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逢新雪初霁 选自哪首诗?“若逢新雪初霁 ”,选自哪首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若逢新雪初霁 选自哪首诗

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
下面平铺着皓影
上面流转着亮银
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
月色与雪色之间
你是第三种绝色
——余光中 《绝色》
满意请点击右上角采纳,不满意请继续追问~~~

“若逢新雪初霁 ”,选自哪首诗

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 
下面平铺着皓影 
上面流转着亮银 
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 
月色与雪色之间 
你是第三种绝色
——余光中《绝色》

余光中

(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文坛的“璀璨五彩笔” 。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其诗作如《乡愁》、《乡愁四韵》,散文如《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等,广泛收录于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本。 

第三种绝色表达的意思

第三种绝色指的是在月色和雪色之外的美色。“第三种绝色”出自现代诗人余光中的诗歌《绝色》,在《绝色》中,诗人先极力渲染月色与雪色之美,而后引出“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一句,更加烘托出“你”的绝色。诗中的“你”没有具体指向,作为诗人的抒情对象、审美对象而存在。
《绝色》
美丽而善变的巫娘,那月亮
翻译是她的特长
却把世界译走了样
把太阳的鎔金译成了流银
把烈火译成了冰
而且带点薄荷的风味
凡尝过的人都说
译文是全不可靠
但比起原文来呢
却更加神秘,更加美
雪是另一位唯美的译者
存心把世界译错
或者译对,诗人说
只因原文本来就多误
所以每当雪姑
乘著六瓣的降落伞
在风里飞旋地降临
这世界一夜之间
比革命更彻底
竟变得如此白净
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
下面平铺着皓影
上面流转着亮银
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
月色与雪色之间
你是第三种绝色
不知月色加反光的雪色
该如何将你的本色
——已经够出色的了
合译成更绝的艳色?

余光中的经典诗句有哪些

余光中名言名句,经典语录
1.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绝色》
2.今生今世
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 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 我说也没用,
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回荡了整整三十年,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今生今世》
3.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寻李白》
4.旅行之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是一种改变。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这样,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这样,我们才会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5.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独白》
6.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浪子回头》
7.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昏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
8.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逍遥游》
9.世界上高级的人很多,有趣的人也很多,又高级又有趣的人却少之又少。高级的人使人尊敬,有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级又有趣的人,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狎,交接愈久,芬芳愈醇。——《余光中散文》
10.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11.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听听那冷雨》
12.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听听那冷雨》
13.期待是一种半清醒半疯狂的燃烧,使焦灼的灵魂幻觉自己生活在未来。
14.与海为邻
住在无尽蓝的隔壁
却无壁可隔
一无所有
却拥有一切。——《与海为邻》
15.女孩因物质而选择男人是可惜和浪费,她们失去了追寻自己是谁的机会,吃苦趁年轻才能发掘出身体里的宝藏,老了面临险境后悔晚矣!不要选“容易的路”,那其实是最艰难的。未经世故的女人习于顺境,易苛以待人;而饱经世故的深谙逆境,反而宽以处世。
——来自于网络

绝色出自哪首诗

出自余光中的《绝色》

《绝色》

作者:余光中朝代:现代

美丽而善变的巫娘,那月亮,翻译是她的特长

却把世界译走了样,把太阳的鎔金译成了流银

把烈火译成了冰,而且带点薄荷的风味

凡尝过的人都说,译文是全不可靠

但比起原文来呢,却更加神秘,更加美

雪是另一位唯美的译者,存心把世界译错

或者译对,诗人说,只因原文本来就多误

所以每当雪姑,乘著六瓣的降落伞

在风里飞旋地降临,这世界一夜之间

比革命更彻底,竟变得如此白净

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下面平铺著皓影

上面流转著亮银,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

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不知月色加反光的雪色,该如何将你的本色

——已经够出色的了,合译成更绝的艳色?

创作特点

余光中以诗歌创作为主,复以散文及评论扬名。其诗作多发抒诗人的悲悯情怀,对土地的关爱,对环保的指涉,以及对一切现代人事物的透视解析与捕捉。作者自传统出发走向现代,复又深入传统。

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