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颠之战胜负未分之时,德国法西斯为什么把侵略矛头突然地又指向苏联?如果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有零式战斗机,会造成什么样的结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不列颠之战胜负未分之时,德国法西斯为什么把侵略矛头突然地又指向苏联

自“疯子”希特勒叫嚣着要带领民众重新树立强国威望的那刻起,发动的“复仇”战争,渐渐的演变成了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世界大战。他充分利用英、法等国害怕战争的弱点,玩弄外交权术,软硬兼施,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尤其是闪击法国,巴黎成为不设防的城市后,让德国人的民族荣誉感达到了顶峰,一个个就像满血复活的战士,在“疯子”的带领下,续写德意志帝国更大的辉煌。

然而,他们却碰到了一个“硬茬”——英国。

战事首相丘吉尔临危受命,上台伊始就公开挑战:我们的信念是消灭法西斯主义,同一个在人类罪恶史上,还从来没有见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

面对伦敦的强硬态度,“疯子”准备发起登陆战,在30天内集结了近4000艘各类舰船,13个师整装待发,但该方案却被无限期的延长了。

最终,英国赢得了这场在二战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空战胜利,也预示着纳粹德国开始走向灭亡。战后,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不实施登陆作战,转而向东攻打苏联呢?“疯子”希特勒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苏联是首要目标。

按照“疯子”的战略部署,闪击波兰,再囊括西欧大陆,这是“声东击西”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声西击东”,迫使伦敦投降的同时,回师东进“摧毁”苏联,席卷整个欧洲大陆;第三步才是倾其全力对付英伦三岛;最后是对美国发动“洲际闪电战”,称霸全球。

所以,闪击法国后,德军的陆军主力就已经开始悄悄调往东线,在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内,几乎并未做任何渡海作战的准备。他的真正目标是入侵苏联,制定“海狮计划”是为了转移人们的视线。

推崇外交讹诈。

希特勒崇尚武力,但更崇尚外交讹诈。自开战以来,凭着强大的武装力量,通过劝降、通牒等手段,制服了许多国家,当然还包括强大的法国。在失败情绪弥漫整个欧洲的时候,他认为伦敦最终会选择投降。

1940年7月16日,他发布了“海狮计划”。说到:“鉴于伦敦无视它军事上的绝望境地,依然无意屈服,我决定准备发动登陆战役。如果必要,就付诸实施。”应当注意的是,他在这里使用的是“如果必要”这一假定词,而不是肯定词,可见骨子并不硬。

8月1日,他又发布第17号作战指令,调门更低了。他说:“为了创造必要的条件以最后征服伦敦,我打算对本土继续进行更加猛烈的海空战争。”索性不提“登陆战役”了。

可见,他的“海狮计划”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味道。

“灭法降英”是其战略主导思想。

让他最终倡导“灭法降英” 战略思想还是来自历史上两国对德国的态度。虽然,《凡尔赛合约》英国也希望对柏林进行严惩,但为了均衡欧陆各国的势力,在具体措施上还是比法国轻了许多;而法国的条件是最苛刻的,这让屈辱的日耳曼人心理上一定要“严惩”法国,拉拢英国。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敦刻尔克合围战中“网开一面”了,他要留一个谈判的窗口。

当他的“诱降建议”遭到拒绝后。“疯子”转而想用武力“提醒”一下丘吉尔,遂发起了不列颠之战。

不列颠之战的目标一是取得制空权,二是摧毁其战争经济的潜力,并摧垮英国民众的抵抗意志,迫使伦敦投降。但最终的目的还是“掩护”德国倾其全力东进而无后顾之忧。

可谓是“一箭双雕”。

如果说德军“宜将剩勇追穷寇”登陆英伦三岛,一定会和当时最强大的英海军进行角逐,会打乱先前的战略部署;要说英勇的英国军民没有屈服,凭借着最有力武器——英吉利海峡;最有效的制空武器——雷达;最强大的战斗力——全民皆兵,赢得了胜利,也一定和希特勒的“不专心”有很大关系。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如果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有零式战斗机,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不列颠之战德国空军之所以在同劣势的英国空军的作战中损失惨重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飞机的性能不足,尤其是航程短的问题,这几乎是致命的缺点。

1940年的德军轰炸机远不如像1944年英美重型轰炸机那样拥有强大的装甲防护和防御火力,这种脆弱的轰炸机在空战一开始就证明假使没有战斗机的护航,德军的轰炸机群根本无法执行轰炸任务,会被英军战斗机重创。而德军数量最多的BF-109战斗机的最大航程只有700公里,实际航程比这更短,它的最佳作战半径是在200公里以内,当德军轰炸机群深入英国北部时这种战斗机就力不从心了,只能在目标上空停留很短的时间,经常是在同英国战斗机缠斗的过程中不得不因燃油不足而被迫返航,无法对轰炸机进行有效的护卫。

而零式战斗机的最大航程达2000公里,是德军Bf-109的近3倍了,这意味着零式战斗机可以完全满足对轰炸机群的全程护航任务,并且可以尽情的同英国战斗机缠斗而不用担心燃油不足的问题,这对于德军来说是决定性的改变,就像在1944年盟军装备了大航程的P-51战斗机一样,这些战斗机不仅有充足的燃油可以对轰炸机群保证护航安全,而且由于燃料充足不再是对来袭的敌军战斗机进行驱离,而是同其展开激烈的空战,直到将其击落为止,事实上盟军正是有了这种长航程的战斗机后才彻底重创了德军的战斗机部队,取得了德国的制空权,而反过来对于1940年的不列颠空战也是,德军假使真的拥有了大量的零式战机,那么完全可以像1944年盟军那样同英国战斗机展开公平的激烈厮杀,而英国在战斗机数量上的劣势就会放大,最终失去制空权。

所以假使德军真的在1940年拥有零式战机那么极有可能会取得不列颠空战的胜利,而德军也会彻底下定决心发起海狮行动,登陆英国本土,二战的进程也将发生极大改变。

我们不是唯武器论,可是也要承认关键性的武器装备会影响战争的最终结局。尤其是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战役。

二战中,兵力是日军一倍的英军,为何在马来亚战役中溃败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溃败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日军掌握制海权。

看看马来西亚的地图就知道,除了北面和泰国接壤以外(泰国在战役期间加入轴心国),其余三面都是大海。

所以,对于马来战役来说,掌握制海权至关重要。

但英国海军在马来西亚并没有什么实力,仓促赶来的威尔士亲王号及却敌号被日本海军航空队轰炸机在彭亨、关丹外海击沉。

至此,英国防御马来西亚的海军力量崩溃。

由此,日军从任意一点进攻,让马来西亚英军防不胜防,极为不利。

第二,日军掌握制空权。

日军有500多架战机,英军只有158架。

除了数量的劣势以外,质量也相差很大。

英军在这里战斗机主要是水牛F2A战斗机。这种战斗机在速度、机动性和爬升率上都比不上日本的零式战斗机。

双方飞行员如果水平差不多,水牛战斗机基本就是被虐的。

飞虎队在缅北作战期间,陈纳德挑选一名优秀飞行员和英军驾驶员进行了比试。

英军的水牛战斗机,竟然被陈纳德飞虎队性能平平的P-40B围着转圈。

如果实战,水牛早就被击落好几回了。

所以,战役开始没多久,英军空中力量就完了,日军完全掌握制空权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