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场死里逃生(黄家驹墓怎么去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黄家驹墓怎么去

黄家驹的墓地位于香港将军澳华人永远墓地十五段六台二十五号。黄家驹于1993年7月葬于此地,终年31岁。

黄家驹墓位于香港将军澳华人永远坟场十五段六台二十五号。 乘地铁到油塘,往天主教普照中学出口,经过两条电动楼梯, 直行穿过一栋楼宇,过对面行人路转右直行,到鲤鱼门广场, 转左直行过班马线再转左,就会见到14S巴士站,价钱是港币4块2。 需要注意的是,14s只在清明和重阳节运营,并且只行驶到坟场回旋处,祭拜者需步行上去,大概是十五至二十分钟。路线与搭14S一样,不过过完班马线就转右, 原路直行转左,就会见到坟场入口。 到上去,原路直上,会有条分叉路,向下行就是灵灰阁,黄家驹的墓的背景是蓝色。

美军的“飞机坟场”有多恐怖

飞机坟场只是我们给他起的一个绰号,他的正式代号是美国第309航空维护与重建中心(AMARG),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戴维斯·蒙山空军基地,占地面积大概10.5平方公里。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是因为常年少雨、气候干燥,而且土地结实坚硬,非常适合作为储存场地。下图为戴维斯·蒙山空军基地的一角,据说这里封存的飞机超过4200架,而且其中还有让其他国家垂涎欲滴的B-1B战略轰炸机。

这个空军基地中存放的飞机种类和型号非常繁多,甚至还有上世纪50年代的机型。其中比较不错的机型包括C-5银河战略运输机、C-130战略运输机、B-1战略轰炸机、F-14雄猫战斗机、F-16战斗机、F-111战斗轰炸机、MH-60直升机、B-52战略轰炸机等等。一般来说价值性比较高的飞机和零部件在封存过程中使用的保存措施比较好,进行维护后可以使用。下图为经过封存的SH-60海鹰直升机,可以看到关键部件拆除,而他的背后是封存的C-130运输机和一批C-17运输机的发动机,都是被包的严严实实的。

至于“恐怖”这个词,很多人对存放在这里的飞机有很多误解,认为他们封存之后都是可以随时启封上天的那种,所以得出美国可以随时增加4000多架飞机的结论。实际上,这里面有超过一半的飞机最后就是拆零件或者回收材料的下场,还有很多干脆放到超过寿命期没有修复的价值,有的则因为实在是型号太过老旧根本没有修复的价值,所以人家叫他“坟场”。实际上可以随时启封的战机并没有网上说的4000多架那么多。比如下图

这里面的飞机大概分为四个等级:

1.状态良好,随时可以恢复飞行。这个等级的飞机是价值最高的,只要有需要解除封存经过简单维护后就可以随时投入使用。据说美国海军在海湾战争中就动用过封存战机。而且美国很多军售也是从这个坟场中拉出来很多状态良好的飞机卖给别人,比如中国台湾在2007年从美国购买的P-3C反潜机就是从飞机坟场里面拉出来的。再就是美国还把坟场里情况不错的战斗机改成靶机使用,比如下图3为QF-4靶机,就是坟场里封存的F-4改造的,这些老的二代战斗机打完了算完,算是发挥余热。

2.经过大修维护后可以恢复飞行的。这类战机情况比第一类略微糟糕,但是有可再生的价值,通常决定他们要恢复飞行能力后由309航空维护与重建中心与战机的厂商联系,然后返厂大修,大修之后具备第一种情况的作用,可以自己用可以出售或者当靶机。比如下图为编号60-1007的B-52H型战略轰炸机,2008年封存,在2015年2月正式启封以替代受损大修的B52。

3.没有飞行能力但可以拆零件。这类飞机已经没有修复的价值,可能有损坏或者寿命已经到了,总之修复起来花费比较大,但是他们可以拆零件用。特别是美国现役的大量F-16、C-130、C-5些现役战机,某些型号可能已经不生产,美国就把这些坟场里的飞机零件拆下来换到现役战机上。比如巴基斯坦现役的二手F-16,他们的零件来源很大一部分就是来源于飞机坟场的旧飞机。再不如澳大利亚空军装备的FB-111战斗轰炸机,虽然美国不再服役这种战机,但是坟场里的这些封存FB-111可以为澳大利亚提供零件。而且有些老旧飞机的零件拆了可以转作别的用途,比如发动机装在汽车上用于除雪。比如下图为正在拆零件的C-5

