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会不会是几本小说编撰而成的?《红楼梦》书名是怎么来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红楼梦会不会是几本小说编撰而成的

《红楼梦》的确是几本小说编撰而成的,确切地说,是作者将自己的旧作《风月宝鉴》掺杂进新作《石头记》中形成的,好在,都是作者一个人的作品。

在整合的过程中,作者留下了很多的蛛丝马迹,可以作为这种说法的证据:

小说是由两个神话故事结合在一起引出的,而绝大多数的古代小说都是只由一个神话故事引出。

在小说《红楼梦》开篇,作者用了两个神话故事来做引子,一个是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一个是太虚幻境的故事,然后再由一僧一道两个人将它们联系起来的。

这种一部小说有两个引子的写法,在古代小说中是没有的,就比如《水浒传》吧,开篇仅用一个“洪太尉误走妖魔”,就把水浒故事给引出来了,根本是用不着两个神话故事的。

小说中人物的年龄非常的混乱

《红楼梦》中人物年龄的混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贾母和刘姥姥比年龄的大小,刘姥姥说自己七十五岁了。

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

就贾母的说法,她应该最大也就是七十二、三岁的样子,但是,当故事经过了大约一、二年的时候,贾母就开始过自己的八十大寿了。

宝玉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公子哥,还经常的“猴”在嫂子王熙凤身上呢,可是当宁国府为秦可卿办丧事的时候,他向贾珍推荐了王熙凤,当时宝玉的话语、做派显得非常的成熟、老道,这绝不是一个小孩子能做的出来的。

这中情况的产生,应该是在这两部小说中,存在着相似性极高的人物,作者在将他们合成一个人物的时候,没有来得及仔细推敲他们各自的年龄问题。

小说中人物之间的辈分、关系混乱

在贾宝玉游太虚幻境的时候,警幻仙子说是受宁、荣二公之托:“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在这里,宝玉成了宁荣二公的“嫡孙”,可在小说中,宝玉已经是贾府的第四代人了。

贾蓉是贾家的第五代人,可是在秦可卿的葬礼上,她的榜文上写着“世袭宁国公冢孙妇,防护内廷御前侍卫龙禁尉贾门秦氏恭人之丧······”所谓“冢孙妇”,就是嫡孙媳妇的意思,贾蓉一下子就长了两辈儿。

这也是作者在整合相似的人物的时候,没有来得及修正的细枝末节。

主要人物如此,那次要人物就更不用说了,鲍二是荣国府里的奴才,贾琏还曾经和他的媳妇在一起偷过情,但是到了贾琏偷娶尤二姐的时候,鲍二又成了贾珍从宁国府派去服侍贾琏和尤二姐的奴才了。

小说中的很多故事具有独立性

最典型的故事,就是贾瑞的“正照风月鉴”了,如果我们把它从小说《红楼梦》里拿出来,它就是一个可以独立成篇的小故事,而且即使是去掉了它,也对整部小说没有什么影响。

相应的,还有尤二姐、尤三姐的故事,他们应该都是属于作者旧作《风月宝鉴》里的人物,是被作者又放到小说《石头记》中去的。

就这几个故事的共同点来看,作者的那部旧作《风月宝鉴》,应该是一部劝诫世人“妄动风月之情”的小说,而《石头记》,则是一部“大旨谈情”的纯情小说,在作者将它们整合到一起的时候,许许多多的小疏漏,给我们指明了探究作者小说创作过程的路径。

《红楼梦》书名是怎么来的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病逝于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1763年2月16日)终年五十多岁这時,他创作的《红楼梦》还没有全部完成,有些遗稿竟迷失了,只存前面八十回,幸得脂砚先生传抄评点,总算保留下來。脂砚先生是曹家的族人,对曹家的情况十分熟悉,和曹雪芹关系极其亲密,但这个人始终没有披露自己的真名实姓,只是用"脂砚斋"这个别号在《石头记》上加了許多评注和批语,从这些"脂批"里我们可以了解到雪芹的一些创作情况。大致雪芹的初稿叫做《风月宝鉴》,开始创作于乾隆六年。亁隆八年起重新创作,曾用过《金陵十二釵》,《情僧录》,《石头记》和《红楼梦》等名称。乾隆十九年(甲戍1754)時已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出现: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二十五年(庚辰1760)時已经有脂砚斋的第四次评阅本了。这个"脂评本"系统的版本都是传抄的八十回本,最重要的有甲戍本,己卯本,庚辰本以及戚蓼生序本等。

到了乾隆末年,程伟元和高鹗两个文人因为欣赏《红楼梦》便在北京收集正理八十回的抄本,并续补了后面四十回,于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用木活字排印,第一次正式出版了一百二十回本的《新鎸全部绣像红楼梦》。接着在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略加修订,又出了重印本。这个"程高本"系统的初印本,通常称为"程甲本,重印本称为"程乙本,解放后,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定为《红楼梦》便是以程乙本为底本校订而成的。

然则,程高本的后四十回是从哪里來的?这个问题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高鹗补的,或者是程伟元续的,也有人认为是程,高觅得一些旧稿而成。究竟如何,至今并无定论。

这就是最后定为《红楼梦》的全过程,为什么叫《红楼梦》只有作者知道。

《红楼梦》中的风月宝鉴为什么美色要人命,骷髅头能救人

《红楼梦》的曹作者雪芹是饱经沧桑的文学巨匠,他用洞察世事的犀利目光总结岀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用暗喻、谶语、借鉴等方式告诫人们该注意那些方面,且不说“风月宝鉴“引用的是不是小说名字,只从字面就可以解读岀它的用意了。

自古就有“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凡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这样的诗句就是风月宝鉴中的内容了,但作者不把这些从正面去论述,而是装进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可就容纳了正反两方面的所有内容,实在是高妙之作,从正三观的角度看,那面风月宝鉴正面是具骷髅,意思很明显,如果人进入风月场中不自拔,迟早就会是那么回事,因为“酒是蚀骨的毒药,色是剐肉的钢刀“,古人更有“一滴精、十点血“之说,因此贪恋风月即是死路一条。

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就会越陷越深,你想象中的美色,就会随影而幻,愈加放不下,那些虚幻不实在的东西会麻痹你的神精,使你茶饭不思,精神恍惚,陷入那种境界,虽然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但也就离死不远了。

而贾锐就是不谙世事的代表,风月宝鉴拿在手上,也不知就里,白白的枉送了性命,给人太无知和不值的感觉,如果他以“风月宝鉴“当借鉴,就会悟岀其中的道理,美人的确会要人的命,而骷髅虽然可怕,但那是后果,是良药,但他就是悟不透,这就像听不懂“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的话是一样的。

曹雪芹把风月的利害隐做镜子,正面可救人,反面可杀人,是一种高于长篇劝诫的文学造诣,比任何叙述要高明的多,不愧为文学大家。

《红楼梦》为什么有人说在正文中列举四个别名

  • 巜红楼梦》正文中列举的四个别名:
  • 巜石头记》、《风月宝鉴》、《金玉缘》和巜金陵十二钗》、《情僧录》
  • 《石头记》所记石头之事。
  • 《风月宝鉴》则戒妄动风月之情。
  • 巜情僧录》指宝玉有情人做了和尚。
  • 巜金玉缘》记金锁与宝玉相配的姻缘。

《金陵十二钗》写书中十二女主角的故事。

《红楼梦》还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