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牙齿上抠下来的东西很臭,在嘴里时却闻不到?有什么方法去除牙垢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为什么牙齿上抠下来的东西很臭,在嘴里时却闻不到

大家好,我是一名从业多年的临床医生。相信每个人应该都有接触过有“口臭”的人,尤其是人到中年后很多人都有这类问题,为什么中年夫妻不再喜欢kiss?其实和这有很大关系。那酸爽,真是难以形容,对于口腔异味,如果只是普通的同事或者朋友,那肯定不能忍,得马上就闪。但是有些领导、上级、长辈在语重心长的和你聊天、沟通问题或者交待工作任务时,你选择回避又不太好,显的没礼貌,你直说他有口臭嘛又让人家很难堪。只能这样默默的忍着,还好现在经常戴着口罩,算是有个挡箭牌。口臭的臭味我们都不能忍,那如题主所言,从牙齿上抠下来的东西那臭味相比起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从牙齿上能抠下来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臭?

●我先说答案,与之关联最大的即“牙垢、牙结石”。这个牙垢呢,是软的,只要你稍微有点指甲,那不论是在牙齿的外侧还是内侧随便刮个几个牙齿下来基本都能积满在这个指甲缝里,此时你再把鼻子凑进一闻,这恐怕是很多人毕生闻过最臭的东西,比臭鸡蛋还要臭。所以题主所说的从牙齿上抠下来的东西应该就是“牙垢”(当然了也可能是早期的还未钙化的牙结石)。我看该问题有不少答案说是“牙结石”,所以在这我给大家简单的区分一下。这种软垢为软性灰白色或灰黄色成乳酪状污物,浮贴于牙齿表面,特别多见于牙面的牙龈边缘区。其主要成分有食物残渣、脱落的细胞、细菌及其产物聚集在一起。

●有些朋友可能不清楚,钙化后的牙结石其实就像我们的牙齿一样,是非常坚硬的,拿指甲基本很难抠出来,所以能抠出来的软软的多数是我上面讲到了“牙垢”。那么这个牙结石和牙垢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这二者是有联系的。说起来可能有点恶心,首先,我们口腔并不是无菌的状态,口腔内有无数无数个细菌。每当我们吃饭后,食物残渣在口腔缝隙超过5分钟之后就会形成牙菌斑(牙菌斑就是牙结石的幼年体),不论你吃的是什么山珍海味,都无法避免。

●这也是为什么常讲饭后要及时漱口或者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就是这么个道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像欧美等一些注重口腔卫生的国家以及国内的一些牙科工作者、接受过系统的礼仪培训等群体饭后都会选择用牙线来清洁口腔。言归正传,这个牙菌斑是什么来路呢?牙菌斑是由细菌堆积形成的类似一层薄膜,粘附于牙面或修复体上,作为细菌生活的环境场所,人们称之为牙菌斑。

●细菌在牙菌斑中生长、繁殖和衰亡,进行着复杂的物质代谢活动。在条件适当时,细菌的代谢产物可造成牙体或牙周组织的破坏。如细菌使碳水化合物发酵产酸的活动就是在牙菌斑内进行的。也正是这个牙菌斑,才能使细菌产的酸在牙面上维持一定的浓度,停留一定时间,才能将牙齿破坏。牙菌斑主要分布于窝沟、两个牙之间的邻接面和牙颈部。少量的牙菌斑用肉眼看不到,可借助于菌斑染色剂染色即可看见。牙菌斑若达到一定厚度时,肉眼可直接见到。刷牙方法可以去除牙菌斑,但刷后12~24小时又可长出新的牙菌斑。

●注意,当细菌有了肥沃的土壤之后,就会大量增殖。这时候,如果你还不注意口腔卫生,不及时清除食物残渣,那么,牙菌斑和食物残渣会在唾液的浸泡下经过24小时被唾液中的成分钙化,变成初始的牙结石。然而,牙结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初始的牙结石会继续沉积、矿化,越积越候,越积越硬。牙结石呢,通常存在于唾液腺开口处的牙齿表面(例如:下颚前牙的舌侧表面,上颚后牙的颊侧表面)和牙齿的颈部,以及口腔粘膜运动不到的牙齿表面等处。

