领导者,立功之后,不能一个人独占功劳。众人卖力替你干活,却得不到应有的褒奖,久而久之,必定会感到寒心。学会将功劳分给众人。这样他们对你更加忠心耿耿。

3、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曾国藩资质平庸,凭借个人的努力,最终位极人臣。他一直告诫子女,要克勤克俭、戒骄戒躁。曾国藩认为,喜欢卖弄聪明的人德行有亏,花言巧语的人福分浅薄。

曾国藩家训十六字家训内容是什么

曾国藩家训16字是指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物来顺应是指事情来临时,就要勇敢的去面对,而不是犹犹豫豫不知所措,你不管是逃避,还是拖延,都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未来不迎是指还未发生的事情,千万不要去管,更不要恐惧和心慌,活在当下,却犹豫将来。

当时不杂是指做一件事的时候,需全神贯注去做,万万不可分神,你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这件事的同时,又在想另一件事,那么你会两件事都做不好。

《曾国藩家训》是根据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家书、家训等史料整理而成,分为悔弟篇、戒傲篇、谕儿篇;体现了曾国藩在修身治学、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等方面的过人之处,书信文字朴实,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说服力。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不敢以一得自足出自哪里 不敢以一得自足出处

1、出处:曾国潘的《曾国藩家训》。

2、意思是:有见识就知道学无止境,不敢有点心得就自我满足。

3、原文节选: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4、译文:知识分子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识见,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绝对不甘心处于底层。有识见,则知道学问是没有穷尽的,不敢以一点点所得为满足;比如用河伯的眼光看大海,用井底之蛙的角度窥测天空,这都是没有见识的原故。有恒心,则绝对没有办不成的事情。这三个方面,缺一都不行。

曾国藩家训16字原文曾国藩家训16字的意思

1、曾国藩家训16字: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2、意思是:一个家庭只有保持俭朴的传统才会兴旺,人只有保持勤快身体才会更加健康;既俭朴又勤快的人,生活上便永远不会贫贱。
3、曾国藩以此为家训,经常要求自己和家人,以俭持家,勤于治学。在俭朴上,曾国藩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的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