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的故事(有哪些关于孝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3-07-09

本文目录

有哪些关于孝的故事

二十四孝(古人的二十四种关于“孝”的行为)
01 虞舜圣君 大孝感天
02 老菜七十 戏采娱亲
03 郯子鹿皮 取乳孝亲
04 子路视新 百里负米
05 曾参至孝 母子连心
06 闵子芦衣 感化后娘
07 文帝事母 亲尝汤药
08 蔡顺拾葚 孝养母亲
09 郭巨埋儿 事亲奉母
10 董永卖身 天赐良缘
11 丁兰刻木 事死如生
12 姜诗孝亲 涌泉跃鲤
13 陆绩六岁 怀桔孝亲
14 黄香九岁 扇枕温衾
15 江革背母 逃难尽孝
16 王裒纯孝 闻雷泣墓
17 孟宗哭竹 冬日生笋
18 王祥卧冰 为母求鲤
19 杨香十四 打虎救父
20 吴猛爱亲 以身喂蚊
21 黔娄尝粪 忧亲病危
22 孝敬公婆 子孙昌达
23 庭坚事亲 体贴入微
24 寿昌寻母 弃官不仕

历史上有名的孝道故事有哪些

历史上有名的孝道故事有:

1、亲尝汤药——刘恒

汉文帝刘恒,汉朝第5位皇帝,汉高祖刘邦四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

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2、百里负米——仲由

仲由小的时候,他家境贫寒,经常吃野菜。长大后,仲由总是想:我如何能为父母准备好一点的饭菜呢?­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饭,他必须要走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奉养双亲。一百里路是非常远的,没有车子,仲由只能步行。

严冬寒风刺骨,夏日汗流浃背,仲由常常要走上几天几夜,才能赶回家里。人人都觉得这样做太辛苦了,但是仲由甘之如饴,孝敬之心始终没有间断和停止过。­

3、鹿乳奉亲——郯子

郯子,春秋时期人,春秋时期郯国国君。郯子的仁孝之德,历来为海内外称道。在我国历史上传颂不衰的“二十四孝”中,郯子“鹿乳奉亲”的美德一直被视为楷模。郯子的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4、卖身葬父——董永

董永的父亲病亡,无力埋葬,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董永扶亡父灵柩回乡,葬于城北。在返回偿债途中,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5、千里探亲——方观承

清朝乾隆年间,安徽桐城的方观承,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他千里探亲的故事,至今被人们传为美谈。方观承的祖父、父亲都曾做过朝廷命官。清朝的文字狱使其祖父、父亲因一朋友写了一书而被株连,流放到黑龙江充军服役,其家产也被没收充公。年幼的方观承兄弟无依无靠,只得到寺庙中暂栖其身。

在寺庙中,方观承兄弟含泪度日,备尝艰辛,但方观承最想念的还是祖父和父亲。他鼓足勇气,向长老提出请求,允许他俩前往边疆探望长辈。长老念及二人年幼,尽管有些孝心,恐怕不能成行,便极力劝阻。

方观承则恳求说:“祖父、父亲遥在天涯,对家中亲人望眼欲穿,我们若能前往,定会增添些许慰藉。为给二老一点安慰,我们即使受点折磨,遭受点艰难,也在所不辞。请长老思准,让我们启程。”方家兄弟的义举,感动了长老,长老送其路费,含泪目送他们踏上探亲路程。

关于孝的故事

1、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马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

2、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七岁生离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面,喜气动皇天。

3、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亲。

4、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5、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深山逢白虎,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离馋口中。

6、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恣渠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关于孝的传统美德故事

  孝是子女在处理与父母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底线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那你知道关于孝的传统美德 故事 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关于孝的传统美德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孝的传统美德故事:蔡顺拾椹
  【蔡顺拾椹】

  蔡顺丧父。世乱岁荒。拾椹奉母。赤黑分筐。

  【原文】

  汉蔡顺、少孤。事母孝。遭王莽乱。拾桑椹。盛以异器。赤眉贼问其故。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贼悯之。赠牛米不受。母丧。未及葬。里中灾。火逼其舍。顺抱柩号哭。火遂越烧他室。母生平畏雷。每雷震。顺必圜冢泣呼。

  姜书鉴曰。人子于丁艰之际。躬当大事。处常且难。不幸遇卒变。惟有出万死一生之计耳。君仲母柩逼于火。抱而号哭。辟患不为。非天性激发乎。至諴感神。火越他宅。所全

微信