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一人灭一国,为何历史上却籍籍无名,他难道做了什么错事?王玄策,一人灭一国,是真的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为何历史上却籍籍无名,他难道做了什么错事

因为王玄策把练丹药的老头,也就是罗迩娑婆带来大唐,还把他送给李世民,李世民本来是不相信的,但是李世民久病无医,就想试试丹药,没有想到李世民吃了没有多久就挂了,试问大唐的写历史人还敢写他的功劳吗?不打死他都算轻了。

一人灭一国的神话

王玄策在中国历史上是默默无名的,但是他在外国历史上挺有名的,那是因为他是一名外交官,他经常要出去拜访其他国家,交流一下感情,可是有一次,北印度的霸主戒日王意外死亡,北印度就有人趁机作乱,把想要回家的王玄策一行人抓住了。

而王玄策逃得快,就没有给抓了,他就非常生气,你们一个小国,还敢扣留大唐的官员和财物,王玄策也不跟家里求救,而是一个人跟吐蕃借兵,他觉得吐蕃借兵有点少,他又跟尼泊尔人借了点,就这样浩浩荡荡去攻打北印度北印度根本就不是王玄策的对手,就投降了。而王玄策就创下了一人灭一国的神话,超级牛逼了。

王玄策,是唐朝一个著名的使节,他奉唐太宗之命出使印度,想会见当时北印度的霸主戒日王。结果没想到,当时戒日王很早就死了,刚刚统一的北印度陷入了混战。一个叫阿罗那顺的封建主自立为王,攻杀了王玄策所在的唐朝使团,并将各国进贡给唐朝贡品掠夺一空。

罗迩娑婆教李世民长生不老

王玄策按照道理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李世民应该要奖励他才对,也不应该他在历史上默默无闻呀,那是因为王玄策把罗迩娑婆带回来,还引荐给李世民,要知道年轻的李世民是不相信丹药这玩意。

但是李世民已经老了,吃了很多药,身体还是一样都差,他就想要长生不老,就让罗迩娑婆给他练丹药,可是李世民估计没有想到,丹药是毒药来滴,没有让他长生不老,反而让他送命。要知道史官连李世民的死因都瞒着不写呢,何况是王玄策的功劳。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是真的吗

我认为这不是一件真实的事情,因为一个人不可能会去消灭一个国家,如果这个人是特别的神通广大的人,他也不可能仅仅凭借着自己一个人,最后就战胜这个国家。不过有可能是他通过自己的实力,去各个国家去借一些兵力,然后对这些士兵的进行统帅,最后去通过这一些士兵,达到自己的目的和想法,消灭这最后的一个国家。不过这个国家肯定不是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所被灭的,而是因为一群人的力量被灭的。

王玄策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曾经凭借一人之力灭掉一国,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因为王玄策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上他极其聪慧的头脑,自然能成功拿下天竺国。

王玄策与天竺国的战争发生于第二次出访天竺国的时候,第一次出访天竺国,王玄策作为副使通过沟通与交流,与天竺国建立了友好外交关系。于是,第二次王玄策作为正使再次出访天竺国,但这次没有第一次顺利,因为天竺国国王的去世,国内出现政权斗争。

当时政权斗争中占上风的臣子阿罗那看到王玄策带来一堆好东西,就把王玄策抢了。历经波折,王玄策逃出来了,但逃出后他并没有回国,而是前往边境借兵。通过他的游说,他成功借到8000余兵马,其中有1200个士兵甚至是精兵,而这些兵马大多是骑兵,在边境战争中占有极大的优势,这就为王玄策的成功作下铺垫。从以上王玄策的行动,就能证明他是个成功的外交家。

借到兵后,王玄策就立马出击天竺国,可能阿罗那没想到王玄策还会回来并攻打他,一时之间被王玄策那下了茶和罗城,这个城市拥有天竺国的大部分兵力。王玄策因为算到阿罗那没想到他会回来攻打天竺国,出其不意的行为增加了这场战争的成功率。

