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李朝不仅构建自己的宗藩体系,还数次进攻宋朝,被宋神宗击
发布时间: 2023-07-11

说起“越南”这一国名的由来其实和中国大有渊源——嘉庆八年(1803年)越南阮氏王朝的君主阮福映遣使宗主国中国,请求改国号为“南越”,最终嘉庆皇帝下赐国号“越南”,并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这就是越南国名的由来。其实嘉庆皇帝之所以将越南人自己选定的南越国号倒过来改成越南其实大有深意:原来中国古代在今天的江南、岭南地区生活着古越族,他们分布在今天的江苏、上海、浙江、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北部这一长达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内。越族内部又分为于越、扬越、瓯越、闽越、南越、骆越等不同支系,合称百越。如今其他越族分支大多已融合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而且绝大多数就是融合在了中华主体民族汉族的血脉基因之中,事实上广东省的简称粤在古汉语中和越就是通用的,而今天的广东显然是以汉族人口居多的,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则因为中原人口的南迁;二则因为当地越族的汉化。古代的南越包括今天的两广地区以及越南北部,事实上越南当初试图将国名定为南越就暗含着他们认定岭南是其领土的小心思,嘉庆皇帝为杜绝他们这一念头将南越倒过来变成越地之南就是明确告诉越南:从今往后不要再打越地的主意。

越南人关于自己民族的起源在他们的《大越史记》中这样记载的:炎帝神农氏三世孙帝明在南巡五岭时娶婺仙女,生泾阳王。帝明有意将帝位传给泾阳王,但本身已有长子帝宜,泾阳王“固让其兄”,放弃继承权,帝明便决定由帝宜继位,统治北方,而将泾阳王封到南方进行统治,国号赤鬼国。在越南人自己叙述的这个创世神话中他们视自己和中原文明同为炎黄后裔,尽管历史上越南也像其他藩属国一样对中国称臣朝贡,但其国内史书一直记载道:自古南北各帝一方。越南史籍一贯称中国为北朝,说白了就是认为自己是和中国平起平坐源于同一文明体系下的南北并立的两个王朝。根据越南单方面记载的神话传说:泾阳王具有“能行水府”的神力,并娶了“洞庭君龙王”的女儿,生貉龙君(越南语:Lạc Long Quân;名叫崇缆,越南语:Sùng Lãm)。其后泾阳王“不知所终”,由貉龙君“代治其国”。在传说中貉龙君 “事神术,变现万端”,拥有法力,并能出入“水府”(水中宫殿),又将领地治理得井井有条,“教民耕稼农桑,始有君臣尊卑之等,父子夫妇之伦。”貉龙君“或时归水府”,人民需要帮忙时向他呼唤,就会“龙君即来,其显灵感应,人莫能测”。传说貉龙君娶神农氏帝宜之孙,帝来之女妪姬,两人生下一胞,“胞中开出百卵,一卵生一男,乃取归而养之。不劳乳哺,各自长成。秀丽奇异,智勇俱全,人人畏服,其非常之兆”,“是为百粤之祖”。但由于貉龙君是“龙种,水族之长”,要经常出入“水府”,便与妪姬商量:“吾将五十男归水府,分治各处。五十男从汝居地上,分国而治。登山入水,有事相闻,无得相废。”妪姬带领五十位儿子居于峰州,推举“雄长者为主”,称号为“雄王”(越南语:Hùng Vương),并使用“文郎”(越南语:Văn Lang)为国号。还是根据越南方面的记载:周郝王五十八年(前257年)秦国灭亡古蜀国后蜀国末代王子蜀泮率领其族民灭文郎国,建立瓯雒国并自称为安阳王。传说中的文郎国和瓯雒国是越南古代国家的雏形。据越南史籍记载:瓯雒国都城为古螺城,在今越南河内东英县,其疆域主要包括今越南北部一带,后一度扩张到中国广西、云南部分地区。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遣将任嚣征服了岭南地区的百越部族,随后秦王朝在岭南设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这其中的象郡所辖之地已延伸到越南北部地区。汉高帝四年(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赵佗趁秦末天下大乱之机自立为南越武王(后改称“南越武帝”),由此建立了包括今天的中国两广和越南北部地区在内的南越国。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刘彻以路博德、杨仆、郑严、田甲、何遗五路大军攻灭南越国,随后汉武帝刘彻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此之后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历经汉朝、东吴、晋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汉等朝代越南北部地区一直是中国各朝代的直属领土,中原王朝在此设立郡县进行直接管辖,在这千余年间越南在中国典籍中先后被称为交趾、交州、安南等名称。

