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是否屠川了?张献忠攻陷蕲州府在明朝的哪里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张献忠是否屠川了

曾经流传于四川南充的传说:八大王(张献忠)造反前和一四川人一起做生意,经常遭四川人算计,十分憎恨四川人。一次,在四川某地的荒郊野外屎胀拉屎,拉完后,顺手扯了一把野草擦屁股,谁知扯的是一把嚯(读音,)麻(一种长满小刺的植物)。张献忠大怒到:四川人欺负我,连四川的草也欺负我。从此立誓得势后要杀光四川人。

张献忠攻陷蕲州府在明朝的哪里省

是蕲州,而不是蕲州府。蕲州是明代湖广布政使司(俗称湖广省,大致相当于今湖南、湖北二省,注意不包括广东、广西)黄州府下属的一个州,明初时曾经有过蕲州府,但是张献忠时期早已被降格为蕲州。

张献忠为什么不和李自成联手本是好兄弟为何成了敌人

张献忠和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杰出领袖,两人在初期就相识,只不过当时李自成只是闯王高迎祥手下的闯将,而张献忠已经是独立的起义军领袖,号称“八大王”,论地位李自成还是要低于张献忠的。两人后期曾一度联合作战,是亲密战友兼好兄弟,但在崇祯十六年后,两人分道扬镳,成为敌人,甚至一度在汉中地区兵戎相见,至于原因则是“天无二日”、“一山不容二虎”。

张献忠和李自成曾经也是好兄弟

明朝末年,频频出现天灾,人们本来就生活困难。而关外清军自立政权,并频频入关抢掠,所以朝廷需要不断对关外用兵,国库空虚,贪官横行,朝廷不断增加赋税,迫于无奈的农民只能揭竿而起,从而掀起了明朝末年的农民大起义。

李自成和张献忠

在起义军的高峰时期,其一度攻陷明朝的中都凤阳,并烧毁了凤阳的明皇陵,也就是朱元璋父母祖先的陵寝,而当时的起义军中最为厉害的便是闯王高迎祥和“八大王”张献忠的部队,当时的闯王并不是称王,而是绰号,而李自成当时只是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就在凤阳,李自成认识了张献忠,两人成为兄弟,当时的农民军势力弱小,需要抱团取暖,所以彼此关系都很好。

之后朝廷震怒,派遣孙孙传庭、洪承畴等剿灭农民军,作战中高迎祥阵亡,李自成接替高迎祥成为闯王,在明朝大军的围剿之下,各路起义军伤亡惨重,李自成仅剩下十八骑逃亡于商洛山中,而张献忠更是直接投降明朝,被安置在湖北省谷城县。

在农民起义军最低谷的时候,李自成和张献忠秘密会面,并约定同时起兵,当时的形势来看,两人都处于事业低谷,朝不保夕,所以只有并肩作战才能共同抵抗强大的明军,所以两者曾是肝胆相照的好兄弟。

张献忠和李自成反目成仇

随着张献忠和李自成的共同起兵,李自成进入河南地区,攻占洛阳,杀福王,数次进攻开封,并打出了“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政治口号,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加入,短短一年时间,势力发展到数万人的部队,取得了攻占天下的资本。

李自成进攻河南

而张献忠在湖北地区起兵,和当时驻扎湖北的左良玉作战,牵制了明军力量,和李自成配合作战,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先后攻陷了湖北、湖南的大片土地。

随着两人势力的发展,其已经成为明朝末年最大的两支起义军,尤其是在崇祯十六年,李自成攻占襄阳,改名襄京,建立政权,两人之间的矛盾就不可避免,李自成建立政权后,对昔日的其他农民军领袖也进行了杀害,例如当时的另一只农民军领袖曹操罗汝才(曹操是绰号),投奔李自成后,也在崇祯十六年被杀害,所以李自成排除异己的做法已经昭然若揭。

也正是在此时,李自成和张献忠彻底决裂,成为争夺天下的对手,两人之间的关系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为了避免和李自成的直接交锋,在李自成建立政权、经营中原的同时,张献忠进攻四川。

张献忠和李自成的结局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并于同年进攻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身亡,明朝灭亡。不过李自成在攻入北京后并不得人心,明朝关宁总兵吴三桂联合清军,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李自成退出北京,清军和吴三桂军队紧追不舍,李自成接连败退,不得不退出西安,流窜至湖北,后在九江被清军突袭,李自成大败,只身逃亡至湖北九宫山地区,被当地地主武装击毙。

