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这首诗,有没有可能少一句?李凭箜篌引,翻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李凭箜篌引》这首诗,有没有可能少一句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题主你的意思是不是只有7句,应该是八句才对?

这首李凭箜篌引,和传统的七言绝句其实还是有些差别的,“引”属于歌行体中的一种,而歌行体又是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歌行体的篇幅可短可长,句式也比较灵活,以七言为主,也有穿插了三言五言的句子,这并没有严格的标准。

就像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十八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二十四句,杜甫的《兵车行》 有三十七句,白居易的《琵琶行》则有八十八句,因此这首李凭箜篌引虽然只是七句,但是诗人其实已经表达完了他想表达的内容,全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不觉突兀。

李凭箜篌引,翻译

李凭箜篌引翻译:

唐代: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译文:
秋夜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