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字的偏旁叫什么意思?杜鹃花的叶子发红是怎么回事日常该如何养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红字的偏旁叫什么意思

红字偏旁是绞丝旁,我已经回答完您的问题了,请问您还有疑问吗?如果您满意的话就请采纳我。红字的偏旁叫什么意思 红字的偏旁: 纟叫 绞丝旁绞丝旁的本意均与丝线、纺织、布匹有关,例如“丝”、“线”、“经”、“绑”、“纹”、“纷”、“绞”、“系”、“紧”、“絮”、“累”、“繁”、“紊”、“紫”等等。红(红)hóng ㄏㄨㄥ�@1. 像鲜血的颜色:~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2.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运。~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3. 喜庆:~媒(媒人)。~蛋。~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4. 指营业的纯利润:~利。分~。5.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学。其它字义● 红(红)gōng ㄍㄨㄥˉ◎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杜鹃花的叶子发红是怎么回事日常该如何养护

杜鹃,别名映山红、艳山红、金达莱。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落叶或半常绿小灌木,一般分为春鹃、夏鹃、西鹃。它花色美艳,数朵簇生,是我们大多数家庭非常喜爱的名贵花卉,很适宜于室内外环境美化。初夏和初秋,是杜鹃花的生长期,因品种的差异,特别是夏鹃,入秋后叶片易发红,入冬后更为明显。这是因为进行秋冬季节,气温下降,植物生长停滞,叶片中积累了一些养分,以利明春再度生长,这属植物生理上的正常现象,不必担心。待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它的叶片会由红变成青绿色的。还有一部分叶片由红变黄而逐渐脱落,一般都是老叶,这也是一种新陈代谢的过程,不必忧虑。杜鹃花的一般习性是:喜清凉、畏炎热;喜半阴、怕烈日、怕浓肥、怕水涝、怕闷不透风。但喜空气湿度大、土壤宜酸性,要排水良好。忌碱土、忌种在朝西的地方。杜鹃在12~25度的气温下生长旺盛,30度以上生长不良,呈半休眠状态,甚至可能萎败。花后萌发新枝,黄梅时节嫩枝已木质化。炎夏生长缓慢,8月新梢停长,开始分化花芽。9~10月花蕾形成,翌年春暖花蕾膨大开花。日常杜鹃花的养护,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1、培养土的配制。杜鹃花盆土第一重要,它喜欢通透性好、富含腐殖质且呈酸性的土壤,用粘土、碱土百难活一。特别是夏鹃、西鹃,非山土不可,而山土还要加以改造。取山土七份、干苔藓一份、腐叶土两份、腐熟的干肥一份,四者混合均匀,这样就能达到排水畅通、富含肥分、稍成酸性的要求。用盆的要求是:1~2年苗用小盆,4年苗用口径15厘米的盆,5年以上的苗用20厘米以上的盆。盆以瓦盆为佳,粗砂陶盆次之,换盆以花后为宜。

2、浇水。杜鹃花在冬季应多晒太阳少浇水,春季,上下午可见阳光,中午遮荫。浇水稍微多一些,每天检查一次,盆土略干即行浇水。在花蕾显色时,每日至少浇一次。5月中旬以后,新枝叶已大,每日早晚各浇一次,黄梅季节停浇。6月中旬后,不可直接晒于烈日下,要搭棚或置于大树下。常喷叶面或地面水,使叶色鲜嫩,秋季每日只早晨浇一次水。10月后逐渐不遮荫。

3、施肥。施肥稍多常发生肥害,轻则黄叶,重则坏死。杜鹃花喜肥,关键是肥料要充分腐熟(宜采用沤熟的豆饼水、鱼腥水),还须加七、八份水稀泽,切忌浓肥,春季两周施一次。5月花后,需肥最多,可3~4日施一次,过了梅雨季节则应少施或停施。在萌发期或夏季如施了人粪尿,常致死亡。9月宜施磷钾肥料,如骨粉、鱼腥水等。10月起停肥,以免萌发新梢影响花芽发育及安全越冬。冬季施基肥,可将豆饼、骨粉、干厩肥等埋入盆土中。盆土潮湿时,不宜施肥,叶色发黄失神,要加施矾肥水。

4、温度与光照。杜鹃花属长日照植物,在生长期需要有足够的光照条件,才能使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等有机物来供应杜鹃花的正常生长,一般每天需要10个小时以上的光照。但杜鹃花也属半阴性植物,也喜凉爽的气候。杜鹃花因品种不一样,耐寒能力亦不同。西鹃抗寒力差,须置温度较高的室内越冬,最低温度要求在2度以上才能安全越冬。而春鹃与夏鹃抗寒力较强,只要置于向阳的室内即可越冬。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如有媒气污染,对生长很不利。也要防止盆土干冻,盆土过干易受冻害。

本文是原创,喜欢的朋友们希给予鼓励点赞,谢谢。

杜鹃花得了小叶病,该怎么办

小叶病是栽培杜鹃花中危害较大的一种常见病,只要它一不舒服,就会得小叶病。

小叶病在早春明显可见:发芽较晚,顶端簇生小叶,叶的节间极短,叶片变小,与正常叶相比,甚至小到1/5左右。同时,叶面黄绿或脉间黄白,叶质硬脆,叶片不展,叶缘翻卷。轻者病株下部可能另发新芽,叶色不匀、变形。根系有腐烂现象,生长势极弱,很难形成枝冠。重者会枯死。由于杜鹃花的每朵花,要有20片正常叶子才能保证它对营养的需求,所以患了小叶病的杜鹃花,叶芽和花芽明显减少。即使开花,花朵也变小,有的根本开不了花。重者会枯死。

患小叶病,多是因为没有了解杜鹃的生态习性,没有掌握相应的栽培管理方法所致。具体原因大致如下:

由于缺氮和缺锌产生小叶病。这是植物生长的共同规律。也是杜鹃小叶病的主要常见原因。

土壤粘重,排水不好,引起根部腐烂,产生小叶病。

管理不善,高温闷热,通风不良,根部偏涝。如果冬季伤了根,早春不是死掉,就是得小叶病

施肥过多,土太干燥,烧根造成小叶病。

根治小叶病要以防为主。防治的具体措施是:

1.盆土不能积水,一定要防涝,特别是冬季不宜过涝。浇水要不干不浇,浇必浇透。

2.预防高温闷热, 特别是开春出室前后,务必要搞好通风。

3.杜鹃小叶病一般发生在5一8 月,7、8 月 发病严重。 对此病应 以防为主, 因为锌离子在植物体内不易移动, 发病以后即使补充锌元素

, 也不会使已发病的叶片再放大,只能使再生 的新叶片正常生长发育。 所以应在西鹃正常生长情况下, 从 5 月开始每月喷洒60一800倍70% 的代森锰锌或50ppm的硫酸锌 1一2 次以预防。对已发病的植株可 喷洒同样浓度的药剂防治。 另外, 每周浇施一次稀薄的豆饼水,对小叶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