九宫山李自成殉难处

在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的同时,张献忠在成都登基,建立大西政权,年号为大顺,和李自成分庭抗礼,甚至两方在汉中地区陈兵,兵戎相见,不过随着李自成的快速溃败,清军在南下过程中也直接进攻了在四川地区的张献忠,张献忠亲临前线据敌,被弓箭射中身亡。

从此这两支明末最优秀的农民军将领均退出历史舞台,而其建立的两支武装却在南明对抗清朝的战争中大放异彩,留下了许多经典感人的故事。

将张献忠赶出成都的南明将领曾英,杨展结局如何

很不幸,虽然曾英、杨展在西南浴血奋战赶走了张献忠,但还是没能为南明保下四川大西南基地,曾英作战而死,也算是死得其所,但杨展死得就憋屈了。

两人死时都不到五十岁,曾英更年轻,二十六岁就战死了,而这一切,就得从张献忠入川时说起。

‬张献忠入主四川,管理不当引起公愤

明朝崇祯末年,张献忠放弃了湖南、江西的地盘,为避开李自成而进入四川一带。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外部打得血肉横飞的时候,四川成了混乱的局势中难得的一块乐土,但也有“摇黄十三家”这样的起义队伍,当地的明军大多被调去剿匪,所以张献忠数十万大军入蜀没遇到太大的困难。

不到半年的时间,除了石砫一地,有女将秦良玉驻守外,四川其他地区皆入张献忠之手,同月张献忠称帝,国号“大西”,年号“大顺”。

张献忠虽然拿下了四川,可手下却没有懂得管理的人才,还是靠着起义时的做法,抢劫百姓粮食和财物来充实队伍,结果引起四川人民反抗大西军的行动。

这下子,张献忠更头疼了,可他受学识局限,只能以暴力治民,错误地认为百姓反抗都是因为读书人在后面组织,安排了一次科考陷阱,召集全四川的学子前来成都,把近两万名学子全部斩杀。

杀完读书人后,他还不放心,下令全川大搜捕,只要是读过书,有点知识的人都下狱杀害,再杀拥有城市户口的人,强迫农民废业,进入城市填充户口,最后全川暴动,让远在南京的南明弘光政权有了入蜀的机会。

‬张献忠屠戮四川,让明军得以长驱直入

1645年春,兵部尚书王应熊派参将曾英,率兵入川,曾英出身于官宦世家,从父亲开始就在成都安家,在张献忠入川时,他力主四川巡抚陈士奇让自己带兵抵抗,但只求到了几百人。

曾英带着这几百人,设伏于巫山,狙击张献忠四个多月,因势单力薄而退守忠州,忠州一战,烧毁张献忠战船一百多艘,斩敌千人,在阻止张军入川的战斗中,朝廷和张献忠军互有胜负,曾英部抵抗最为顽强。

曾英重新进入四川,第一战就打败了刘廷举,收复成都东大门重庆,明军声威大震,四川各地皆起义响应,纷纷向重庆靠拢,奉明朝旗号,曾英的军队一下子扩张到五十万人,其中又以杨展最为勇猛。

这绝对是个猛人,四川乐山人,身高两米多,精通骑射,有百步穿杨之神术,曾夺得崇祯十年武进士,授予广元守备,张献忠入川时奉命保卫成都,被俘后夺刀砍绳,跳江逃到犍为。

曾英进入四川前,杨展起兵犍为,破嘉定府,与其他起义的南明将领占领宜宾,与孙可望大战永宁,败刘文秀,收复嘉、邛、眉、雅四州,到曾英占领重庆时,张献忠手里只剩下成都、保宁等地,张献忠已经做好打包逃亡的打算了。

‬张献忠被赶出四川,但他的四个义子又回来

为了保命,张献忠准备进入陕西,从清军那里拿下个立身之地,临行前下令大屠杀,著名的“七杀碑”就是这时候留下的,他不但杀百姓,连自己的妻妾子女、手下新兵也不放过,为了轻装简行,下令杀死新入伍的二十万新军和妇女、文官。

张献忠的做法已经是天怒人怨,手下离心离德,最后在西充凤凰山被豪格一箭射死,年仅四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