在隶属中国郡县管辖时期当地越族人一直不断掀起各种反抗:建武十六年(40年)位于今天越南北部的交趾郡骆越族首领征侧、征贰姐妹举兵反汉,九真、日南、合浦等地纷纷响应,二征姐妹一度攻陷六十五城,征侧随即在位于今天越南永福省境内的麋泠县自立为王。3年后二征姐妹被前来平叛的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平定。正始九年(248年)交趾、九真民众起兵反吴,交州刺史陆胤奉东吴朝廷之命平息了这场事件。刘宋末年至南齐初年交州人李长仁及其从弟李叔献先后以“行州事”的名义专制一方,甚至公然违抗朝廷的命令,最终在南齐朝廷的武力威慑下李叔献才交出权力。南梁大同十年(544年)交州当地人士李贲起兵占据整个交州,随即自立为帝。李贲建立的这一政权被后世的越南史学家称之为“前李朝”。次年南梁大将陈霸先奉命平定李贲,南梁太清三年(549年)兵败的李贲被自己的部下所杀。然而李贲之兄李天宝、部下赵越王、族人李佛子等人仍继续坚持抵抗,而此后梁、陈两朝的主要精力用于应对来自北朝的威胁,这就使前李朝残部得以一直幸存下来,直到隋仁寿二年(602年)李佛子向已统一南北的隋王朝投降,至此前李朝结束。唐开元十年(722年)梅叔鸾自立为帝并联合占婆、真腊等国反唐,被唐将杨思勖率十万大军讨平。贞元八年(791年)交州当地豪强冯兴与弟弟弟弟冯骇举兵反唐,两年后冯兴去世,其子冯安继立,后被唐朝安南都护赵昌招抚。元和十四年(819年)农历十月安南当地“酋豪”的杨清在平定作乱的黄洞蛮的过程中聚众起事,不久即被唐军平定。会昌三年(843年)安南经略使武浑命将士修筑城邑,但引来将士叛乱,其后监军段士则成功抚平乱局。直到咸通七年(866年)为止唐朝基本从基本将安南局势稳定下来。

展开全文

唐末藩镇割据之时交州当地的土豪曲氏家族建立了割据一方的静海军节度使政权,与割据岭南的南汉政权相争。天成五年(930年)南汉君主刘龑派李守鄘、梁克贞讨伐交趾(今越南中北部地区),擒静海节度使曲承美而归。但不久曲氏的部将杨廷艺就驱逐了南汉军队,自称静海节度使。天福二年(937年)杨廷艺为牙将矫公羡所杀。天福三年(938年)杨廷艺的女婿吴权在爱州(今清化)起兵,反对矫公羡。矫公羡见吴权势力强大,于是向南汉求救。刘龑早已有吞并交趾的野心,于是趁机任命儿子刘弘操为静海节度使,封交王,以支援矫公羡的名义率水军出兵交趾。然而南汉大军却在天福三年(938年)的白藤江之战中败给了吴权,以此战为标志越南脱离了中国郡县的直接管辖,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开运元年(944年)吴权薨逝后其皇后的三哥以外戚身份辅政并趁机架空吴权之子,随后安南各地出现了十二个大封建主割据混战的局面,史称十二使君之乱。在安南割据混战的十二使君中有一个叫陈览,他帐下有一员大将名叫丁部领,在征战过程中他逐渐取得了兵权。开宝元年(968年)丁部领在扫平群雄一统安南之后自称“大胜明皇帝”,开启了越南历史上的丁朝。

北宋形势图

然而这时中原王朝的政局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丁部领统一安南各部的八年前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开创了北宋王朝,随后赵匡胤先后席卷荆湖、后蜀、南汉、南唐等地,到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驾崩时五代十国割据政权大多已被平定。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纳土归附,次年又亲征太原,灭北汉。尽管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的纷乱局面,然而宋朝的统一其实仍是金瓯未满:东北部的燕云十六州自后晋以来就被割让给契丹人,西北部的定难军节度使(西夏国的前身)实际上已形成独立的政权,而在南方唐代的静海军节度使已演化成为独立国家大越国(今越南)。尽管宋朝是一个内敛保守的王朝,并无效法汉唐开拓漠北、西域等地的雄心壮志,但却始终将彻底终结残唐五代乱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宋朝看来:燕云十六州问题、西夏问题、越南问题都是在唐末五代时期形成的,因此将其视为应当恢复的中华旧疆。

就在宋太宗赵光义灭北汉的第二年越南丁朝发生内乱,于是赵光义在大臣的建议下命侯仁宝等将领率兵南征。在宋朝大军压境的形式下时任丁朝十道将军的黎恒以一出越南版的“黄袍加身”篡夺了丁朝的江山,黎恒登基后立即开始着手对抗宋军。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在当初吴权战胜南汉军队的白藤江宋军遭遇越军的伏击,主将侯仁宝战死,宋军被迫撤退。黎恒在战胜宋军后鉴于和宋朝在国力上的巨大差距而主动遣使谢罪、朝贡,恰逢此时宋朝与北方的契丹也正处于激烈对峙的状态,到了雍熙四年(987年)宋朝出于集中精力应对作为主要威胁的契丹这一目的正式册封黎恒为交趾郡王。以此为标志中原王朝正式承认越南不再是中原王朝直接管辖之下的郡县,此后越南作为中国的藩属国存在。越南在接受北宋的册封后两国关系仍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这主要是因为这时正处于越南由割据政权向独立国家过渡阶段,在两国边界的划分上越南以历史上南越国的版图为依据对岭南两广地区提出领土要求,而北宋方面认为既然现状是历史形成就应当遵守,既然自己已承认越南独立的既成事实,那么自然不可能要求自己再行割让领土。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越南黎朝发生内乱,时任左亲卫殿前指挥使的李公蕴趁机夺取帝位,由此开启了越南李朝的历史序幕。

这时的宋朝比起宋太宗赵光义时代更为趋向于内敛保守,因此对越南的这次改朝换代采取了不介入、不干预的政策。李朝开国后先后迫使占城、柬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