4.销毁,这就是最低一级的了。销毁一方面是实在没有价值了,机型老旧连零件都没什么价值,机体寿命也早就到期,留着也没有用,干脆拆掉腾地方或者回收钢材铝材。再有一种就是政治销毁,特别是美苏之间协议削减战略武器,比如下图为90年代协议销毁的B52战略轰炸机,机体机翼都被切断,留下的部分可以当零件和原材料。

当然了不管怎么说,美国的戴维斯·蒙山空军基地坟场仍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价值性最高的飞机处理中心,毕竟像B-1B、C-17、KC-135都是世界上顶级的战略飞机,那些保存状态好的一旦启封可以帮助美国提升很大的战略投送和作战能力。但是也没有像网络上宣传的那样一夜间增加几千架飞机那么夸张,毕竟这个坟场里的飞机不都是可以启用的,而且启用也是需要不少时间。

为何农村老人说:宁在坟头过夜,也不去荒庙留宿,荒庙可怕在哪

村里一位有30年走夜经验的老人和我说:“如果你在野外赶路,天黑了被迫要找地方歇脚,但面前只有荒坟和破庙可以选择,那么睡在乱坟岗也千万别往荒庙去!”

我问他为什么会有这种不成文的规定?他闷了口酒摇摇头告诉我说:这是一辈又一辈的先人流传下来的古训,我们后生只需要照做便是了,不用过问太多原因,因为有些地方看似安全,实则危险重重。听完他的讲解我更想弄懂其中的缘由了。

01:我的夜路往事

有乡村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在10多年前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时候,很多人走亲戚都只能靠步行,如果时间稍微拿捏不准就需要半夜赶路,穿过荒山野岭回家。

(一个人夜宿破庙,是否安全?)

8岁时我送一些手打饼去另一个村的姨妈家,但由于我贪玩就拖到傍晚才出发。两村间隔10多公里,中间要穿插过一座小山,还有一片无人管理的荒林,去到亲戚家后被拉着聊天,离开时太阳已经落山了。回来路上下起了雨经过一个废弃的瓦房,想起一些老人说过的话:宁树荒坟,不住破庙,我就赶紧挪步离开往家赶了。

长大后,我才有意识的去研究“宁住荒坟不住破庙”这句话的含义,答案为何?要从下面这个故事开始说起。

02:“宁宿荒坟,不住破庙”的典故

在古书中记录了这么一则故事:有个叫王五的布商常年外出卖布,有一年走到了青州地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有落脚点,正当他愁着晚上去哪里歇脚时,他看到了一座荒庙。这座庙门口破烂不堪,荒草萋萋,但不妨碍是一个遮风躲雨的好去处。

当他踏进寺庙时却惊奇的发现庙里还有个和尚,王五的心中就十分激动,毕竟有人同伴。只不过没等聊多几句和尚就步入正题了,他:您看我这门前破烂,能不能行行好捐些钱给我修缮?王五刚开始没拒绝,谁知道和尚又说:您看我这寺庙后面还有很多等待修缮的,不如您大发慈悲全部揽下吧!

布商才意识到自己被坑了,于是就拒绝了,说完就想赶紧离开。谁知道和尚从身后掏出一把刀,威胁王五交出身上的钱,王五知道今天没得跑就把钱拿出来了。

万万没想到,和尚不仅没有放过他,反而还说了一句:我看你不情不愿的,肯定是对我怀恨在心,今天要是把你放走那还得了,不如就送你上路下辈子再做个好人吧!王五到这时才想起老人们说的“宁宿荒坟,不住破庙”的教训,只是一切都晚了......

这就是“宁宿荒坟,不进破庙”的典故。在古人眼里,睡在乱坟岗最多要应付豺狼虎豹,打不过就跑便是了;但是住进破庙里可能会面临诸多危险,以下几点不进破庙的原因。

03:为何老人极力反对夜宿荒庙,荒庙可怕在哪?

1、荒庙年久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