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秋雨愁煞人(秋风秋雨愁煞人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秋风秋雨愁煞人是什么意思

释义:秋天的风和雨让人感到十分发愁。

出处:这句话因为秋瑾在临终前书就被误以为是秋瑾所作,实则是清朝诗人陶宗亮所作《秋暮遣怀》。

原文:人生天地一叶萍,利名役役三秋草。

秋草能为春草新,苍颜难换朱颜好。

篱前黄菊未开花,寂寞清樽冷怀抱。

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出门拔剑壮槃游,霜华拂处尘氛少。

朝凌五岳暮三洲,人世风波岂能保。

不如归去卧糟丘,老死蓬蒿事幽讨。

释义:人生就好像天地里的一叶浮萍,追求名利就好像三秋的草一样。秋草可以变为新的春草,老去的容颜却难以变回年轻的面貌。篱笆前的菊花还未绽放,一人寂寞举着清冷的酒杯独饮。

秋风秋雨让人发愁,寒冷的夜晚独自一人坐着心里十分忐忑。出门拔剑豪迈得游玩,白霜拂去之处尘氛都少了。造成去看五岳傍晚去看三洲,人世间的风雨岂能避免。不如回去睡在自己的破床,老死在蓬蒿之地。

扩展资料

描写秋天的诗句

1、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

出处:唐·张九龄《秋夕望月》

释义:皎洁的月光下青苔被照露出来,树上萧条的黄叶随风落下。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出处:唐·杜甫《登高》

释义:无边的落下随风晓得落下,无尽的长江滚滚而来。

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出处:宋·苏轼《赠刘锦文》

释义:荷叶都已经枯萎没有了叶盖遮雨,菊花虽然残落却还有傲然挺立的花枝。

秋风秋雨愁煞人全诗

“秋风秋雨愁煞人”全诗:人生天地一叶萍,利名役役三秋草。秋草能为春草新,苍颜难换朱颜好。篱前黄菊未开花,寂寞清樽冷怀抱。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出门拔剑壮槃游,霜华拂处尘氛少。朝凌五岳暮三洲,人世风波岂能保。不如归去卧糟丘,老死蓬蒿事幽讨。
赏析:
秋天在我国文学意味上多带有悲凉肃杀色彩,自古逢秋悲寂寥,有“春女思,秋士悲”之说。仅从字面也可以想象出萧索秋天的场景:绵绵秋雨,伴着寒冷的秋风,天空一定是昏黄的,肃杀的冬季就要来了,大地上没有了勃勃生机,正是万物凋零的时节,在秋风秋雨之中,心情更是惆怅哀凉。
这一诗句,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封建黑暗统治的不满,对吃人礼教的反抗,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也表达一位女革命家忧国忧民、壮志未酬、面对死亡的悲愤心情。

“秋风秋雨愁煞人”是谁的诗句

这是秋瑾的诗句,秋瑾 (1875 - 1907年),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年轻便抱定『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大志。
1904 年自费留学日。 发起共爱会,创办《白话报》,号召推翻清朝 封建统治, 提倡男女平权。 1905 年回国, 参加光复会。 同年再赴日本, 加入同盟会, 任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省主盟人,1906年因抗议日本取缔中国留学生而回国。 在上海组织锐进学社,创办 《中国女报》, 宣传妇女解放, 倡导民主革命。
1907 年主持绍兴大通学堂, 任督办, 联络浙省革命志士和会党成员, 组织光复军, 与徐锡麟策划皖浙同时起义。 7 月徐在安庆举义失败, 清政府探查到皖浙联系, 派兵包围大通学堂。 秋瑾遂於14 日被捕,审讯时秋瑾只字不答,只写了“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大字。 15 日在 绍兴轩亭口就义,时年三十一岁。 工 诗 词,有《秋瑾集》。

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诗句

关于“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诗句包括:

1、晚唐商隐《夜雨寄北》

原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齐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

2、唐代白居易《秋雨夜眠》

原文: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译文:

有点凉的深秋之夜,又一个老头悠闲自在。吹灯后迟迟才躺下睡觉,秋雨声中渐渐入眠。

火盆的火已经灭了,加点火,烤烤被子。早上天晴了有些寒冷不想起,看窗外树叶霜打成红的了。

3、五代诗人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原文: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背重王孙。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译文:

湘江上阴云笼罩,使人心情郁闷。深夜里徘徊江岸,想起刘琨的远大抱负。秋风吹动,万里芙蓉花摇曳生姿。暮雨洗尘,千村的薜荔枝苍翠可爱。

乡思难耐,看见橘柚更令人悲叹。羁旅他乡,如被弃的山野之人无人看重。就是打鱼人和我相见,也不与我说一句话。自管吹着长笛回岛去了。

4、唐代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原文: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译文:

竹丛里船坞深静无尘,临水的亭榭分外幽清。相思之情啊飞向远方,可却隔着重重的高城。

秋空上阴云连日不散,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好听深夜萧瑟的雨声。

5、清代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原文: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译文:

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黄沙遮日满目荒凉谁可同语?只有萧瑟的西凤吹拂着枯老鲜红的枫树。

从前愁苦凄滚的往事无穷无尽,铁马金戈南征北战,最终只剩日落黄昏青草掩藏着坟墓。满腹幽情情深几许,夕阳照射深山飘洒着潇潇秋雨。

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瑾

篱前黄菊未开花,寂寞清樽冷怀抱。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今年7月15日,是秋瑾就义百年忌日。一个世纪过去了,中国发生何等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秋瑾为了追求祖国富强,而赴汤蹈火的大无畏精神,她那种大义凛然,宁愿牺牲自己也要唤醒民众的革命意志,依然在支撑着我们民族的灵魂。  

  秋瑾的身世,大家已十分熟悉。只是她牺牲前的情景,正如卢森堡所描绘的。那是1907年春,她回到绍兴主持大通学堂,同徐锡麟秘密组织“光复军”,准备相继在安庆与绍兴举行武装起义。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中失败牺牲,其弟徐伟供出秋瑾。10日秋瑾得知消息,明白清政府马上要来追捕,众人劝她速离绍兴,但她却把所有同志安排撤离,唯自己独自一人,孤守在大通学堂。她说:“革命要流血才能成功。”用行动实现自己加入“同盟会”时许下的诺言: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