最后,因为王玄策曾在天竺国待过一段时间,所以对这里的地形是比较了解的。另外再加上当时天竺国内乱,军心、民心都是极其不稳定的,这就为王玄策攻打天竺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唐朝的王玄策是什么人如何评价呢

王玄策完美的解释了什么是“虽远必诛”,整个天竺伏在他的脚下瑟瑟发抖。如果他愿意,天竺就是他的了。

起因:

玄奘法师游学天竺,以此为契机,大唐与天竺建立了关系。

647年,唐太宗派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天竺。此次王玄策是正使,蒋师仁是副使,护送他们的是着30名骑兵。

印度此时被唐朝称为天竺,分裂为无数的小国。被玄奘法师称赞的戒日王的中天竺最为强盛,有6万象军,也是与大唐关系最亲密的国家。王玄策一行就是以中天竺为基站,与其它国家互动以扩大大唐影响的。

王玄策一行很成功,有四个国家要求与大唐建立外交关系,并派使者带着大量贡品到长安进贡(其性质是国际贸易)。王玄策带着四国使团回到中天竺,准备回大唐时,意外发生了。

戒日王已经去世,戒日王的继承人被阿罗那顺杀掉,然后阿罗那顺自己做了国王。阿罗那顺害怕王玄策为戒日王复仇,又对王玄策使团带的财务垂涎三尺。

伏击王玄策:

戒日王死后,因为阿罗那顺不得人心,中天竺的国势很快衰落,6 万军队只剩下3万。阿罗那顺带着3万军队,为王玄策设下了埋伏。

王玄策一行不知道戒日王已经去世,更不知道中天竺的变故。当王玄策一行进入埋伏圈后,伏兵四起,团团包围了王玄策。

王玄策一行32个人,奋起反抗。战斗过程中,中天竺军队表现出的战力水平与唐军判若云泥。3万人居然拿不下32个唐人,双方打成了对峙战,直到唐人的箭射完了,才冲上去俘虏了30个人。唐人无一损失,王玄策与蒋师仁还突围而去。

笔者并没有替大唐勇士们吹嘘,正史是有记载的。唐史《西戎传》记载:“(阿罗那顺)尽发胡兵以拒玄策。玄策从骑三十人与胡御战,不敌,矢尽,悉被擒。”“与胡御战”的御字,说明唐朝勇士们是在与敌对峙。

爆发的王玄策:

阿罗那顺夺取了四国的财物,处死了30个唐人骑兵,然后以军队进逼东天竺,迫使东天竺站在自己这边。就在阿罗那顺憧憬着恢复戒日王的功业时,王玄策带着军队来找他了。

也许阿罗那顺觉得,王玄策只是远离大唐的一个外交官,不具备任何威胁。然而王玄策不是一般的人,他和蒋师仁骑马狂奔到吐蕃,找到正与大唐处的火热的松赞干布。(下图是松赞干布。)

当松赞干布听说中天竺的事情后,立即选了1200个吐蕃精锐骑兵,又派给他7000个尼泊尔骑兵,共7200人。让王玄策带着,赶去中天竺复仇。

激战:

王玄策的7000个尼泊尔骑兵没有特殊之处,而那1200个吐蕃骑兵,绝对是战斗力爆表的精锐。这时候吐蕃人还没有被佛教影响,保持着游牧民族原始的凶悍,这1200个精挑细选的吐蕃人精锐,绝对是彪悍至极的。

阿罗那顺的中天竺军队加上一部分东天竺的援兵,共有3万人,主要是步兵,还有一支象兵,象兵是阿罗那顺的杀手锏。这3万人分布在中天竺各地,能集中使用的包括象兵在内,有2万多一些。

现在的资料,没有办法查到王玄策和阿罗那顺用的什么战术。唯一可知的是,王玄策带兵赶到中天竺的国都城下,与阿罗那顺的军队大战了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