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别董大》怎么读?《别董大》前两句渲染了什么气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唐诗《别董大》怎么读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董大”是董庭兰,因家中排行老大,故称“董大”。他是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

天宝六年春,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就在这年冬天,贫困中的高适与董庭兰会于睢阳,写了这首诗。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曛”,日落余光,昏暗。这一句是送别之时的场景描写。

黄云蔽天,绵延千里,日色只剩下一点余光。夜幕降临以后,又刮起了北风,大风呼啸。伴随着纷纷扫扬的雪花。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你不要担心前路就没有知己,以阁下高才,天下能有几个人不认识你呢?

这两句作为千古名句,在这首绝句中的作用极其重要。

一般绝句的三四句会采取一种“假设”、“限定”、“疑问”、“反问”、“否定”的方式来突出重点。这里虽然是对董庭兰的劝慰之语,但是高适同时使用了“否定”、“反问”两种方法,加强了语气和诗意的转折,然后通过“反问自答”的形式将诗意发散出去,瞬间打开了整首诗的境界。

天下人人都识君,还怕前路无知己?

董庭兰与高适相遇,触景生情,哀叹前路茫茫,知音再难遇。

高适这“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作为回答,不仅紧扣董庭兰天下之名琴师的身份,而且把人生知己无贫贱,天涯处处有朋友的意思融注其中,诗境阔远深厚。

是为千古名篇。

《别董大》前两句渲染了什么气氛

高适写诗的特点就是往往把感情的深厚,深刻表现在写景上,就是通过广阔的空间感和悠远的时间感,把自己的情感体现在诗里。这首诗的写景就是如此:道路遥远,风尘茫茫,前进的路上风起云黄使阳光昏暗,秋冬时节,北风吹走了南飞的大雁又吹来的纷纷大雪,这两句诗既点出了送别时苍凉悲壮的氛围,也暗示出董大所处环境的恶劣!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