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古诗《题西林壁》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什么意
发布时间: 2023-07-06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1、诗词内容出自《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2、这两句诗词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扩展资料:

1、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2、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3、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4、苏轼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在常州(今属江苏)逝世,享年六十五岁。苏轼留下遗嘱葬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钧台乡上瑞里。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谥号“文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题西林壁》   百度百科_苏轼

古诗《题西林壁》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什么意思

意思: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出自:宋苏轼《题西林壁》

原诗: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释义: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084年,黄州贬他为副官。当他去汝州时,他经过九江和他的朋友去庐山。壮丽的山水激发了易行庄的思想,他写了一些庐山诗。是游览庐山后的总结。根据南宋新宿所著《东坡先生志》可知,这首诗写于元七年五月。

作者的成就:

继欧阳修之后,苏轼是北宋文坛的领军人物。他在当时的作家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许多作家都和他交朋友或接受他的指导。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不之、张磊等都是他培养、嘉奖、推荐的。Sumen四、被命名为“六君子”,包括陈世道和李凯。

苏轼在中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扩大创新的精神运动的北宋诗歌和散文领域的ci,冲走的传统风格ci唐代、五代末以来创造了大胆和自由学校的优美的学校,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打破了边界诗歌的魅力和壮族ci和ci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横看成峰侧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全诗是什么

横看成峰侧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全诗是:《题西林壁》。

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横看成岭侧成峰⑵,远近高低各不同⑶。

不识庐山真面目⑷,只缘身在此山中⑸。

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⑶各不同:各不相同。

⑷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⑸缘:因为;由于。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