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1500年的历史空白期,无任何资料记载,期间发生了什么事
发布时间: 2023-07-11

这是一个遥远的国度,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这里充满了神话色彩,这里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开端。

但是突然有一天,考古界发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夏朝可能不存在。或者那1500年都可能是一个想象。

其实所谓消失的一千五百年前说的正是夏朝这段历史。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关于那个朝代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特别是正史。

但是对于这个言论大多数人还是表示怀疑的。因为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课本上,对于这个朝代还是写得非常详细的。

首先就是有关于夏朝的起源。“夏”最开始出现是在部落的征战之中脱颖而出的。很快夏朝就变成了中国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的王朝。由“禹”开始的这个禅让制也就变成了“家天下”的世袭制。

世袭制则是被中国一直沿用到清朝的。如果说夏朝根本不存在,那么世袭制的起源又在哪里。

展开全文

这又变成了一个谜团。

根据记载夏朝的都城有阳城,阳翟,桉邑等,如果夏朝不存在,那么这些地方在那个年代又属于哪里呢。

而“大禹治水”的故事也是一个很大的疑点。

有关于当年的洪水并没有具体的记载,所以有些人认为,或许大禹治水只是一个神话故事。但是禹是鲧的儿子,五帝时期发生洪水灾害,禹受命治理。

而将“堵”的治水方法变成疏通的也是禹,经过禹的治理,平原上就很少发生洪水。哪里漏就把哪里堵起来,这样的行为不仅仅是在人身上,在一些灵长类的动物身上也会有。所以这个基本可以说是一种生物的本能。将这种本能转化的一定是一个智商更高的群体。所以说,历史上一定要有这样一个人的。

毕竟就算是鬼神传说其实也是根据人们的经历或者所见所闻而改造的。

夏朝的农业发展起来,经济情况也有所好转。禹的存在可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接着就是我们在课本上学习到的王朝的建立。禹也是因为治水的功劳得到舜的禅让成为一国之君。这样就回到了我们一开始说到的夏朝也就正式地成立了。

不仅仅是这些,夏朝的疆域被叫做“九州”,放在现在的地图上,大致就是贴近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地方,未涉及到东三省和云南附近等一些沿海的地方。这样的分布其实是符合较为原始的人类的生存发展规律的。

不仅仅是这些,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居住的房屋都是描述得非常详细的。所以说这个朝代应该是存在的。

可是会有历史空白期这么一说,其实最大的原因就是,关于那个朝代的记录实在是太少了,特别是在出土的文物当中,有关于夏朝的记载几乎是没有的。

说起这个其实是有一些原因的。

首先就是,夏朝是人类起源中的第一个王朝,用游戏举例就是一款游戏刚刚被研制出来的时候的一个雏形。

文字也好,人们的心智也好都在一个非常基础的阶段。

那时候仅有的一些文字都是根据眼睛所见到的样子“照葫芦画瓢”而且对于记录生活和后世这个概念应该是比较模糊的。

除了一些兽骨,石头可以写写画画之外就是贵族才用得起的竹简。这些东西经过这么久的沉淀,腐蚀,能留到今天的东西非常的少,其实是说得过去的。

所以说部分史料写得过于的不切实际,甚至是自相矛盾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能给他们参考的东西确实不多。而相对来说商朝和周朝的相关记载就多一点了。不管是青铜器还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而商周究竟是怎么推翻夏朝的,也没有具体的记载。寥寥几笔的战争记载看上去就更像是一种想象。

对于《史记》的疑问,其实也是可以去理解的,《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漫游各地,了解所到之处的名人轶事。

而这些也就是《史记》的原稿,再加上后期司马迁入狱,《史记》也有一部分内容出现比较难以理解的东西其实也是可以说得过去的。

毕竟作者自己经历了宫刑,再加上毕竟是凭借着记忆而来的文学作品,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不能说完全不可信,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宇宙万物更替变换,千百万年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都没有亲眼见过。也没有办法给予一个确定的定论。

相比于西方的一些文化遗址,夏商周文化确实是没有留下十分明显的证据。这和后世的经历也有关系。

中国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完整的文化体系就已经受到了破坏,再加上从秦朝开始的各种战役,一些历史的证据被破坏也是有可能的。

我们不能完全地去断定这个朝代或者这段历史不存在。因为时间是一点点积累而来的,如果这个朝代护着这段历史不存在,那么一定有别的会替代它。

所以不存在什么历史空白期,只能说是缺少有力的记载而已。

目前关于这个朝代的考量,能够确定就是“二里头文化遗址”,这段没有记载的历史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还是要看能得出手实实在在的证据才可以确定的。

我们能做的也就只有静静地等待。

或许这一切的一切都无法有一个定论,对于这段没有记载的历史,人们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但是真正去评判这些历史的时候,还是应该尽量保持一种客观的。

如果仅仅是泛泛地给出一个结果,或者捕风捉影的去议论,那么无数考古人员的努力就会付诸东流,毕竟“语言”的力量是非常可怕的。

尊重历史从尊重考古人员的劳动成果开始,良好的历史素养和舆论素养对于我们的人生也有着很大的益处。不仅仅是对于这1500年没有记载的历史来说,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未来来说也是一样的。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