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发源地究竟是今天的哪个地方?闽南话的最早发源地,是漳州还是泉州闽南话发展过程是怎样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道教的发源地究竟是今天的哪个地方

道教的发源地究竟是今天的哪个地方?

道教的发源地是指道教起源和初始创教的地点,根据考证,道教的发源地在今天的四川省川西一带(彭州、新津、灌县、大邑等区域),更具体的地点就是祖天师进入四川后修道创教的活动中心--蜀地鹤鸣山,即今天的四川省大邑县境内。

祖天师从南方来

祖天师,就是道教第一代天师的意思。祖天师真人姓张名讳道陵字辅,东汉时期沛国丰邑人(今天的江苏省丰县),他是汉朝留候张子房(张良)的第八世孙。

道教《祖天师宝诰》中说,祖天师“本来南土,上溯蜀都”,讲的是天师本来生于南方,在江西云锦山修道。经过数年修行,修成大丹龙虎出现(后来就把云锦山称为龙虎山),但这个时候张天师还没创立道教。

祖天师听说那时候的蜀地(即四川)民风醇厚,民众很容易教化,所以天师就去了四川一个叫鹤鸣山的地方建立修行场所,宝诰中把祖天师这次迁徙称为“上溯蜀都”。

二十四治蜀得治

根据道教经文记载,太上老君两度降玉局(即设法座传法)授天师正一盟威之法,并赐符箓、经书、法器。天师得法后,在青城山大战蜀中魔王,各大魔王均被降伏,于是蜀中民众得以安居乐业。

天师降妖伏魔,救护众生,常以符水为蜀民驱邪治病,十分灵验。蜀地的人民非常感动,都愿意听受天师教化。于是天师设立二十四治(即二十四个传道场所),广收门徒,教化于民,初期道教就这样创立了。

晚唐道士杜光庭所著《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记载,天师张道陵设立的二十四治,分上品八治、中品八治、下品八治,均在古蜀境内。

发源于蜀兴于天下

除了道教发源地以外,还有道教的发祥地,发祥地和发源地是有区别的。

前面讲了,道教发源地是道教起源和初始创教的地点,而道教发祥地则是道教兴盛和发扬光大的地方。道教起源地则在前文已有讲述,而道教发祥地就很多了。如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茅山、湖北武当山、陕西华山等等,全国各地道教发祥地太多,就不一一列出了。

图片均收集于网络

闽南话的最早发源地,是漳州还是泉州闽南话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闽南语的最早发源地,从闽南政区的沿革看,应该是泉州晋江流域,特别是南安丰州一带。
闽南语,作为闽方言的最大支派,几乎遍布整个东南沿海,从浙江一直到海南,无所不包,但追溯其本源,无非是以漳泉两地为代表的闽南地区。

在闽南,公认的闽南语只有两个组成,那就是泉州话和漳州话,泉州话以泉州市区为代表,漳州话同样以漳州市区为代表,他们分别代表了历史上的泉州府和漳州府两种口音。

闽南在上古时期,属于蛮夷之地,从来没有因人烟辐辏而有所闻名,相反的,却是不毛之地。
一旦一个地区被中原政权发现并实施有效统治时,这个地区的人口和区划也会随之跟上。闽南真正进入中原势力的视野,大概是三国时期的东吴,那时还是东汉建安年号,于是福建的新开辟便以建安为名,而闽南的第一次出现便是这个时期新设定的东安县,也就是南安县的前身,县治就在南安丰州。

也是从那时候起,闽南开始慢慢集聚人口,以丰州为中心,最南到达九龙江畔,是为龙溪县(梁代),就是现在的漳州市区和龙海,最北止于木兰溪,是为莆田县(陈代短暂存在),也就是今日的莆田市,中间还有个晋代短暂出现的同安县,这大概就是闽南的最早滥觞。

有人,有政权,就意味着有语言,那时的闽南语还没有形成,至少和福州是一样的,至于说什么,没人会知道。闽南真正能有规模,是在两晋时期,东安县摇身一变成了晋安县,一个以当朝名字为名的县必然不会太逊色,同时晋江这个江流的名字也产生了,显然闽南和晋的关系挺密切的。
唐代张籍在永嘉县时,曾经这样感慨过,“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永嘉县就在温州,而永嘉之名来自西晋五胡乱华的那个年号,时称“永嘉之乱”,既然北人都越过雁荡山到达了闽越的前沿温州,那么很自然的也进入了福建,所以,闽南语的最早源头一定有晋语的成份,而晋语所分布的区域,从温州一直到闽南,这事实上是整个闽方言的基本构成。

至于闽南,其地界也就只有九龙江和晋江一带,也就是几个大江的中下游,但看起来已经包含了泉漳两个方言中心了,虽然确实有点偏差。

比如,两晋的泉州中心在南安丰州,唐以后则转移至鲤城;同样的状况,早期的漳州中心在龙海古县,唐以后则转移至芗城,这是受政区中心变化而随之产生偏差的现实。

真正闽南语的形成,并不在两晋南北朝,而是唐代。

特别是以陈政、陈元光带领的光州子弟兵在漳南的开拓,这些将士直接将光州的土话带入漳南,并使之在漳南和潮汕地区生根发芽,这算是比较地道的唐语了,姑且不管是不是唐人官话,但总是河南地方话吧。随着漳州的建立,以及其郡治的北移,这时漳南唐语开始与漳泉晋语发生碰撞,并在九龙江流域形成了最原始的漳州话。
那么唐语和晋语本身差异到底有多大呢?或许不大,因为漳泉口音虽有差异,但沟通并无障碍;或许很大,因为闽南和闽东完全无法交流。

我个人认为差异并不大,因为漳南的闽南语和泉州话本身在语法和用词上并无明显差别,只是音韵差异而已。

造成漳泉差异缩小的另一因素是王潮兄弟在唐末又带来一批固始人融入了泉州的地界,这使得漳泉两地都有晋唐两代的口音,只是泉州晋语占优,而漳州唐语更强势而已。
于是我们也找到了规律,泉州以北晋语占大部分,漳州以南,唐音后来居上,因两种口音本身差异不大,所以闽南语从莆田一直到潮汕,呈现递变的关系,事实上他们就是同一种方言。

因此,从闽南语的源头看,最早滥觞于泉州丰州,偏晋语的发源地是泉州,偏唐语的发源地是漳州,但彼此都可以互相交流。

.........................................

文/圭海四记

闽南语,语音颇獠,到底是听者已经忘却了晋语还是深喑晋语之道,时至今日已经无人知晓。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