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拼音?“虽饰以金镳,飨以佳肴,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是什么意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竹林七贤拼音

嵇康 【jī kāng】、 阮籍【 ruǎn jí 】、山涛 【shān tāo 】、向秀 【xiàng xiòu 】、刘伶【 liú líng 】、王戎 【wáng róng 】、阮咸【 ruǎn xián】。

一、嵇康

嵇康(224年-263年 ,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 。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他的事迹与遭遇对于后世的时代风气与价值取向有着巨大影响。嵇康工诗善文,其作品风格清峻,反映出时代思想,并且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又注重养生,曾著《养生论》。今有《嵇康集》传世。

二、阮籍

阮籍(210年—263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八十二首》、《大人先生传》等,其著作收录在《阮籍集》中。

三、山涛

山涛(205年-283年3月3日),字巨源。河内郡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山涛前后选举百官,都能选贤用能。在武帝下诏罢除天下兵役时,他认为不应该废除州郡武备,后来天下混乱,州郡无力镇压,果如其所言。

四、向秀

向秀(约227年-272年),字子期,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人。魏晋时期的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 。向秀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

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昭害死后,向秀应本郡的郡上计到洛阳,受司马昭接见,后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泰始八年(272年)去世。

五、刘伶

刘伶(生卒年不详,一说约221年-约300年),字伯伦,沛国(今安徽淮北)人,魏晋时期名士,与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和阮咸并称为“竹林七贤” 。

刘伶现今存世的作品只有《酒德颂》和《北芒客舍》。其作品生动的反映了魏晋名士崇尚玄虚、消极颓废的心态,也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蔑视及对自然的向往,后世以刘伶为蔑视礼法、纵酒避世的典型。

六、王戎

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濬冲。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元康七年(296年),升任司徒。王戎认为天下将乱,于是不理世事,以山水游玩为乐。永兴二年(305年),王戎去世,年七十二,谥号“元”。

七、阮咸

阮咸(生卒年不详)字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尉氏)人。魏晋时期名士,文学家。阮籍之侄,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

阮咸精通音律,善弹琵琶,时号“妙达八音”,有“神解”之誉 。存世的作品有《律议》、《与姑书》。“阮咸”这一乐器也是因其得名。

“虽饰以金镳,飨以佳肴,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是什么意思

虽饰以金鑣,飨以佳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出自《与山巨源绝交书》[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是嵇康写给想拉自己一起入仕的山涛的一封绝交信。钟嵘〈诗品〉以“清远”“峻切”评论这封绝交书。全文总共分为6段,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虽饰以金鑣,飨以佳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在文章第二段的段尾”,意思是:虽然给麋鹿带上金的笼头,喂它最精美的饲料,但它还是强烈思念着生活惯了的茂密树林和丰美的百草。作者以麋鹿自比“虽饰以金鑣,飨以佳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来阐述自由意志和叛逆精神。

嵇康(223—262),字叔夜,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县西南)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为中散大夫,故世称嵇中散。他是曹魏宗室的女婿,学问渊博,而性格刚直,疾恶如仇。因拒绝与当时掌权的司马氏合作,对他们标榜的虚伪礼法加以讥讽和抨击,直接触犯了打着礼教板幌子的谋夺曹氏政权的司马昭及其党羽,结果遭诬被处死。他临刑的时候,有三千名太学生请求以他为师,可见他在当时社会上的声望。他的散文长于辩论,思想新颖,析理绵密,笔锋犀利,往往带有愤世疾俗的情绪。有《嵇康集》。

山巨源,名涛,河内怀县人,与嵇康等友好,为“竹林七贤”之一。这封信是嵇康听到山涛在由选曹郎调任大将军从事中郎时,想荐举自己代其原职的消息后写的。信中拒绝了山涛的荐引,指出人的秉性各有所好,申明自己赋性疏懒,不堪礼法约束,不可加以勉强。他强调放任自然,既是对世俗礼法的蔑视,也是他崇尚老、庄消极无为思想的一种反映。全文奋笔直书,说理透辟,文词犀利,字里行间洋溢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兀傲情绪,具有鲜明个性。

历史上比较帅的嵇康、潘安都出现在一个时期,有什么故事吗

嵇康、潘安都是魏晋乃至如今都非常有名的美男子,名列中国古代四大美男。

(四大美男为潘安、兰陵王高长恭、宋玉、卫玠,也有潘安、兰陵王高长恭、嵇康、卫玠的说法。)

关于潘安,单看“貌比潘安”一词就知道此人容貌之美,而且还有“古代第一美男”的美誉。据记载,潘安容貌秀美,神态优雅,气度不凡。每次驾车于街上,都引来众人围观,连老妇人、小孩都为之着迷,纷纷用水果往潘安所驾的车里丢,导致潘安每次出门都是“满载而归”。这就是“掷果盈车”典故的由来,现用来比喻女子对美男子的爱慕与追捧。

和潘安不同,嵇康虽然容止出众,也是有名的美男子,但其才华横溢是潘安无法相比的,《晋书·嵇康传》云,嵇康“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

嵇康身为竹林名士,工诗善文,风格清峻自然,有《养生论》、《嵇康集》等文学著作传世。是当时名士“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他的想法和作为不但影响了魏晋,对于后世影响也是极大的。

不仅如此,嵇康的音乐成就更是惊世骇俗,精于笛,妙于琴,极擅音律。嵇康认为”音乐“的本质就是“和”,也就是与天地相合为一,认为曲调所表达的喜怒哀乐是弹奏者情感的流露。

嵇康所作甚多,其《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作“嵇氏四弄”,与蔡邕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隋朝时期隋炀帝曾将弹奏“九弄”作为取仕条件。而嵇康临刑前所弹奏的《广陵散》更是千古绝唱,是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

你知道三国时期第一美男是谁吗为什么是他

三国时期的美男子,有记载的我只看到过两个。一个是蒋干,一个是周瑜。

蒋干也是被黑一千多年了。历史上的蒋干,可不是《三国演义》里那位长相猥琐,行为龌蹉的盗书之人。《江表传》记载:“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以对”。就是说蒋干是个才貌双全的漂亮人物,特别擅长辩论。

蒋干与周瑜不是什么同窗,而是同乡,他是九江人,周瑜是庐江人,这两个地方同属扬州管辖。

曹操听说周瑜仪表不凡,派蒋干去当说客。蒋干到了周营,马上发现周瑜是说不动的,便很识趣的一言不发。《江表传》的记载是“但笑,终无所言”。

蒋干回去后便对曹操说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周瑜宽宏大量,品格高尚,不是花言巧语可以离间的。这才是历史上真正的周瑜与蒋干。

《三国志》记载周瑜“长壮有姿貌”。就是身材高大,相貌俊美的意思。二十四岁被孙策任命为建威中郎将,驰骋沙场,建功立业,“吴中皆呼为周郎”。

周瑜不光外表俊郎,而且气质高贵,气度恢弘。人品好,修养好,会打仗,懂艺术。《三国志》里评价周瑜是“性度恢廓”,就是性情开朗,气度宽宏。可不是小说里描述的嫉妒心极度重的人。刘备说周瑜是“气量颇大”。

总之,蒋干以“仪容”著称。但他见了周瑜,直接被周瑜的气质震的一句话没说。所以人称“年少有美才”的周瑜,才是三国时期第一美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