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虎离山和声东击西的区别(声东击西,调虎离山,围魏救赵,暗度陈仓,这些计谋有什么共同地方和不同地方求教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声东击西,调虎离山,围魏救赵,暗度陈仓,这些计谋有什么共同地方和不同地方求教

共同的:在一个地方晃一下,实际攻打另一个地方。
不同的:人物不同,地方不同,时间不同,事件不同······
不是不太聪明,是太不聪明!

声东击西和调虎离山有什么差别

声东击西;拍你左肩的同时用力打你右肩。调虎离山;离你十米放十元钱,你过去捡钱时拿走你的行李箱。

调虎离山同声东击西有何分别

您好 图片参考:.yimg/iugc/rte/ *** iley_18 关于您的问题提供资料给您参考: 调虎离山,比喻用计诱使对方离开他的据点,以便趁机行事,达 成目的。用在「计策奸巧」的表述上。 《西游记.第五三回》中,提到唐三藏一行人西行取经时,唐三藏因误饮子母河照胎泉的水,腹痛成胎,于是孙悟空来到一处寺庙,想要求得一碗落胎泉水治师父的病。但寺庙内的道人因与唐僧一行人有冤仇,不愿意让他取水。孙悟空于是叫沙和尚当他的助手,再一次来到寺庙。因有过之前一次失败的经验,孙悟空就想出一个方法,先把那个道人引出寺庙争战,沙和尚再趁著二人交战的机会,探井取水。这个方法果然奏效,沙和尚已取了水,此时孙悟空正想赶尽杀绝,但沙和尚却喊道:「饶了他吧!」孙悟空一听,就告诉如意真仙,这次用「调虎离山」的计策,已经顺利取了水,且念在他之前不曾犯法,于是就放了他一马,并且警告他以后再有人来取水,不可以再有要挟、勒索的行为。后来「调虎离山」就用来比喻用计诱使对方离开他的据点,以便趁机行事,达成目的。 声东击西,以虚张声势,来转移对方的注意力。用在「虚实战 略」的表述上。 淮南子.兵略》中,提到「声东击西」的战略:制造出要攻打东方的声势,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实际上却把主力集中在对手疏于防备的西方,予以进攻打击,是一种出奇制胜的作战计谋。在唐.杜佑《通典》中,我们也可看到「声言击东其实击西」的战略。在东汉初年,征南大将军岑彭带着三万兵马,向南攻打秦丰,与秦丰部将蔡宏在邓地相持,累月不见胜负。岑彭布告士兵,明早要向西攻打山都,并故意放走抓到的俘虏,让他们去向秦丰报信。秦丰就派大军去西方防备岑彭的袭击,岑彭却潜兵渡过淝水,悄悄东进,袭破秦丰部下张阳,又从川谷间伐木开道,进捣黎邱。黎邱是秦丰巢穴,秦丰在西方接得警报,慌忙还救。岑彭与诸将驻营东山,严兵以待。秦丰与蔡宏夜攻岑彭,岑彭开营迎击,大破秦丰军队,秦丰败逃黎邱。此即「声东击西」战略的例证。后来这句成语就用来比喻虚张声势,以转移对方的注意力。 由此看来,二者的分别很模糊,不容易区别,都是在作战取胜中 的一种技巧。 140.111.34.46/chengyu/text/fr/fr01302# 140.111.34.46/chengyu/text/fr/fr00296# 资料整理与个人浅见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图片参考:.yimg/iugc/rte/ *** iley_39
声东击西和调虎离山分别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六计和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用在军事上,是一种调动敌人的谋略。此计运用这个道理,是说战场上若遇强敌,要善用谋,用假象使敌人离开驻地,诱他就我之范,丧失他的优势,使他处处皆难,寸步难行,由主动变被动,而我则出其不意而致胜。 而声东击西则是忽东忽西,即打即离,制造假象,引诱敌人作出错误判断,然后乘机歼敌的策略。自己实力不足,不宜硬拼,应该设法保存实力,避实就虚。发出假信号,迷惑和扰乱对方,使对方判断出现错误,诱使对方上当。并利用假像,制造对自己有利的机会,自己才可以在对方出错的时候,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巧取胜。

三十六计里“声东击西”与“调虎离山”都有引诱敌军的意思,关键区别在哪里,给个好理解的建议

计谋大都有着相似点,但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调虎离山和声东击西都是转移敌人的注意力,迷惑敌人,调动敌人。调虎离山的侧重点在于,一是把敌人从其势力范围调走,以利我完成军事行动,《三十六计》一书中就是此例。二是把敌人从其势力范围调到我势力范围加以歼灭。声东击西的侧重点在于,通过迷惑敌人和调动敌人,打乱敌人部署,使敌人在混乱中形成薄弱点,我则突然从敌薄弱点突破而一举克敌~

三十六计中,围魏救赵,声东击西,调虎离山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1\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2\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3\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调虎离山成语解释及意义

调虎离山(diào hǔ lí shān),汉语词语,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目的在于削弱对方的抵抗力,减少自己的危险。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成语 调虎离山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调虎离山成语解释

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

二、调虎离山成语 近义词

声东击西

声张击东而实击西。用以迷惑敌人,造成敌人错觉,给予出其不意的攻击。唐杜佑《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声:扬言。

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向盟国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率兵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计,乘魏国精锐部队在赵,国内空虚,引兵攻袭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在魏军从邯郸撤退回救时,乘其疲惫,大败魏军于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赵国之围遂解。这次战役又称桂陵之战。后以“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的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三、调虎离山成语 造句

1、抗日战争期间,我游击队经常使用调虎离山之计,把日本鬼子引出驻地,然后消灭他们。

2、朱老巩明白过来,是调虎离山计,一时气炸了肺。

3、是调虎离山,回去保护钻石!

4、战士们用调虎离山的办法,把敌哨兵引开,隐蔽着冲进了敌人的指挥部。

5、我军采用调虎离山之计,引开敌军主力,一举攻克了石堡寨。

6、这自然是调虎离山之计,邓和武汉派都是不同意的。

7、由于这个巧妙的调虎离山计,削弱了敌人大本营的兵力,使他顺利达成了这次进击的任务。

8、二次大战中,因为盟军使用调虎离山之计,才能顺利地在诺曼第登陆成功。

9、等他追赶一段路段,才警觉这是贼人的调虎离山,急奔返家,桌上宝物果然已失。

10、红军在井冈山以调虎离山之计打败了层层围攻的敌人。

11、我这是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将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