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的译文和注释(谁知道元日这首诗的意思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谁知道元日这首诗的意思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元日这首古诗的意思,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元日有两首,一首是王安石的,一首是李世民的,我都列举出来吧1

  元日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

  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春风已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碗。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门万户,家家都用新的桃符把旧的桃符更换。

  译文二

  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照耀着,每家每户都在新年的时候取下了旧春联换上了新春联。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去。

  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千门万户: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

  元日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世民

  原文: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高高的轩台辉映着春色,深邃的楼阁沐浴着朝阳。

  红色的宫墙内飞舞着彩色的饰旗,翠玉珠帘映曜着宫女们的玉佩。

  我效仿古代的明君们,恭谨而节制地治理着国家,终于使八方安定、四海升平了。

  (现在)丹陛下排列着森森戟戈,长廊里回荡着丝竹乐声。

  壮美的和煦之风浩荡在华夏大地上,康盛的’帝王之道运途正昌。

  (我)将继承周文王的事业,遵循他的先例、并借鉴古代帝王们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来治理国家。

  春天来临了,小草又像以前一样沐浴在春风里,梅花也像往年一样绽蕊怒放。

  我想渡过巨大的河流到达彼岸,但最终还要靠舟船才能渡过去(意思就是靠民众的支持和大臣们的帮助才能治理好国家)。

  注释

  恭己:语出《论语》,恭谨而律己,是形容君王治理天下的词句。

  垂衣:语出《易·系辞》,原意指天下太平,李世民在这里形容自己效法皇帝、尧舜无为而治。

  穆:壮美。

  康:康盛。

元日古诗全文意思

元日古诗全文意思如下:

【译文】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屠苏:亦作“屠酥”,“屠苏”本来是一种阔叶草,南方民间风俗,有的房屋上画了屠苏草作为装饰,这种房屋就叫做“屠苏”。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王安石《元日》注释 译文

注释: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译文: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宋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元日》译文是什么

《元日》的译文为: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积极乐观的奋发气势。全诗如下: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具体字词解释: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2、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3、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4、屠苏:指的是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屠苏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5、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千家万户。

6、曈曈:太阳刚出来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7、桃:指的是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扩展资料

这首诗的绝妙之处在于:

1、诗句充满了生活气息。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春节的热闹分为,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2、诗句充满了乐观积极的态度。

这首诗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是因为作者当时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在任变法期间,正如眼前人们把新的桃符代替旧的一样,革除旧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对新政充满信心,所以反映到诗中就分外开朗。

3、运用白描手法。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