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飞鸽传书是怎么做到的呢
发布时间: 2023-07-06

在古代飞鸽传书并非如同电影里一样,随便放只鸽子,想给谁送信它就飞到谁家。鸽子没有这么万能,不然的话也不会发明电报了。使用信鸽来传递信息主要依靠的是信鸽恋家的特性,受过训练的信鸽无论被带去何处,当你放飞它的时候,它都能找回家里。人们就是利用这一点来利用信鸽传递信息。在固定收信的地点饲养信鸽,然后由人带走信鸽,在需要报告情况的时候放飞信鸽。

那么鸽子为什么可以在陌生的地方找回家呢?有做过实验,在鸽子头顶和脖子上绕几匝线圈,然后用小电池进行供电,这样鸽子的头部就会产生一个均匀的附加磁场,然后在阴天被放飞的鸽子就会向四面八方乱飞找不到回家的路。这个实验表明了鸽子可以依靠地磁场来进行导航。而之所以在阴天放飞的鸽子才找不到回家的路,是因为鸽子不仅仅可以靠地磁导航,鸽子能栓测偏振光,所以在晴天鸽子能够根据太阳的位置来调整飞行的方向,根据体内生物钟的时间来对太阳的移动进行相应的校正。

饲养并培育信鸽,目前文献记载中是我国最早开始使用的。写过著名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诗句的唐朝宰相张九龄是目前发现文献中最早饲养使用信鸽来进行传信的人。在唐代的《开元天宝遗事》一书中有专门一个“传书鸽”德章节,书中记载:“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