蘅芜是什么东西啊?蘅芜怎么读 蘅芜的解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蘅芜是什么东西啊

蘅芜,乃薛宝钗的地址名,他要加入海棠诗社,当然得有个雅号,既然大家都用地名,且要高雅,所以用君,君的意思是品行好的人。
蘅芜是在楚辞中常出现的香草的名字,也和女英娥皇的 事有关(参看屈原《湘君》《湘夫人》),女英娥皇是两个人,林黛玉是一个人,而书中第5回是宝黛二人合在一起的,因此宝钗也是代表了湘妃。另她住的蘅芜苑就是“恨无缘”
蘅芜
一、香草名。晋·王嘉《拾遗记·五·前汉·上》:“帝息于延凉室,卧梦李夫人授帝蘅芜之香。帝惊起,而香气犹著衣枕,历月不歇。帝弥思求,终不复见,涕泣洽席,遂改延凉室为遗芳梦室。”指汉武帝宠妃李夫人死,武帝仍常思念,做梦梦见李夫人授予蘅芜之香,醒来尤有香味,几个月不止歇。徐夤《咏梦》诗:“文通(江淹)毫管醒来异,武帝蘅芜觉后香。”
二、 两种植物“杜衡”、“芜菁”的简称,泛指生长在地上的匍匐状且具有香气的草本植物。 如《红楼梦》一书中:“宝玉道:‘果然不是.这些之中也有藤萝薜荔.那香的是杜若蘅芜,......’”。

蘅芜怎么读 蘅芜的解释

1、蘅芜拼音: ;

2、蘅芜是菊科下属的一些植物,多为草本。叶常互生,无托叶。头状花序单生或再排成各种花序,外具一至多层苞片组成的总苞。花两性,稀单性或中性,极少雌雄异株。花萼退化,常变态为毛状、刺毛状或鳞片状,称为冠毛;花冠合瓣,管状、舌状或唇状;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上;花药合生成筒状,称聚药雄蕊。

蘅芜怎么读

解释:香名。

蘅组词

蘅皋

 

长有香草的沼泽。

蘅芜苑

 

《红楼梦》里大观园中一处建筑物,匾额题为“蘅芷清芬”,为薛宝钗的居所。宝钗亦因此得诗号“蘅芜君”。

杜若蘅芜

 

香名。

蘅芜院

 

香名。

荰蘅

 

见’荰衡’。

潇湘妃子指的是谁蘅芜君指的是谁

潇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蘅芜君指的是薛宝钗。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大观园成立了海棠诗社,黛玉道既然定要起诗社咱们都是诗翁了,先把这些姐妹叔嫂的字样改了才不俗。李纨道极是何不大家起个别号彼此称呼则雅。

于是李纨别称稻香老农,迎春别称菱洲,探春别称蕉下客,惜春别称藕榭,黛玉别称潇湘妃子,宝钗别称蘅芜君,湘云别称枕霞旧友,宝玉别称绛洞花主,怡红公子,富贵闲人。

红楼梦的作者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新版通行本前八十回据脂本汇校,后四十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红楼梦中的蘅芜君,怡红公子,枕霞旧友,潇湘妃子各是谁

蘅芜君指的是薛宝钗,怡红公子指的是贾宝玉,枕霞旧友指的是史湘云,潇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

潇湘妃子指谁蘅芜君指谁

潇湘妃子指林黛玉,蘅芜君指薛宝钗。

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荣府幺女贾敏与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母亲贾敏是贾代善和贾母四个女儿里最小的女儿。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

薛宝钗,是曹雪芹著长篇章回体小说《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与林黛玉并列为金陵十二钗之首,贾宝玉的从母姊(姨姊)、妻子。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博学多才,因此受到贾府上下一致好评。

扩展资料

林黛玉本贯姑苏人氏,五岁时因父做官迁居扬州。母亲贾敏是贾母四个女儿里最小的女儿 ,父亲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初为兰台寺大夫,后调任至扬州任巡盐御史。林家虽非富贵之家,却是书香门第。

林黛玉曾有小一岁的幼弟,养到三岁死了。所以父母对她爱如珍宝,见她聪明清秀,便请了贾雨村做家庭教师,教她读书习字,假充养子之意。林黛玉六七岁,母亲一病而终。

贾母怜她无人依傍教育,便接她到自己身边,黛玉10岁,宝玉11岁,宝钗、晴雯、袭人、香菱13岁,薛蟠15岁,贾琏20多岁,凤姐20岁,贾兰5岁,死去的贾珠23-24岁,贾元春22-23岁,迎春11-12岁,探春10-11岁,惜春10岁,史湘云10-11岁,贾珍尤氏30多岁。

《红楼梦》中蘅芜君是指谁

是指薛宝钗。海棠诗社成立的时候大家都要给自己起个别号,宝钗住蘅芜院,故而自称蘅芜君。

蘅芜君,怡红公子,枕霞旧友,潇湘妃子分别指谁

蘅芜君,《红楼梦》人物薛宝钗在诗社里的别号。出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贾宝玉,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主要的人物,别号怡红,公子、绛洞花主、富贵闲人。
,枕霞旧友  史湘云在诗社里的别号。
潇湘妃子,即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号。书中说,大观园中姐妹起诗社,众女儿个起字号,黛玉号为“潇湘妃子

你觉得薛宝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哪些事件可以看出她的性格来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处世哲学就是务实,她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本身具有青云之志,但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那个社会,她所有的理想,所有的抱负,都无法自我实现,只有依靠一个阶梯来帮她,宝玉就变成了她的最佳人选。

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薛宝钗,因为和黛玉相比总感觉她缺少了那份“真性情”缺少了那份“本真”,她的“目的性”太强,宝玉第一次去梨香院看她,她不施粉黛,衣着朴素大方,透出一身的贵气,可是作者却笔锋一转说她“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既然大家都看出她在“装愚”,她的贤良淑德是装出来的,聪明率真的宝玉岂会不知,她自己在如何辩解“守拙”,都没有意义。借着丫环莺儿之口说出“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宝玉立刻明白她的醉翁之意,岔开话题,于是引出了“冷香丸”。每次读到这里,都不得不佩服作者曹雪芹此处所运用的暗喻简直是登峰造极,暗喻薛宝钗这是热毒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