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基本性能参数是什么?尼米兹级航空母舰上有哪些设
发布时间: 2023-07-06

“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基本性能参数是什么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全长332.9米,宽48米,吃水11.3米,满载排水量90944吨(后续舰是91487吨),标准排水量81600吨,战斗排水量93400吨。

舰上有由4台蒸汽轮机驱动的4只螺旋桨,它们使这庞然大物以超过30海里的时速运动。主机最大输出功率,根据公布的资料为26万匹马力以上,但传说有28万匹马力。最大速度没有公布,但一般认为可以达到35节(时速64.8公里)。螺旋桨直径6.4米,重11吨,两个舵各重45.5吨,两个锚各重30吨,锚链的1个环就重163公斤。舰体从船底到桅顶高76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上有哪些设备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设置C13-1型蒸汽弹射器,在首部弹射区安置2部,在舯部斜角甲板的前端安置2部。在“林肯”号以后改为C-13-2型蒸汽弹射器。C-13-1型弹射器动力冲程为94.49米,往复车行程为95.97米,轨道长度为99.01米,末速度185千米。

在弹射器的后部,1、2、3号弹射器配有MK7Mod0型喷气偏流板,在3号弹射器后部配有MK6-2型喷气偏流板。在斜角甲板后部设有4道阻拦索和1道应急拦机网。4台索连机和1台网连机均为MK7Mod3型。

该型机的缓冲功能为63681301.6牛/米,着舰飞机的重量为22680千克(紧急时27200千克),着舰速度145节,滑跑距离106.68米。拦机网设在第3和第4道阻拦索之间,应急时使用。

一架进场速度为150节,下滑角为3°的飞机在飞过舰尾时必须要有3米以上的安全高度,一般着舰甲板的进场长度为70.10米,4根阻拦索布设跨度约为18.29米,飞机滑跑距离为106.68米,停止后的飞机调度离开着舰区的回转距离约为30.48米。着舰甲板共长225.55米。为了保证最大45.36吨重的飞机能以150节的末速射出,弹射区长至少要107米长。加在一起,就是飞机起降作业需要的飞行甲板长332m。

机库和飞行甲板之间有4部舷侧飞机升降机相联接。每部升降机平台长25.9米、宽15.9米,面积约372m2。平台自重105吨,能提升47.6吨的飞机。飞机升降机升降一轮所需时间为60秒(包括飞行甲板和机库甲板各停15秒装御时间)。机库同“企业”号相比净高由7.6米增至8.07米,长由223.11米减至208.48米,扩大了飞机修理间的面积。宽度由29.26米增至32.92米。在面积上“尼米兹”级扩大了323m2,飞机修理间面积扩大了400m2。

“尼米兹”级航母的飞行甲板布置与“小鹰”级相同,但该级舰的航空设施有很大改进。为了减小进场飞机受舰尾乱流的不利影响,斜角甲板角度从“小鹰”级的11°20′减为9°30′。

在着舰甲板的左舷侧设有MK6-2型菲涅尔光学助降系统。在岛上装有飞机管制、引导和精确制导雷达。此外舰上还装有助降电视。在着舰区尾部左舷侧设有着舰信号官平台。仪器设备

从排水量来说,尼米兹级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后几艘完工的满载排水量已达到10万吨。布什号完工后这十艘船的总排水量几乎达到一百万吨。

尼米兹级航母一共有几艘分别介绍

尼米兹级航母一共有十艘。

作为美国海军远洋战斗群的核心力量,尼米兹级航母搭载多种不同用途的舰载机对敌方飞机、船只、潜艇和陆地目标发动攻击,并保护美国海上舰队和海洋利益。

十艘尼米兹级航母介绍如下:

1、CVN-68 尼米兹号航空母舰

开始建造日期:1968年6月22日 ,下水日期:1972年5月13日 ,开始服役日期:1975年5月3日。该舰目前仍是美国海军重要的打击武力平台,也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型的军舰之一。

2、CVN-69 艾森豪威尔号

 纽波纽斯船厂建造,1970年8月15日开工,1975年10月11日下水,1977年10月18日服役。 

舰名承袭自带领美国走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第34届总统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因此也与艾森豪总统一样,拥有同一个小名:艾克(Ike)。

3、 CVN-70 卡尔文森号

 1975年10月11日开工,1980年3月15日下水,1982年3月13日服役。

属于核动力航母,是美国海军“尼米兹”级航母的第3艘。

4、CVN-71 罗斯福号

1981年10月31日开工,1984年10月27日下水,1986年10月25日服役。

“罗斯福”号航母是尼米兹级第四艘,作了较大的改进,排水量有所增加。

5、CVN-72 林肯号

1984年11月3日开工,1988年3月13日下水,1989年11月11日服役。 

林肯号是以带领美国走过南北战争的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为名,是美国海军第二艘使用这名字的船舰。

6、CVN-73 华盛顿号

1986年8月25日开工,1990年7月21日下水,1992年7月4日服役。 

华盛顿号于2008年编入第七舰队,以取代退役的小鹰号。

7、CVN-74 史坦尼斯号

1991年3月开工建造,1993年11月正式下水,1995年6月开始服役于美太平洋舰队。

斯坦尼斯号是以来自密西西比州、著名的美国参议员约翰·斯坦尼斯为名。斯坦尼斯议员长年担任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的成员,在他参与此委员会事务的期间(1969年~1980年),他推动了许多改造美国海军的大型计划,因而获得“现代美国海军之父”的美名。

8、 CVN-75 杜鲁门号

1993年11月29日开始建造,1996年9月13日下水,1998年7月25日正式交付海军大西洋舰队服役。

杜鲁门号与同级其他航母相比,进行了一些技术改进,主要是采用了一些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如大面积使用光纤电缆,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

布设了IT-21非保密型局域网,将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作战兵力战术训练系统,舰艇图片再处理装置、数字化综合印刷厂及综合数据库等连为一体,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提高了信息处理能力;增设了保密战术简报室,舰员配备了数字式身份卡,还为舰载机起降配备了综合电视监控系统。

9、 CVN-76 里根号

1988年2月12号开始建造,2001年3月5日下水,2003年7月12日正式交付。  

里根号的上层建筑是美国海军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做出的首次大幅变动。岛型建筑经全新设计,其上层甲板上的舰员可以有更宽阔的飞行甲板视野;拦阻索从4条减为3条,从而腾出了大量空间。以便将来安装无法预知的设备。

10、 CVN-77 布什号

2003年铺设龙骨,2009年5月11日正式交付美国海军。

布什号拥有更先进的雷达和导航仪器,线缆和天线均采用内置设置,从而更突出了隐身性;它的自动化管理程度更高,舰上一次装载的食物可供全舰6000名官兵使用90天。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