●上面我给大家提到牙结石是坚硬无比,相信很多人有疑惑了,这么硬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组成的呢?其实通过研究发现,它是由75%的磷酸钙,15-25%的水、有机物、磷酸锰、矿酸钙及微量的钾、钠、铁所构成。普遍呈现出黄色、棕色、或者黑色。对于其形成的具体机制,还有各种说法,如由于唾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促使无机盐沉淀于牙齿表面上。如由于退化细胞的磷酸盐酵素使有机磷水解产生磷沉淀于牙齿表面而形成。如由于细菌使唾液的酸碱值升高而呈碱性,造成唾液中的蛋白质分解,放出钙盐,沉淀于牙齿表面上而成。

●那么牙结石形成的速度、形态和硬度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新生的牙结石需要十二至十五小时。快速形成的牙结石要比慢慢形成的牙结石要软且碎。所有刚形成的牙结石都是软软的(这其实也就是经过发展的牙垢),经过一段时间的钙化就会慢慢的变硬。因此在牙结石形成之初,使用口腔清洁法或刷牙法,可以清除牙结石,等到钙化之后就不易清除了。

●牙结石对口腔而言是一种异物体,它会不断刺激牙周组织,并会压迫牙龈,影响血液循环,造成牙周组织的病菌感染,引起牙龈发炎萎缩,形成牙周囊袋。当牙周囊袋形成后,更易使食物残渣、牙菌斑和牙结石等的堆积,这种新的堆积又更进一步的破坏更深的牙周膜,如此不断的恶性循环的结果,终至牙周支持组织全部破坏殆尽,而使牙齿难逃拔除的恶运。社会上也有很多关于牙结石通过洗牙的手段清除会导致牙缝变宽等等谣言,这说明我国的健康科普之路是任重道远的。

题外延伸

除了牙垢(即软垢)和牙结石有巨臭外,还有一种关联比较密切的,今天在这我就一并给大家科普一下,那就是“扁桃体结石”。结石可为一个或多个,从芝麻至核桃大小,散布于咽壁淋巴组织的结石,形小、质软、易碎;扁桃体结石则较大,坚硬如石。相对来说这种还是比较少的,但会有个别人会在无意之间 如早上起来感觉咽部有异物感,用力咳嗽几下可以咳出来,这个扁桃体结石的臭味那是可以与牙垢和牙结石的臭味相媲美的,尤其是那些爱好吸烟者,这个扁桃体结石长期被烟熏着,臭味真是难以想象。

为什么牙齿上抠下来的东西很臭,在嘴里时却闻不到?

还真别说,有的人还特喜欢闻这种巨臭的味道,难道是因为它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这种心理我也无法理解。言归正传,为什么牙齿上抠下来的东西很臭,在嘴里时却闻不到呢?从解剖学角度来看,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口腔内没有嗅觉感受器以及口腔和鼻腔的结构有关系。我们的嗅觉感受器大多在鼻腔的顶端。而鼻腔在口腔的上方,往往呼气时,口腔呼出的气会往正前方运动到比较远的位置,而我们鼻腔吸气往往吸的是鼻孔正下方的空气。不难发现,有些口臭的人其实都不知道自己有口臭(注:口臭不仅仅与口腔疾病有关,还与消化系统疾患有关),其实很大可能就是这个道理。

综合总结

下面就讲到牙结石的预防,刷牙就是预防牙结石形成的一种简便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牙结石的沉积是由少到多,逐渐形成的。经常刷牙可将刚刚开始沉积于牙面的牙垢、牙结石及时刷掉。所以不论男女老少,应坚持刷牙,如若等到牙结石沉积很厚、附着很紧密时,就刷不掉了。另外,由于精细食物粘性重、糖分高,极易沉积于牙面,因此,应少吃精细食品,或吃后必须刷牙漱口。特别是睡前吃诸如饼干、蛋糕等精细食品,不仅容易形成牙结石,而且还会造成龋齿。所以平时一定要养成刷牙和保持口腔卫生的良好习惯。对于已经存在有牙结石,那么去除的办法就是选择超声波洁牙,建议半年到一年一次,大家是否会去洗牙呢?你平时是怎么护理口腔呢?欢迎一起探讨!

作者寄语:本回答不构成医学治疗建议,也不具备医疗指导意见,仅为健康科普所用。本文不加入专栏,无偿、免费的让大家阅读。愿对那些受到谣言误导、没有医学知识、健康保健观念群体有所帮助。头条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如有不同观点可评论区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觉得学到了有帮助,不要吝啬,献个爱心,点个赞,转发一下帮助更多人,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