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对应的诗句是什么?筚路蓝缕拼
发布时间: 2023-07-06

“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对应的诗句是什么

“筚路蓝缕启山林”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释义: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形容创业的艰苦。注意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也作“荜路蓝缕”。

“筚路蓝缕启山林”也出自《史记.楚世家》“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蒌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记载。

释义:楚王熊绎初封楚国丹阳,开辟五十里子男之田的荆山楚地,居住在青蒿蒌草荒草遍地的山野草莽,带上楚国的桃弧棘矢及苞茅缩酒等贡品,乘坐上用竹子荆条做成的柴车,驰骋跋涉于朝向中原周疆的山林之间,以供事周王。

“筚路蓝缕启山林”中,栉风沐雨是成语,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出自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沐甚雨,栉疾风” 。

释义:狂风梳着头发,大雨浇洗头。

砥砺:意思为磨刀石,也做磨炼锻炼,用来表示革命意志,也可以表示相互之间勉励。

栉风沐雨,是指经历风雨,当然这里是说人生道路上的风雨坎坷,是一种比喻。

扩展资料:

《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那年春天,楚国攻打郑国,郑国抵挡不住,只得向楚国求和。晋国得到消息,立刻派兵抗楚救郑,目的是要把郑国争取过来,使他归附晋国。可是晋军还没渡过黄河,郑国已经屈服,楚军也准备胜利回师了。

晋军的中军主将荀林父等部分将领,便主张停止进军。而中军副将先縀和另一部分将领却不同意,于是发生了争执。晋军暂驻在敖、郱二山之间。郑国派人到晋军营中去声明:“我们郑国向楚国求和,不过是为了不致亡国,丝毫也没有对晋国不友好的意思。”

还说:“楚军轻而易举地得了胜利,因此骄傲了,部队也放松戒备了。你们如果趁此追击,加上我们从旁助战,定可把楚军打得大败。”先縀高兴地说:“对呀,打败楚军,夺回郑国,正是时候了!”

下军副将栾书说:“不行,楚国经常教诫全国军民,要发扬他们祖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勤俭建国,艰苦奋斗。有什么理由说他们骄傲了,放松戒备了?况且郑国劝我们攻打楚军,其实也并不是真心向着我们。要是楚军打胜了,他还不是又要向楚国投降。我们怎么可以相信郑国的话呢?”

参考资料1:百度百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参考资料2:百度百科-栉风沐雨

筚路蓝缕拼音

筚路蓝缕拼音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释义]: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箤路蓝缕的意思

第一个字写错了,应该是筚路蓝缕。
荜路蓝缕
拼音:bì lù lán lǚ
解释:蓝缕:破衣服。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出处:宋·司马光《和王介甫巫山高》:“嗟嗟若敖、蚡冒,荜路蓝缕空辛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