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100道(一年级做数学思维训练题为什么总是错呢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一年级做数学思维训练题为什么总是错呢

一年级做数学思维训练为什么总是出错这个问题。

第一,平常训练的有点少或者是孩子思维太懒惰,不愿意去思考。

第二,家长可以针对某一个错误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

第三,可以给孩子买一些思维训练的趣味性的书,让孩子去学。只有有兴趣了孩子的大脑才能被调动起来,思维才能活跃做题才不容易出错。

孩子做口算题还在掰着手指,数学会学不好吗

大家好,我是小学班主任张老师。

从教二十几年,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小学生一二年级掰手指头符合年龄特点和思维规律。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思维形式以直观形象为主。幼儿开始认识事物时都是以直观形象为主,比如认识“苹果”,我们都是拿实物?让孩子认识的,不可能让孩子认识汉字“苹果”,然后通过实物?认识汉字“苹果”。小学生一年级开始学数字“123456789”,也是通过实物来认识的。学习“10以内加减法”,首先是通过实物加减,然后用掰手指的方法计算。

其实,用掰手指方法计算也是一个进步。

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慢慢的来。

小学生思维以形象直观为主,中学生思维以抽象逻辑为主。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这是一个慢慢的渐变的过程,必须加强思维训练。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首先是学会“凑十法”和“破十法”,学会了这些方法,孩子再算简单的数基本上不用掰手指了。

由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是一个渐变过程,要加强训练,要注意方法,不能操之过急。

小学一年级如何进行数学思维训练

一年级是小学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是进行数学思维训练的重要阶段,学生这个时期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数学就会事半功倍。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紧扣教材,激发兴趣

一年级的数学教材图文并茂,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注意引导学生看教材上的直观图。比如“比多少”,学生从直观图上就能看出谁多谁少,但不能只停留在这里,还应拓展开来,比如,第一组的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学生马上就会数第一组有几个男生、几个女生,从而通过比较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  

2、联系实际,动手操作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有限,在接触新知识时,如果光靠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是不会有多大效果的,一定得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兴趣,这就需要实际操作。比如学习“左右”时,在学生知道哪边是左哪边是右后,就要及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利用书本、文具盒等动手进行实际操作。当然,老师要精心设计操作口令或程序,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就会开动脑筋,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3、训练语言 发展思维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关键。学生的思维是否合理,得会表达出来,得靠语言来检验,这就得让学生善于把自己的所想有条理的讲出来。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比如可通过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比大小,比长短等,把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

4、拓展训练,举一反三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只局限在做一些固定的题型,得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这就得进行拓展训练。比如学习了用3个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那就可以训练给学生5个数,让学生从中选出3个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假如给学生的数是3、6、2、5、8,学生经过思考就会选择:3、2、5;6、2、8;3、5、8这三种的任一种,无疑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很有必要,只要结合教材,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会提高。

小学一年级进行思维训练可以吗

可以的,小学一年级的思维训练非常简单。

小学低年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训练的时候结合形象化的方式就可以训练孩子的思维和思考能力。

举例,孩子的数学就是训练孩子思维的最好内容。一年级数学的条件多以图画表示,孩子容易看懂和理解。那反过来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是不是一样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表现呢?是的。

题目举例:有15位同学需要每人一个苹果,篮子里有8个苹果,问还需要几个苹果?

题目画图,让孩子将15位同学用简单的图形(三角形或其他)表示画出来,8个苹果用圆形表示。

引导孩子分析条件关系,列出数学关系式。

  1. 15人每人一个苹果,共需要15个苹果
  2. 只有8个苹果
  3. 还需要苹果=共需要的苹果-已有的苹果。

根据关系式列出算式并计算15-8=7

检查验算。

以上就是训练孩子的思维举例,这个方法对成人一样有用。我们的大脑其实不怎么想思考的,但是借助图形就会非常快速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

我是童教雷老师,邀请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读经典养正气,让更多家庭享受到世界上最好的教育。

7岁的孩子,一年级,具体怎么做才能培养好数学思维看什么书或者做哪方面的练习呢

这个问题我只分享点我的实践心得吧,好与不好或者是否对题主有帮助请自行甄别,毕竟每个孩子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基础”这块。

课本是重中之重

总是有很多人无视了本,瞧不起课本!认为“补课”才是真正的学习,甚至于干脆从一开始就忽略掉孩子在学校应该怎么学!

如果说这个过度学习数学最“权威”的教材是什么,那么一定是孩子们课本!

课本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

题主可以看看孩子的课本,是不是很简单?

你有没有一种给你1个小时就能给孩子把整本书讲完的感觉?反正我是真的有!我觉得现在的课本真的是太“简单”了!简单到我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点东西还需要这么多课时来学!

实际上问题就在这里了!学习课本的过程本质上就不仅仅是“知识点”的学习,更多的其实就是在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一个孩子如果上课的时候能够认真的跟着老师的思维听讲、积极的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那么这就是“你一直拥有,却不曾在意”的培养数学思维的活动!

我想,很多人应该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吧?

必要的“应用”

说到“应用”实际上是一件说简单也简单但是说复杂也是非常复杂的事儿。

比如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琐碎”的小事儿,例如购物(算钱)、称重(量的变化)、距离(长度的空间理解)、时间(进制、时间差、规律)、形状(空间思维)等等,实际上都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应用”。

我曾让我孩子拿着卷尺去测量家里所有能够测量的东西,也曾让孩子称重各种想称、能称的东西,更是在日常会用“实物”给孩子演示“量”的变化而非“数”的变化……

学习数学或者说培养数学思维我认为不能只是纠结于“数”的变化,那叫“算术”,是可以培养数感的,虽然也是特别的重要,但是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数学还是有很大距离的。

有些能力需要针对性的去练练

1、计算能力。

计算是基本功无论你的“思维”有多强大,计算错误都可以让你前功尽弃!计算能力贯穿数学的学习始终。所以先把这个练起来——比如口算天天练。

2、读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